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宋文芳 王寶鈞
金晏山帶著“金豆子”提案進京
本刊記者/宋文芳 王寶鈞
“我來參加‘兩會’時,我們鐵嶺的人說,我給北京帶來了‘金豆子’提案”,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鐵嶺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金晏山對本刊記者說。緊接著快人快語的他又把四個提案如何被叫做“金豆子”一一做了解讀。
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和積累,加上長期擔任鐵嶺市總商會會長,使金晏山不僅對企業有一種特殊情懷,也對涉及國計民生的地方特色產業經濟能夠見微知著。在這次全國政協會議上,他用自己的建議詮釋了他對國計民生的關注,在這背后,記者感受到“民生”在金晏山心中的位置。就像金晏山對記者所言,我從基層來參加“兩會”,百姓希望我代表他們表達民意,我就要說實話,提實案,做實事,這樣才對得起人民和自己的良心。
他說,這些年政府一直在提倡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以鐵嶺來說,榛子是特色。近年來,鐵嶺市已經把榛子發展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鐵嶺農民的生活質量在榛子產業化過程中也得到了提升,所以當地把榛子叫做“金豆子”。
金晏山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鐵嶺市榛子主產區在鐵嶺縣,2011年榛林面積發展到36.2萬畝,產出1200萬公斤榛果,產值達9.6億元,僅此一項,就給鐵嶺縣農民人均增收1771元。
“榛子種植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地域性,我把這幾年榛子產業發展情況寫成《關于將榛子產業納入國家木本糧油戰略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帶到會上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國家重視榛子產業在木本油料作物中的戰略性地位,扶持、引導全國榛子產業發展。”
以小見大的將特色農產品的發展融入到國計民生的發展之中是金晏山委員這一提案的特點。在人們的眼中,榛子通常是一種地方特產的休閑食品,而在經過充分調研之后,他卻看到這個地方特產背后的產業增值潛力與國家糧油發展戰略、擴大內需的市場潛力和經濟價值。
金晏山委員認為,從農民增收角度來看,榛子可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種植,且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以使更多的農民加入到現代農業產業化的隊伍中從而實現增收;從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看,榛子產業作為木本糧油納入到國家糧油戰略,可以實現我國高端木本糧油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打破歐美企業的壟斷;此外,榛子對國民的體質健康也具有重要的價值。發展這種特色農業產業既是我國強農戰略的一種補充,又能使農民通過榛子產業化過程提升相互協作,培養創新意識和素質。
“之所以提出《關于為國民“英語減負”的建議》提案,是我多年來在基層調研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我們目前在英語教育和普及上已經‘劍走偏鋒’。”金晏山委員不無擔心地表示:“現今我國初中升高中要考英語、高中升大學要考英語、進入大學以后英語要過四級才能畢業。社會生活中,就業、出國、晉升、評職稱都要把英語作為硬性標準,本來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現在變成了很多人的負擔。”
金晏山舉例說,現在一個中小城市每個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學習英語的成本平均每年為1千元左右,高中英語學習成本為每年1萬元左右,大城市學習英語的成本就更高了。到大學或工作以后的階段,負擔也不輕松,僅以職稱英語為例,每年的考試費、教材、參考書等加起來就有200元左右,更不用說托福、雅思等國外機構主辦的考試,費用更高,如托福考試費用為800元左右。各類培訓機構,費用從每小時10元的家教,到超過2萬元的高級培訓不等。
“現在到了反思這種本末倒置現象出現是否已偏離了當初我國推廣英語學習目的的時候。”金晏山委員說。他建議,國家應該組織有關部委就“英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多方論證,合理設置各方面英語考量比重,以充分保障教育公平和社會競爭公平。
他認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國民英語減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也等于為老百姓增加了一項收入。對于更多的中小學生來說,解放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和參加一些拓展他們創新性思維的活動,從中讓他們體驗和感受到有興趣的學習科目,這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價值。
“你看看市場上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消費者已經到了‘不知道相信誰’,更為甚者是‘誰也不敢相信’的地步。”談到這些企業欺詐行為,金晏山臉上露出了一種痛苦的表情,“加強企業誠信建設不能僅靠道義勸說,更要靠制度規范。”
在《重建企業誠信刻不容緩!》提案中,金晏山建議,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規,從企業的終端產品入手,明確產品的原料來源、加工流程、添加劑成分、產品標識、廣告等要素標準,并向社會公開。對待欺詐行為一經查實要“罰他個傾家蕩產!”第二,政府相關檢驗部門負責本地區企業產品安全,出現問題必須擔責。對于出現瀆職、違法行為要嚴肅處理,一經查實要將當事人、主管領導、單位一把手全部撤職或查辦,要“讓他們丟官棄爵。”第三,建立透明的社會監督機制,相關檢驗部門每年必須抽檢其它地區產品200件,同時對社會人員報檢產品實行免費檢測,并充分利用網絡等公開透明的平臺,讓公眾能夠切實行使自己的監督權。第四,要加快企業誠信信息系統建設,在全國范圍內通過實現企業與銀行、工商、稅務、質檢、公安、海關、司法、證監等職能部門和各類行業組織、協會、商會之間的信息共享,通過網絡技術隨時跟蹤企業經營動態,及時將企業誠信情況向全社會公布,讓社會尊重誠信。第五,要加強企業誠信意識培訓,明確培訓資金的管理部門,專款專用,并指定有關部門或團體負責培訓、學習、交流工作,各級地方政府應財政列支。
“我之所以提出小流域治理,是因為這是事關子孫后代的重要事情。我國近年來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取得明顯成效,但絕大多數中小河流未經系統治理,大多年久失修,排洪不暢,即使治理也大多是小打小鬧,修修補補,哪漏堵哪。一些中小河流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小雨就旱,大雨就澇現象,嚴重影響到河道沿岸農田的保護及周邊生態環境。”談及《關于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議》的提案,金晏山臉上的擔憂又多了一層。
他向記者介紹道,僅鐵嶺市就有中小河流39條,全國各個地區的中小河流有多少?金晏山用“一低、一差、一缺乏”描述中小河流在防洪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防洪標準低,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不能抵擋常遇洪水,小水小災,大水大災。二是堤防質量差,險工險段多。中小河道堤防建設大部分是鄉鎮組織農民投工投勞,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監督指導,再加上大多又是就地取材,推沙筑堤,很難達到質量要求,降低了堤防的防御能力。三是缺乏統一規劃。由于一條河流經不同的區域,各地往往各自為戰,堤防斷斷續續不能形成完整的防洪體系,上游泥沙向下游堆積嚴重,長此以往易導致下游出現“懸河”。
金晏山提出的對治措施是,一、中小河流治理要按照“統一規劃,全面安排、綜合治理、綜合利用”原則,集中資金,從上游開始逐步有計劃地建設高標準連續性的河道工程,實現治理一處,見效一處的目標。二、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聯合制定一套小流域治理的管理辦法,指導全國各地開展這項工作。三、建議采取國家出一點,地方出一點,受益群眾投工投料解決一點的辦法籌措解決小流域治理所需的資金問題。
最后,金晏山風趣地說,農民種榛子形成產業化,增加收入,這是一個“金豆子”;國民英語減負也是將家庭過度的開支節省下來變成“金豆子”;企業誠信建設,更是事關消費者對社會信任的“金豆子”;小流域治理更是事關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的“金豆子”。

金晏山滿族,1955年5月出生,遼寧鐵嶺人,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鐵嶺市政協副主席、鐵嶺市工商聯主席、鐵嶺市總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