文Ⅰ田刃 圖Ⅰ何昌華
“一區一城”推動新跨越
文Ⅰ田刃 圖Ⅰ何昌華
“一區一城”新模式拉動實現新跨越的雙驅動力效應日益明顯。上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經濟在高位運行中穩中提速。
2012年上半年,鎮遠縣在全省增比進位的20大指標中綜合測評排位第9位,比2011年度的第24位再次上升了15位,實現了“提速發展、提質增效”的新跨越。
鎮遠縣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全省增比進位前10位,是縣委、縣政府圍繞建設“經濟強縣和文化旅游大縣”的戰略目標,堅持一手抓工業、一手抓文化旅游,圍繞加速發展主基調,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引領循環工業發展,以休閑度假的定位抓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條黔東開發區積極發展循環工業經濟、歷史文化古城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產業的路子,形成了黔東經濟開發區倡導循環經濟、歷史文化名城引領文化旅游的工業和文化旅游“一區一城”雙引擎推動發展新跨越的鎮遠模式。
進入黔東經濟開發區,廠房林立、機聲隆隆、彩旗飄飄,一片生機盎然。青酒集團包裝車間的工人們忙碌著,一輛輛集裝箱式貨車停在旁邊,一件件青酒正被裝車;在秦箭鎳合金公司建設工地,工程人員正在忙著實施標準化廠房的搭建;技改后的潤達公司,標準的廠房、規范的車間,生產實現自動化、標準化……
五月五龍舟節,青龍洞前賽龍舟。
幾年來,縣委、縣政府以黔東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每年縣財政安排縣級工業發展基金2000萬元,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更強的力度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以更優的開發環境開展招商引資,以更優的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圍繞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三大任務,以污染預防為出發點,以物體循環流動為特征,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按照循環發展理念進行高標準規劃和建設工業園區,科學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的發展規劃,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詳規10平方公里,努力將開發區規劃建設成為容納20萬人口以上的次中心城市。通過企業之間的“工業共生”和“要素耦合”,重點培育“冶金、電力、輕工食品、林化工、能源建材、物流商貿”六大產業集群,建立“煤—電—鋁”、“煤渣—建材”等工業聯合體,使之節約成本,增強競爭力。
2011年以來,投入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共3.2億元,完成了黔東火電廠給排水和灰場征地拆遷、開發區城市主干道產業道、水電工程、白酒產業園場平工程、青酒技改擴建工程等,使開發區內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的規范標準。制定出臺鎮遠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激勵外商投資,以大企業為龍頭,組織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招商,圍繞培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促進招商引資由單個項目向集群產業和行業招商的轉變,上半年全縣共引進項目33個,簽約資金208.71億元,開工建設項目22個,開工率67.08%,實際到位資金22.34億元。
黔東經濟開發區正快速壯大,現已聚集各類企業近60戶,其中生產型企業36戶,貿易流通企業2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2012年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96億元,同比增長42.7%;完成工業增加值4.49億元,同比增長10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5億元;實現稅收1.42億元,成為經濟發展黔東橋頭堡、鎮遠增長極。
充分發揮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品牌效應,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鎮遠將建設成為以歷史文化為主體,山水風光、民族風情、觀光農業相結合,集感悟、體驗、休閑、觀光、健身于一體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研究出臺了《加快“文化旅游興縣”戰略的實施意見》,確定了全縣發展文化旅游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決定每年文化旅游總投入達到1億元以上、每年旅游宣傳營銷投入達到500萬元以上。出臺了《歷史文化名城鎮遠保護條例》和正在組織制定《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古城的保護與建設實現法治化。
幾年來,鎮遠共投入資金3億多元,堅持以文物保護為重點,充分依托歷史街區,分階段對古城進行全面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重點實施了古城沿河房屋立面風貌整治工程、青龍洞至新大橋至盤龍橋的河濱道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古城燈飾亮化工程、城區污水處理工程、大菜園市民休閑廣場建設工程、一批古民居修復工程和古巷道修繕工程,新建了縣城汽車站,規劃修建了一批旅游公廁及停車場,對古城周邊進行綠化,帶動了700多家民居客棧建設。
文化旅游的發展,讓鎮遠古城相繼獲得“中國最美10佳古城”、“中國最具影響力旅游名縣”、“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國十佳漫游地”等榮譽桂冠。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10.15萬人次,同比增長25.69%;旅游總收入達到11.04億元,同比增長58.7%,旅游總收入絕對額居黔東南州第3位,全省第35位。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正揭開她神秘的面紗,逐步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一區一城”新模式拉動實現新跨越的雙驅動力效應日益明顯。
上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經濟在高位運行中穩中提速,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5.98億元,同比增長18.5%,在全省88個縣市中,全縣整個經濟增速繼續走在全州、全省前列,增速僅次于凱里市0.2個百分點、貴陽市小河區0.5個百分點,居全州第2位、全省第3位。
“十二五”期間,鎮遠縣將繼續按照“全面打響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品牌,重點實施工業強縣和文化旅游興縣兩大戰略,突出抓好黔東經濟開發區、芽溪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三大建設,積極發展文化旅游、輕工食品、新材料新能源、林產品林化工、裝備制造業、特色農業六大產業”的思路,按照旬調度、月考核、季分析的工作機制,確保全縣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州平均水平、兩省三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與銅仁地區、湖南省懷化市)相鄰縣同期平均水平,實現主要經濟指標“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
同時,培育一個企業上市,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基地、西南高新材料產業基地、省內外知名的輕工食品工業基地、州內重要的能源林化工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四個基地,把鎮遠建設成為經濟強縣和文化旅游大縣,努力實現早日撤縣建市和率先全面小康目標。
夢幻古鎮。
(作者系鎮遠縣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責任編輯/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