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鋒,靳小雨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高校排球專項訓練中學生肩部損傷情況分析
周 鋒,靳小雨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為了解高校排球專項訓練中學生肩部損傷情況,對山東省部分高校2007~2009級排球專業本科生共計156人進行了肩部損傷的調查及病因分析。結果顯示,高校排球專項訓練過程中學生肩部損傷的發生率很高,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扣球技術動作錯誤、疲勞訓練、缺乏自我保護和準備活動不足等。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預防高校排球專項訓練時學生肩部損傷的發生提供參考。
大學生;排球訓練;肩部損傷
排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體育運動項目,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肩、腰、膝、踝、指等關節損傷時有發生,其中肩部損傷多發生在排球扣球技術環節訓練上,并且傷病發生率很高。為此,筆者對山東省部分高校排球專項學生的肩部損傷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相應預防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肩部損傷的發生。
1.1研究對象
以魯東大學、山東體育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體育學院2007、2008和2009級排球專業本科生(男生96人,女生60,共156人)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6份,回收有效問卷156份,有效回收率100%。
2)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
2.1學生肩部損傷現狀

表1 肩部受傷人數和發生率統計
在被調查的156名學生中,受傷人數達到了97人,受傷率高達62.2%,其中男生的受傷比例明顯高于女生(見表1),這主要是因為造成肩部損傷的主要技術動作是扣球,在訓練過程中男生的扣球強度和扣球力度都比女生要高。
2.2損傷后的訓練情況

表2 學生肩部損傷后參加訓練情況統計
學生肩部損傷后,照常參加訓練的比例為51.5%(見表2),這說明他們對傷病的認識存在明顯的不足,忽視了及時治療和恢復傷病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訓練過程中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加強防護措施、醫務監督和傷病發生后的康復教育,告誡學生發現傷病應及時處理,以免進一步受傷。
2.3導致肩部損傷的因素調查與分析

表3 導致肩部損傷的因素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扣球技術動作錯誤和疲勞訓練是造成肩部損傷的主要因素,所占比例分別為53.2%和54.5%,而缺乏自我保護、準備活動不足和心理狀態不佳等也是引發肩部損傷的重要因素(見表3)。因此,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完成正確的扣球技術動作,并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進行疲勞訓練。同時,應要求做好訓練前的準備活動訓練,提高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以防止發生訓練損傷。此外,要加強運動場地和訓練器材的科學管理,從而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1)生理結構因素 肩關節由大而圓的肱骨頭與小而淺的肩胛盂構成,關節囊松弛,韌帶薄弱,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但關節穩定性較差[1]。圍繞肩關節的關節韌帶與周圍骨組織空間狹小,在肩關節外展和旋轉過程中很容易與周圍組織發生摩擦與擠壓,在承受較大機械性應力時,就很容易發生損傷。肩部解剖學的特點是排球扣球技術訓練中容易產生肩部損傷的重要原因,因此,掌握規范的扣球技術動作,合理用力是防止肩部損傷的關鍵。在排球教學中,扣球動作中的揮臂擊球是肩部損傷易發時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鞭打動作,該動作是指在克服阻力或身體位移的過程中上肢諸關節依次加速和制動,使末端環節產生極大速度的動作形式[2]。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正確的扣球動作,同時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在扣球訓練中產生的錯誤動作。
2)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進行排球訓練時若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過分給自己增加壓力,這些都會增加受傷的幾率[3]。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肩部損傷是在毫無思想準備或精神松懈的情況下發生的,說明學生的心理狀態與運動損傷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
4.1結論
1)高校排球專項訓練過程中學生肩部損傷的發生率很高,且出現傷病時往往忽視治療和恢復,從而導致對肩部的進一步損傷。
2)肩部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扣球技術動作錯誤和疲勞訓練是主要因素,而缺乏自我保護、準備活動不足、心理狀態不佳等也是引發肩部損傷的重要原因。
4.2建議
1)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對運動損傷有足夠的重視。加強相關理論知識學習,使學生了解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加強易損傷部位的力量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2)在排球專項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包括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性準備活動,保證準備活動的質量,從而預防身體損傷。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規范技術動作,在提高排球動作質量的基礎上預防肩部損傷。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特別要注重規范扣球技術動作的訓練,避免學生肩部進行強負荷運動。此外,在學生肩部損傷后,教師要關心其病情,緩解其心理壓力,使其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4)應加強場地器械的安全檢查,定期進行整修,增加保護設施的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肩部損傷的發生。
[1]榮湘江.體育康復運動處方醫務監督[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祝嘉銘.理應重視心理因素[J].中國排球,2003(20):34-35.
[3]王燕.對影響中國男排訓練質量提高的若干問題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5(4):56-59.
[編輯] 李啟棟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3.045
G804.53
A
1673-1409(2012)03-N136-02
2012-01-18
周鋒(1985-),男,2009年大學畢業,碩士生,現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靳小雨(1968-),男,1990年大學畢業,碩士,教授,現主要從事排球訓練理論與方法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