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真,于瑞鵬
(1.中國礦業大學 環境與測繪學院,江蘇 徐州221008;2.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濟南250014)
道路勘測階段控制測量方法的研究
侯曉真1,于瑞鵬2
(1.中國礦業大學 環境與測繪學院,江蘇 徐州221008;2.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濟南250014)
道路勘測控制測量作為線路施工放樣的依據,必須建立具備一定精度的控制網,測量儀器及施工方法對工程質量將會產生很大影響。結合張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所處測區概況,并結合現代測量工具,從而提出該路段控制測量的最佳施測方法;通過對實測數據進行處理及分析,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
道路測量;控制測量;GPS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公路建設呈現出新的特點,傳統的測量工具、測量手段很難滿足現代道路工程高精度、高效率、低勞動強度的要求,需探索適應新要求的勘測手段。道路勘測控制測量是線路施工放樣的依據,是道路建設的重要階段。
控制測量階段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誤差在一定范圍內,使測量數據滿足施工要求。誤差包括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條件引起的誤差。測量誤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使用先進的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提高作業人員的業務素養等手段減小誤差。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測量儀器呈現出自動化程度高、精度高、穩定性好,對外界條件的要求逐漸降低等新的特點,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因此,電子測量儀器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研究當代測繪儀器及方法的基礎上,基于測區概況提出了該區段測量的最佳方法,即:平面控制測量采用GPS兩級控制,首級選取四等GPS測量,下一級采用一級GPS測量;高程控制測量采用四等水準測量和GPS擬合高程相結合的測量方法。實際數據結果表明該方法的有效性。
1.1 測區概況
張承二期高速公路(張家口段)位于張家口市崇禮縣、張北縣、沽源縣境內,多為山區,晝夜溫差大,線路穿過大馬群山進入壩上草原。測區最高處約2 050 m,最低處約1 290 m,高差達到760 m。線路經過242省道、345省道、406縣道、404縣道、403縣道、241省道。路線位于東經115°17′~115°58′和北緯40°00′~40°34′。線路主線 AK 全長101.8 km,比較線 A1長23.18 km、A2長10.1 km、A3長6.976 km,線位終點向東延長2 km,共計144 km,其中丘陵段22 km,山區段122 km。
1.2 測量方案的選取
現代施工過程中常用的控制測量方法有:全站儀導線測量、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水準測量、GPS測量[1]。從測區所處環境可見測區范圍較大,路線長度較長,且地形起伏變化比較大,同時結合各種測量方法的特點,為有效的控制誤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平面控制測量采用GPS靜態相對定位的方法,高程控制測量采用電子水準測量與GPS擬合高程測量相結合的方法。
1.2.1 平面控制測量
依據公路勘測規范JTG/T-C10-2007,高速公路控制網應采用一級GPS測量,但綜合考慮該測區范圍比較大、儀器數量有限及儀器誤差、操作誤差等因素影響,為使測量數據盡可能滿足精度要求,減少誤差積累,平面控制測量采用兩級控制[2],首級選取四等GPS測量,下一級采用一級GPS測量。四等GPS控制網布設為大地四邊形,三角點雙邊聯測控制網;一級控制網采用邊連式或點連式布網,控制網的兩端與四等GPS點聯結,做到不隔點聯結。
1.2.2 高程控制測量
根據已知點的現有資料情況,為方便計算,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由于測區山地地段較多,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下,為滿足工期、節省財力、人力、物力等條件,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作業方法。
依據公路勘測規范JTG/T-C10-2007,高速公路高程控制網應滿足四等測量的精度要求。本測區高程控制測量平緩地段采用聯測四等水準,為加快觀測速度,提高觀測精度,四等水準使用電子水準儀銦瓦水準尺采用單程雙轉點方法;山區路線相鄰高程控制點間的距離不超過1.5 km的區段采用GPS擬合高程[3-4],這種方法在應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高程異常變化平緩的地區可使用GPS方法施測高程控制測量,數據采集應采用靜態相對定位的方法,時間應大于相應等級的平面控制測量所需的時間。
2)當采用擬合的方法求解高程值時,應在測區周圍和測區內聯測高一級的水準點。丘陵或山地不宜少于10個點。未知點較多時,聯測點宜大于未知點點數的1/5或聯測點間的距離不應大于5km。聯測的水準點應均勻分布于網中,外圍水準點連成的多邊形應包含整個測區。
1.3 測量儀器的選取
依據公路勘測規范JTG/T-C10-2007,GPS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滿足表1。

表1 GPS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
依據上述技術要求,結合本單位現有測量儀器,同時考慮到儀器攜帶、運輸費用及使用情況,四等GPS測量、一級GPS測量和GPS擬合高程測量均使用4臺TRIMBLE SPS780雙頻GPS接收機(標稱精度5 mm+1 ppm×D);4臺 NAVOCAM 3010S雙頻GPS接收機(標稱精度5 mm+1 ppm×D)。四等水準測量使用3臺Trimble Di-Ni電子水準儀(標稱精度±0.3 mm/Km),1臺 DL-111C(標稱精度±0.3 mm/Km),3 m條形碼銦瓦水準標尺和鑄鐵尺墊。
1.4 坐標系的選取
在GPS測量內業數據處理過程中,為了將GPS數據轉換到1954北京坐標系中,需利用2至3個平面已知點進行二維約束平差,求出控制點在高斯平面上的坐標[5]。由于這一處理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斯投影變形,致使GPS點間有坐標反算的邊長與實測值之間存在差異,給后續工程施工放樣帶來不便,因此,要保證測區內投影長度變形值不大于2.5cm/km,若投影變形超限可采用抵償高程面的方法[6],其中長度綜合變形按式(1)計算。

