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雄軍 陳方 程鵬飛
導讀:利用經過處理的工廠化育苗的廢棄基質種藕,不僅避免了廢棄基質帶來的空氣、水源、土壤污染,而且解決了傳統的直接在藕塘里面種藕,采收費時費工,并且容易折斷,造成蓮藕品質和產量下降的問題。667 m2產量可增加30%以上,挖藕成本降低了23%。該項技術的關鍵是工廠化育苗廢棄基質的處理,應先鋪處理后的基質,再鋪普通土壤以防止基質浮于水面。


利用廢棄育苗基質種藕是將工廠化育苗的廢棄基質經過處理后作為蓮藕栽培基質的一種省工增效的技術。目前,武漢城市圈年育苗需求量為20億株以上,每年產生廢棄基質10萬t以上。廢棄基質不僅是病蟲棲息繁殖的場所,而且污染空氣、水源、土壤。而蓮藕作為武漢城市圈主栽水生蔬菜,種植面積在9萬hm2以上,已經達到產業化水平。目前種藕成本偏高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傳統的蓮藕種植是直接將藕種在藕塘里,采收費時費工,并且藕容易折斷,造成蓮藕品質和產量下降。為此,武漢市東西湖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開始了保護地廢棄育苗基質種藕技術的研究,667 m2產量可增加30%以上,挖藕成本降低了23%。
藕池一般建在靠近水源、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塊??筛鶕嶋H地形確定規格,寬度不宜超過15 m,長度不限,以便后期管理,池深60~70 cm。視藕田大小采用挖掘機或人工挖池。藕池挖好后,平整池底和池壁并夯實,鋪一層塑料薄膜,以確保藕池不漏水、不滲水。
將廢棄育苗基質過篩,堆放于水泥地上,邊堆放邊噴施75%百菌清800倍液殺菌,堆置好后用薄膜密封。5~7天后,揭開薄膜,待藥味揮發后使用。
藕池建設完成后,先在池底鋪處理過的基質,厚度為30 cm左右,為防止基質浮于水面,再鋪普通土壤15 cm,整細、耙平。最后667 m2施雞糞等有機肥3 000 kg或硫酸鉀復合肥50 kg作底肥。
選擇適合淺水栽培、藕段均勻、肉質厚實纖維少的蓮藕品種,如鄂蓮一號、鄂蓮六號和鄂蓮七號等。種藕選擇有2節以上完整藕身、芽壯無傷痕的新藕。種藕宜臨栽前挖出,以免干枯,影響后期出苗。
在氣溫達到15℃以上時定植,武漢地區一般為4月上旬。蓮藕的栽培密度因種藕大小和品種熟性略有差異,藕種較小宜密植,藕種較大可適當稀植,早熟品種可適當密植,晚熟品種應稀植。一般栽培株行距為 2 m×1 m,667 m2用種量為 300~350 kg。
先將藕種按照株行距及藕鞭走向均勻排列在藕池內,要保證種藕與池壁間距為0.5~1 m,藕頭統一朝池內,然后將藕頭埋入栽培基質中10~15 cm深,將最后節梢翹出水面。
蓮藕定植初期,為提高地溫,早晚要關閉棚門和裙膜,9:00開始逐步打開棚門和裙膜,保持棚內溫度在25℃以上。從立葉期到結藕期,要根據天氣情況,經常通風換氣。環境溫度穩定在30℃以上時,可長期打開棚門和裙膜。
藕池水位應按照淺-深-淺的原則進行控制,即定植初期保持水位在5~10 cm,隨著立葉出現和氣溫上升,水位保持在15~20 cm,封行后,水位下降至5 cm左右。
在封行前,結合松土,及時拔除藕池雜草;漂浮于池面上的藻類可直接用濾網撈出。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枯萎老葉,以藕蓮栽培為主的及時摘花。
整個生育期追肥兩次。第一次于第一片立葉展開時,667 m2撒施尿素10 kg,第二次于封行前,667 m2撒施復合肥25 kg。追肥時如有肥料落到荷葉上,應及時用手拍掉,以防燒傷葉片。
蓮藕病害主要為蓮腐敗病,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每7~10天噴1次。蓮藕蟲害主要為蓮縊管蚜,可用5%吡蟲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每周1次,連續防治2~3次。
為提早上市,武漢地區可于7月中旬開始采收。采收時首先將藕池灌水,保持水位高于基質面5 cm,接著折斷荷梗,直接用手扒開基質,將蓮藕從基質中挖出。采收時可只采收主藕,子藕仍原地不動繼續生長,待9~10月可采收第二茬蓮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