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和平,錢杉杉,高 楊,史謝飛,李 斌,張云嫦,馮德建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室內環境是人們接觸最頻繁、最密切的環境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生活與工作質量。室內環境污染可引起病態建筑物綜合癥(SBS)、與建筑物有關的疾病(BRI),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機體非特異免疫機能下降、慢性中毒,以及引發嬰幼兒白血病、哮喘病、先天性異常、心臟疾病、智力發育等[1-2]。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事件頻頻發生,不僅僅體現在化學污染物、微生物和放射性等方面,室內不合格用水所致的中毒或疾病也時有發生;同時,還有許多被忽視的有害因素,如電磁輻射、噪聲、光污染等。
截止目前,雖然我國室內環境質量相關標準多達24項,但這些標準的制定僅針對室內空氣質量,忽視了電磁輻射、噪聲、光污染及室內用水等有害因素;同時,限制參數、限量值、配套檢測技術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化學污染物的限制參數僅14項,遠遠落后于室內環境污染實際。為此,本文借鑒和參考國內外最新(室內)環境質量相關標準,并結合我國室內環境質量的實測情況和有害物質的毒害作用,提出更科學合理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為保護人體健康提供技術支撐。標準包括了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測規則等,本文著重介紹室內環境的質量要求。
為保護人體健康免受環境中有害物質的影響,各國都制訂了室內環境質量相關標準、指令或法規。目前,美國、澳大利亞、韓國、中國香港等對環境空氣中7項污染物提出了濃度限值;加拿大等對環境空氣中8項污染物提出了濃度限值;歐盟、日本等對環境空氣中11項污染物提出了濃度限值;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空氣污染物71項(給出準則值40項,給出單位危險度值21項),并給出了準則值或單位危險度的評估值;加拿大規定了室內空氣中7項有害物質的限量值;美國、美國伊利諾斯州規定了室內空氣中9項有害物質的限量值;德國規定了室內空氣中23項有害物質的限量值;香港規定了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中19項有害物質的限量值;我國現行的室內環境質量相關標準中規定了室內空氣中18項有害物質的限量值。
室內用水指的是生活飲用水,國內外均未將室內用水水質安全納入到室內環境質量要求中。目前,全世界具有國際權威性、代表性的飲用水水質標準有3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第四版)提出了通過飲用水傳播的病原體29項(建立準則值的指標2項),具有健康意義的化學指標170項(尚未建立準則值的指標72項,確立準則值的指標98項),放射性指標 3項;歐盟(EC)的《飲用水水質指令》包括了48項指標;美國環保局(USEPA)的《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包括強制執行的一級規程指標88項和非強制執行的二級規程指標15項。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飲用水標準大都以這3種標準為基礎或重要參考,來制訂本國國家標準;我國現行的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包括106項指標。
影響室內環境健康、安全、舒適的因素有很多。室內人工產品中揮發出來的有害有機物、人類自身活動產生的顆粒物和重金屬、家用電器產生的輻射等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噪聲、眩光等會導致人體不適而影響生活、工作質量;另外,經自來水廠處理過的合格飲用水在輸送到室內的過程中可能會被污染,從而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從近三年對居民住宅、辦公大樓、茶樓等室內環境的實測結果(數據未公開發表)來看,除了甲醛、苯等超標[3-4]已被公眾重點關注的問題外,PM2.5、PM10、鉛、苯乙烯、甲苯二異氰酸酯等化學污染物以及室內電磁輻射、噪聲在室內的污染情況也不容樂觀,同時,室內用水水質的化學耗氧量、氨氮、濁度、細菌總數、軍團菌等合格率亦不高。
因此,為切實保障室內環境的質量安全,確保人體身心健康,本文綜合考慮了影響室內環境質量的化學性、生物性、輻射、聲、光、室內用水等因素,提出了更為科學合理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標準包括6大污染類別,共計185項限制參數(40項化學污染物指標、3項生物污染指標、3項輻射污染指標、2項聲污染指標、5項光污染指標、132項室內用水水質限制指標)。不僅將更多影響室內環境質量的有害因素納入限制,且采用最低值作為限量值,與我國現行的室內環境相關標準相比,增加了3大污染類別170項限制參數;同時,與限量參數對應的檢測方法亦穩定可靠,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的限量參數、限量值及其來源如表1所示。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1-4)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續)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續)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續)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續)

表1 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限量參考值及其來源(續)
隨著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室內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康、安全、舒適”的室內環境已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然而,由于室內環境的影響因素很多,人們不清楚什么樣的室內環境是健康的、安全的,現有室內環境質量標準中的限制項目已遠遠落后于室內污染實際。為順應時代新要求,切實保障室內環境的質量安全,確保人體身心健康,必須制定新的更高要求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室內環境質量標準》便是綜合考慮了影響室內環境質量的因素,全面囊括了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輻射、噪聲、光、室內用水等有害因素,在借鑒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法規等基礎之上,提出了更科學合理的限制項目及限量值,可以有效杜絕不合格裝飾裝修產品的使用,促使裝飾行業的技術升級,確保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的大力發展,進而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提高人們生活、工作、學習質量,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力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1]張金良,郭新彪.居住環境與健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錢琛.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與工作場所及室內污染監測評價控制國際標準化通用方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4.
[3]方正,余海洋.2007年成都新裝修住宅空氣質量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測試,2009,35(3):81-83.
[4]邢核,連軍.當前我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測試,2005,31(5):125-127.
(限于篇幅的原因,美國、美國伊利諾斯州、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香港、韓國、日本、世界衛生組織、歐盟等國家地區或組織的室內環境質量相關標準或法規來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