式中:RA為長度所在方向的橢球曲率半徑;H為長度所在高程面相對于橢球面的高差;SH為實地測量長度;R為測區平均曲率半徑;S為規劃到橢球面的長度;ym為邊長兩端點橫坐標的平均值。
當δ≥2.5 cm/km,應按式(2)計算抵償高程面的高程。


此次工程施工現場高差變化比較大,距離中央子午線比較遠,為保證投影變形在限差內及為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料,此次施工坐標系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參考橢球,抵償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帶平面直角坐標系。本次工程中全線共劃分三個平面坐標系,具體劃分如下:
1)第一坐標系中央子午線115°30′,處于線路AK62+078m—AK83+700m,投影面高程1 420 m,投影變形值最大為24.4 mm/km;
2)第二坐標系中央子午線115°30′,處于線路AK83+700m—AK110,投影面高程1 680 m,投影變形值最大為22.0 mm/km;
3)第三坐標系中央子午線115°30′,處于線路AK110—AK163+885m,投影面高程1 450 m,投影變形值最大為20.4 mm/km。
路線控制網是公路控制測量的主控制網,主控制網宜全線貫通,統一平差[7]。本實驗中采用華測COMPASS軟件進行平差。
2.1 平面控制測量數據
各GPS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各主要精度指標統計如下:
1)四等GPS控制網最弱邊邊長574.902 7 m,相對中誤差為1/78784。
2)四等GPS控制點點位中誤差一般在0~0.90 cm之間,如表2所示。

誤差區間/cm 0~0.5 0.5~0.9 0.9以上個數6 52 0
其中點位中誤差:最大值為±0.85 cm;最小值為±0.35 cm。
3)四等GPS控制點閉合環誤差一般在0~10 ppm之間,如表3所示。

表3 四等GPS控制點閉合環誤差精度統計
其中相對閉合差:最大值為9.98 ppm;最小值為0.02 ppm。
4)一級GPS控制網最弱邊邊長427.597 5 m,相對中誤差為1/64809。
5)一級GPS控制點點位中誤差一般在0~1.0 cm之間,如表4所示。

表4 一級GPS控制點點位中誤差精度統計
其中點位中誤差:最大值為±0.62 cm;最小值為±0.02 cm。
6)一級GPS控制點閉合環誤差一般在0~13 ppm之間,如表5所示。

表5 一級GPS控制點閉合環誤差精度統計
其中相對閉合差:最大值為12.71 ppm;最小值為0.01 ppm。
依據公路勘測細則JTG/T-C10-2007,其相應精度要求為:四等GPS網最弱點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 cm,最弱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小于1/35 000;一級GPS網最弱點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 cm,最弱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小于1/20 000。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控制點點位誤差及閉合環相對閉合差較小,均滿足精度要求且分布集中,觀測精度比較高。
2.2 高程控制測量數據
在完成整個測區水準線路后,全網統一平差,其精度統計如表6所示。

表6 四等水準測量高差閉合差精度統計表
由閉合差計算的觀測值精度統計:如表7所示,每公里高程測量的高差中誤差:±9.54 mm;高差中數全中誤差:±5.75 mm。

表7 GPS高程擬合精度統計表 m

續表7
依據公路勘測細則JTG/T-C10-2007精度要求應滿足:四等水準測量附和路線閉合差不大于±25■L mm,如表8所示。

表8 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8]
通過上述數據精度統計,可見上述兩種測量手段均滿足相應規范的精度要求,此外大部分GPS高程點的點位誤差達到毫米級,最大誤差為2.8 cm,如表9所示。

表9 GPS擬合高程控制測量技術要求
1)通過對比現代常用的控制測量方法并結合本測區概況,提出了該測區控制測量的最佳施測方法,該研究對類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為滿足平面控制測量的數據精度要求,同時考慮到儀器數量有限,該路段采用GPS兩級控制,首級采用四等GPS測量,下一級采用一級GPS測量。
3)為滿足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及工期的要求,經研究該區段高程控制測量采用GPS擬合高程測量與電子水準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即本測區平緩地段采用電子水準儀單程雙轉點的方法,山區路線相鄰高程控制點間的距離不超過1.5 km的區段采用GPS擬合高程的方法。
4)由于此次工程施工現場高差變化比較大,距離中央子午線比較遠,為保證投影變形在限差內并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料,此次施工坐標系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參考橢球,抵償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帶平面直角坐標系。
5)通過對實測數據的處理,得出了一些數據處理的規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均滿足相應規范的精度要求,同時說明現代測量方法對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數據精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孔祥元.控制測量(上·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劉躍武.道路勘測中使用GPS技術的方法[J].北方交通,2009(5):45-46.
[3]尚保興.GPS擬合高程在測量中的運用[J].山西科技,2008(6):143-144.
[4]薛明.線路測量中GPS擬合高程的應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29):350-352.
[5]徐紹栓.GPS測量原理及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6]潘正風.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7]中交第一公路勘測設計研究院.JTG/TC 10-2007公路勘測細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8]國家測繪局測繪標準化研究所.GB 12898-91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The method about the control survey of road
HOU Xiao-zhen1,YU Rui-peng2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2.The First Geology and Mining Exploration Institution of Shandong,Jinan 250014,China)
The control survey is the foundation of staking,thus we must establish the control network with a certain precision.The equipment and the measuring method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project’s quality.I will put forward the best control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second phase of Zhang Cheng Highway with the modern equipment;an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road survey;control survey;GPS
P221
A
1006-7949(2012)04-0070-04
2011-11-16
侯曉真(1988-),女,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