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萍
摘要: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物流業也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保證我們國家物流業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前提是進一步完善與物流業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此外,當務之急是深入研究并不斷完善物流業立法工作。文章闡述了我國物流立法的進一步完善應當在整合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實施系統性的物流業立法工作。
關鍵詞:物流業;法律體系;完善
伴隨中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物流業也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市場經濟是一種典型的法制化經濟模式,如果沒有健全而系統的規章制度,所有行業都難以正常有序運行,也不可能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擁有現代化的物流市場,中國物流業的健康發展也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分析研究當前我國物流法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當前我國物流業法律體系現狀
(一)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無法適應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當前部分物流業的法律法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有的是在計劃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制定的,這些物流法律法規具有十分濃厚的計劃經濟特色。伴隨中國加入WTO,物流業也在逐步吸收外資進入,物流業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其國際化的趨勢也日漸顯著。因此,原有的物流業法律法規難以滿足目前物流業的市場化運作與、發展以及國際化的步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現代物流業的高速發展。
(二)現有的物流業法律法規缺乏系統性
目前與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零散地分布在與物流業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所規定的各種規章制度中,非常不系統。物流從業人員在參照相關物流法律規范的時候必須耗費很多時間翻閱各種行政法規以及規章等,造成廣大物流業從業人員無法系統掌握物流業的相關法律規范,使得這些法律規范無法發揮其規范性、指導性職能。因為沒有對其進行整合,也造成現有法律法規中有很多不一致或者一些沖突的條文,使其適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制定一些部門和地方性法規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多是部門以及地方利益,而沒有對物流業的總體發展進行綜合考量,對于整合物流業各環節以及各功能十分不利,也影響了物流業競爭力的進一步增強。
(三)立法的主體層次不高,法律法規產生的效力比較差
中國現有的很多物流業法律法規主要是由國務院所屬的各個部委、各地政府負責制定,通常是以各種“條例”、“辦法”以及“通知”的形式頒布并實施,還有部分內部規定其層次更低。低層次的立法主體對魚物流法規的權威性以及效力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四)很多物流行為缺乏有效的法律規范
我國現有的物流法規并沒有對應的規章制度對現代物流運作過程中的新業務以及新行為加以規范。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物流設備、設施、物流作業以及服務等這些方面的標準。也沒有建立物流市場主體準入資格的相關規章制度,造成物流業很多行為無法可依、難以管理的問題。此外中國目前對物流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沒有對應的法律進行規范,并且對于物流實施宏觀調控方面的規章也缺乏。
二、完善中國物流業法律法規的建議
(一)建立物流基本法
必須盡快制定《物流基本法》從而為我們國家的現代物流業提供一個系統的法律基礎。現代物流業明顯特征是其高度的綜合化以及系統化,針對當前存在的法律關系與法律問題,必須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物流基本法》的基本內容包括立法的根本宗旨、基本概念、原則、調整對象、適應范圍、法律關系、行為以及相關責任等。
(二)建立健全物流主體立法工作
物流主體立法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物流主體資格、對應的權利與義務、有關物流業市場準入資格以及市場推出等各個層面的法律規范。第一,必須從法律層面對物流概念加以界定。第二,必須明確規定具備什么樣物流功能的企業才可以算得上物流企業。第三,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物流行業市場準入資格的規章制度。必須清楚界定具備何種條件的企業才有進入物流行業的資格,必須針對中介、倉庫租賃、運輸以及物流金融等特定性質與形式的物流經營者制定對應的、完善的行業準入標準,并且對各種物流細分行業的從業者的資格進行規范,以保證物流企業及其從業者的素質符合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物流客體立法
物流行為的立法指的是對于物流運作過程中的采購、運輸、銷售、裝卸搬運、倉儲、包裝、配送、加工、流通、保險以及各種信息服務等相關行為通過立法進行規范。物流行為的立法工作是物流客體立法工作的一個關鍵構成部分。物流的各種行為都不能脫離的基本法律就是《物流合同法》,必須明確約定合同當事人的具體權利與義務,要準確定義物流合同的基本概念、性質、基本內容、詳細條款、違約必須承擔的責任、當事人與第三方存在的法律關系。建立健全與《物流合同法》相配套的物流各個環節的法規。尤其是海商法、運輸法、倉儲法規、裝卸法等各種法規相互之間的協調及其與《物流合同法》的一致性的協調工作。
(四) 強化盡快建立健全物流業相關標準
為了加速我們國家的物流業與國際物流的全面接軌,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物流相關標準。主要包括相關的物流術語、技術與信息化、計量、作業以及服務等各種標準。在建設物流標準過程中必須注意有關標準與國際貿易、國際物流以及國際環保標準相互之間的協調統一的問題。比如有關組織標準相互之間的協調統一問題,國際、國家以及各個行業等各種層次標準相互之間的協調統一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忠.物流法律法規[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相悅麗,遲桂華,方芳. 論我國物流立法[J].物流科技,2009(05).
[3]陳金濤.完善我國現代物流法律制度的理論思考[J].當代法學,2007(2).
(作者單位:九江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