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麗(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黑龍江 大慶 163511)
油田特高含水期分壓注水試驗研究
韓 麗(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黑龍江 大慶 163511)
針對區塊葡Ⅰ4及以下油層埋藏深度大、儲層發育差、動用程度低等特點,在區塊葡Ⅰ4及以下油層開展了分壓注水試驗:上部油層采取周期注水,下部油層提高注水壓力,克服薄差儲層的啟動壓力。試驗結果表明,分壓注水可以提高油層的吸水能力,改善油層動用狀況,對特高含水期水驅精細開發、高效注水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特高含水期;分壓注水;高效注水
周期注水是改善油田開發效果的有效方法[1-2]。現油田水驅開發已進入特高含水期,同時也暴露出部分井區產液量高、含水高、儲層動用程度低、常規注水難以再擴大波及體積等問題[3]。為了改善區塊葡Ⅰ4及以下油層的動用狀況,筆者選擇在葡Ⅰ4及以下油層開展分壓注水試驗,以達到提高油層的吸水能力、改善油層動用狀況的目的。
A井區位于250#斷層與六區三排夾角區域內,區塊面積1.3km2,地質儲量498.1×104t,共有油水井95口(注水井38口,采油井57口)。其中,注水井38口,平均單井射開層數20個,砂巖厚度12.7m,有效厚度2.2m,開井35口,注水壓力11.7MPa,日注水量1296m3。
針對油藏埋深較大、儲層發育相對較差、油層動用程度相對較低的葡Ⅰ4及以下油層,采取分壓注水,提高注入水的注入壓力,克服低滲儲層啟動壓力,提高油層動用程度。
合采層系葡Ⅰ4及以下油層動用程度較低主要受2個因素影響,一是葡Ⅰ4及以下油層發育狀況相對較差,二是受埋藏深度增加,尤其是薄差油層需要更大的啟動壓力。
2.1分壓注水的方式
最大注水壓力主要是受射孔頂界限制,葡Ⅰ4油層頂界比薩爾圖油層頂界深126m左右,單獨層系開采可增加注水壓力1.61MPa,因此,采取分壓注水的方式,即上部油層采取周期注水,下部油層提高注水壓力,克服薄差儲層的啟動壓力。
2.2調整原則
①選擇葡Ⅰ4及以下油層固井質量好的注水井實施分壓注水。②選擇葡Ⅰ4及以下油層附近無套損的井實施分壓注水。③對劃分較粗的葡Ⅰ4及以下注水層段,實施細分調整,全井層段控制在8個以內。④要在加強長關采油井治理、完善井組注采關系的基礎上,實施分壓注水。
3.1方案實施要求
①停注周期定為4個月。第1周期為停住周期,停注層投死嘴子。②在分壓注水階段,每月進行2次測試檢配,檢查停注層是否吸水,發現停注層吸水,重投死嘴子。③及時錄取各項資料。在分壓注水前后,各進行一次同位素剖面測試,了解分壓注水效果。④搞好分析總結工作。每月及時分析調整效果,制定跟蹤調整措施;年底要對分壓注水效果進行全面分析總結。
3.2分壓注水現場試驗
2010年,選取了A井區10口水井開展分壓注水試驗,葡Ⅰ4及以下油層細分后實施分壓注水,薩爾圖層系實施周期注水且執行停注周期。壓注水試驗井葡Ⅰ4及以下油層前后注水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注水井平均單井最大允許壓力由12.7MPa提高到14.2MPa,上提了1.5MPa,平均單井注入壓力由12.3MPa提高到13.5MPa,上提了1.2MPa,葡Ⅰ4及以下層段數由13個增加到23個,日配注水量由240m3增加到325m3,日注水量由201m3增加到315m3。

表1 提壓注水試驗井葡Ⅰ4及以下油層前后注水變化情況
從6口注水井提壓注水前后吸水剖面對比情況(見表2)來看,葡Ⅰ4及以下小層動用程度明顯提高,層數動用比例和砂巖厚度動用比例分別提高18.1%和17.5%。周圍有13口采油井受效,日產油增加6.0t、含水下降1.57%。

表2 提壓前后葡Ⅰ4及以下油層動用程度變化情況
[1]劉云彬,李永伏.高含水后期周期注水應用的一個實例[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5,24(5):44-45.
[2]袁昭,楊淑萍.周期注水技術在溫西六區塊開發中的應用[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8,4(1):64-66.
[3]徐巖,楊英,吳寶峰.薩北開發區高含水后期周期注水方法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12):351-353.
[編輯] 洪云飛
TE357.62
A
1673-1409(2012)05-N128-02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5.042
2012-01-14
韓麗(1983-),女,2010年大學畢業,碩士,助理工程師,現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