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茵,明菊蘭,祝曉峰,潘芝瑛
(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杭州 310014)
油浸式絕緣紙作為一種絕緣介質被廣泛運用于電力電纜、電容器和變壓器,電氣設備的壽命往往取決于絕緣紙的老化程度。在生產實踐中,通過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絕緣油中的CO和CO2以及低分子烴類組分的含量來判斷電氣設備的潛伏性故障,其中通過分析CO和CO2的含量來確定固體絕緣材料的老化程度。但是絕緣油氧化分解也會產生絕緣紙老化降解的特征產物CO和CO2,因此不能只通過絕緣油色譜數據來判斷固體絕緣是否老化。糠醛是固體絕緣老化的特征產物,檢測糠醛含量成為判斷固體絕緣老化的手段之一。
絕緣油中的糠醛來源于固體絕緣老化和新油煉制過程中的殘留。
固體絕緣(絕緣紙)的纖維素受高溫、水分、氧氣的作用而發生裂解,形成多種小分子化合物,糠醛C4H3OCHO(呋喃甲醛)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液體分子。國內外的研究資料表明:
(1)油中的糠醛含量與代表絕緣紙老化的聚合度之間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即:

式中:Fa為糠醛含量;D為絕緣紙的聚合度。
(2)油中糠醛含量隨著變壓器運行時間的增加而上升,且存在如下關系:

式中:T為變壓器運行年限。
超過此關系式的限值,應引起注意。DL/T 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定:電力變壓器及電抗器絕緣油中糠醛含量超過表1所示限值為非正常老化。
絕緣油在煉制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糠醛精制,當溶劑去除不完全時,則可能在新油中存在過量的糠醛。我國現行的變壓器油標準(GB 2536-1990)未對糠醛含量作出規定,而IEC 60296-2003中規定絕緣油中糠醛含量≤0.10 mg/kg。

表1 變壓器及電抗器絕緣油中的糠醛含量限值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測定油中的糠醛含量,在新油驗收階段可以檢驗絕緣油中糠醛溶劑的殘留量,在運行階段結合氣相色譜分析,可以判斷變壓器內部存在故障時是否涉及固體絕緣,對長期運行設備的絕緣老化程度作出判斷。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絕緣油中糠醛含量,采用非極性的C18液相色譜柱為分離柱,用甲醇和蒸餾水的混合溶液作為流動相。在樣品前處理時選用強極性的甲醇將油中的糠醛萃取出來,利用不同物質在色譜柱中擴散速率的差異,將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分離。比較糠醛標樣及油樣中各組分流出色譜柱的時間,確定油樣中是否含有糠醛;選用高靈敏度的紫外分光光度計,比較標樣和油樣中糠醛的吸光度,測定出糠醛的含量。
測試儀器選用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譜儀和Waters 2487紫外分光光度計。
準確稱取8.00g±0.01g油樣,加入2 mL甲醇溶液(色譜純),密封振蕩30 min,振蕩頻率240次/min±5次/min,振幅35 mm±3 mm。振蕩后將油與甲醇的混合物轉移至離心管中離心5 min,取上層清液進行分析。
(1)流動相比例的確定
同一樣品在相同實驗條件下(檢測波長275 nm,流速 1.0 mL/min,柱溫30℃),改變流動相的配比,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隨著流動相中糠醛含量的增加,保留時間越來越短,甲醇(%)∶水(%)的配比為40∶60時峰面積最大,靈敏度最高,色譜圖的分辨率也較高。
(2)測定波長的確定
同一樣品在相同實驗條件下(甲醇∶水的配比為 40∶60,流速 1.0 mL/min,柱溫 30℃),改變檢測波長,實驗結果見表3。可見,最大吸收波長為278 nm,因此檢測波長選擇278 nm。
(3)柱溫的確定
同一樣品在相同實驗條件下(配比為40∶6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78 nm),改變柱溫,試驗結果見表4。

表2 不同流動相配比試驗結果

表3 不同檢測波長試驗結果

表4 不同柱溫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看:柱溫不僅影響峰面積(檢測靈敏度),同時影響糠醛的保留時間(色譜圖的分離度),因此需要對柱溫進行控制。綜合考慮分離度、靈敏度和外部環境條件對儀器溫控的影響等因素,柱溫選擇30℃。
綜合以上試驗結果,確定最佳試驗條件:甲醇(500 mL甲醇+2 mL乙酸)與除鹽水的配比為40%∶60%;流量為1.0 mL/min;測定波長為278 nm;柱溫為30℃;進樣量為20 μL。
準確稱取0.5 g(精確至0.000 1 g)糠醛,用空白油樣溶解并稀釋至500 mL的容量瓶,該溶液為標準油樣A(濃度為1 000 mg/L);取5 mL標準油樣A,用空白油樣稀釋至500 mL的容量瓶,得到標準油樣B(濃度為10 mg/L);用移液管分別移取0.0,1.0,2.0,3.0,4.0,5.0 mL標準油樣 B 至一組100 mL的容量瓶,用空白油樣稀釋至刻度,得到一組工作標準油樣C(濃度分別為0.00,0.10,0.20,0.30,0.40,0.50 mg/L)。
分析標準油樣C,得到校準工作曲線(Y=5.18×105X+7.19×104,R=0.999 4),具體數據如表 5所示。

表5 標準曲線數據
(1)重復性
為了考察該方法的精密度,選用同一油樣進行重復性實驗,結果見表6。

表6 重復性試驗數據
計算得到標準偏差為0.69%,說明該方法的重復性良好,實驗結果穩定。
(2)回收率
為考察該方法的準確性,檢測一系列配制標準油樣的濃度,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標油回收率實驗結果數據
從表7可以看出,回收率為93.1%~97.8%,平均回收率96.2%,符合化學分析技術標準規定的回收率在100%±10%的要求,說明該實驗方法準確可靠。
對全省110 kV及以上1 800多臺主變壓器的絕緣油進行了油中糠醛含量的測定,從測定結果看,各地區變壓器絕緣油中糠醛含量分布情況大致相同。對某供電局運行年限在15年以下的110 kV和220 kV主變壓器、浙江省運行15年以上設備(截至2007年)、2011年投運變壓器的絕緣油糠醛檢測結果進行統計,結果見表8。統計數據表明,隨著運行年限的增長,絕緣油中糠醛含量有增長趨勢,但含量普遍較小,固體絕緣老化速度正常。
從2011年新投運變壓器的檢測數據看,仍有5%的設備絕緣油糠醛含量超過0.10 mg/L,有的高達0.45 mg/L。新油驗收的結果表明,由于糠醛白土精致工藝的應用,糠醛去除不完全是導致絕緣油中糠醛超標的主要問題之一。

表8 絕緣油中糠醛檢測數據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測定絕緣油中的糠醛含量,重現性好,準確度高。使用該方法對浙江電網運行的變壓器絕緣油中糠醛含量進行了普測,結果表明,糠醛含量隨運行年限的增長有增長趨勢,但絕緣油中糠醛含量普遍較小,固體絕緣老化速度正常。對新投運的變壓器開展絕緣油糠醛含量的監督,大部分絕緣油含量符合IEC 60296-2003標準要求,但也存在超標現象。
建議盡快修訂現行的變壓器油標準(GB 2536-1990),增加新油糠醛含量的限值要求,同時加強基建階段絕緣油糠醛含量的監督,保證新油的質量。對運行設備,除了關注絕緣油中糠醛含量的大小外,更要關注糠醛的增長量。
[1] 孫堅明,孟玉嬋,劉永洛.電力用油分析及油務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