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浪 彭英
搭建特色平臺 助推企業創新
——中石化長煉科協創新工作紀實
文/吳浪 彭英

中國石化長煉科學技術協會(簡稱:長煉科協)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下屬的科技群眾組織。協會現有19個團體會員,其中包括4家國企、10家民企、2家科研院校、2家高新區企業和1家上市公司,擁有24個專業學組,86個工作聯絡站,3000多名個人會員,一本合辦的科技刊物,一個對外工作聯系網絡。
近年來,長煉科協致力于打造凝聚科技人員智慧、激發科技人員創造力與活力的“科技之家”,努力構建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文化環境,打造科技創新的特色活動平臺,致力于為科技人才的成長、為企業自主創新與科學發展服務,逐漸形成了一些具有長煉特色的科協創新文化。
對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共享、開發和運用,是企業實現知識增值、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長煉科協從2006年開始,利用企業局域網,創建知識管理系統。2010年初,長煉科協進一步升級完善了該系統,在“知識庫”上新建了“論壇精華庫”,新增了“專家黃頁”、“個性化主頁”,收納了長煉石化科技全文數據庫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13個知識庫,建立了“長煉科技論壇”論文庫等,逐步實現了企業科技知識的采集、檢索、共享等功能。
長煉知識管理系統中的知識論壇,作為一個學術技術、經驗交流和溝通的互動平臺,科技人員既可以進行專業探討,也可以跨專業交流,以發帖、回帖方式,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并探討有關技術難題的解決方法。這種與優化生產、攻堅破難緊密相關的討論,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1年,論壇組織開展各類技術討論418項,提出建議近100條,其中35條經專家討論評審認為具有可行性,12項已經采用并實施完成。長煉科協還設立獎勵制度,以評選“論壇之星”等方式鼓勵員工參與。截至到目前,“長煉知識論壇”已有論壇學組24個,論壇版塊9個,論壇會員2891人,累計發布主題24632個,累計參與59813人次。知識論壇已成為長煉科技人員共享資源、交流學習、創新創造、成長進步的重要平臺,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重要智囊。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學研特色平臺,是長煉科協近年來積極探索學術交流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一是發揮科技論壇的主陣地作用。“長煉科技論壇”首創于2005年,每兩年舉辦一次,已經成功舉辦四屆。論壇創造性地與“院士專家企業行”結合起來,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需求,邀請國內知名的院士、專家現場診斷、作適用性的前沿學術報告,為長嶺地區的技術進步獻計獻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參加論壇活動,收集論文近1100多篇,其中經專家評審,具有重大價值122篇。二是組織專業學組開展技術學術交流。與中科院開展了環氧丙烷項目研討,與美國S-zorb技術創始人進行S-zorb裝置優質高效平穩開工的探討等學術交流活動。協同企業有關部門,支持各學組組織、參加一系列內外技術學術交流、技術研討、技術攻關等活動,每年達200多場次。三是鼓勵科技人員參與科技論文交流。每年組織科技人員總結科技創新成果、撰寫論文,將實踐經驗提煉總結為理論成果,進行交流。僅2011年就組織撰寫論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論文在全國、全省論文交流中獲獎。四是通過學術交流,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發揮產學研平臺作用。建立了與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設計單位長期合作的產學研聯盟,與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華大學、石油大學、湖南大學、洛陽工程公司等二十多個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形成了從實驗室研究、工程設計、工業應用開發全過程的科技創新鏈,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長煉科協堅持把“講、比”活動作為組織廣大科技人員推動企業科技進步、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的有效途徑,作為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培養科技人才、推進自主創新、促進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執行的《“講、比”活動實施辦法》、《“講、比”活動組織及獎勵辦法》,使得“講”有依據,“比”有標準,“創”有收獲。截至目前,長煉科協“講、比”活動已連續舉辦24屆,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講、比”成為企業科技創新項目產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長煉科協以“講、比”為平臺,特別針對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性技術問題,組織項目申報,推動技術攻關。如2011年,“講、比”滾動立項418項,內容涵蓋了生產優化、節能減排、管理創新等內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創新項目“RSDS-Ⅱ汽油選擇性加氫”和“RSH液相循環加氫”,就是通過“講、比”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實現了技術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長煉科協的“講、比”活動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業生產建設、實現自身價值的內在要求,在活動中鍛煉了人才,涌現出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華,全國科技標兵劉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胡先念、沈剛,岳陽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羅世賢、朱鐵光、龍偉燦、劉郁東等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們的模范行為成為激勵企業科技工作者創新、貢獻的精神動力。三是對企業節能創效作出貢獻。近兩年來,通過“講、比”活動,集體立項成果600余項,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議7000余條,“金點子”10多個。企業科技人員參與“講、比”活動的比例達95%以上,累計創效10多億元。
長煉科協以《科學素質綱要》為依據,創造性地開展科普工作。一是利用企業資源推進科普工作。聯合有關部門,開辦貫徹實施《綱要》骨干培訓班,舉辦大型報告會,張貼《綱要》宣傳掛圖,組織開展《綱要》知識競賽等,對《綱要》進行宣傳,特別是在企業內部網上開辟了“科學與生活”專欄進行科普教育,營造了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圍。二是著力改善科普工作硬件條件。積極組織編印科普資料,出版了《科學與生活》系列叢書。發揮長煉科教館作用,使之成為企業員工接受科學熏陶、提高創新能力的進修學校。三是積極開展各類主題科普活動。組織科普日、科技周系列活動,舉辦《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周播,開展青少年科普展教育,舉辦社區《科普宣傳櫥窗》、科普講座和科普展覽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弘揚了科學精神,傳播了科學思想,普及了科學知識,提高了員工的科學素質。
長煉科協充分發揮新時期企業科協工作的作用,不斷增強自身軟、硬實力,不斷嘗試方式創新、平臺創新,將“三服務一加強”工作認真體現在企業科協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使“講、比”活動不斷深化、升華,成為推動長煉企業創新文化的重要載體,激發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動性、創造性,為他們投身創新、施展抱負和貢獻才智提供了舞臺,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