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橋,黃海英,黃雪輝,鐘 微
(1.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林業局,江西 萍鄉337016;2.江西省蘆溪縣林業局,江西 蘆溪337200)
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俗稱竹蝗,是我國南方竹林的主要食葉害蟲,已知其寄主植物有25種,隸屬于5科,而以毛竹(又稱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為其最喜食,大發生時常使竹林大面積枯死,在食料缺乏時也危害水稻等禾本科農作物[1]。湘東現有有林地88萬畝,其中毛竹32萬畝,占全區林地面積的37%,主要分布在廣寒、白竺、五峰林場等鄉(鎮、場)。為更好地加強對湘東黃脊竹蝗防治,分別在廣寒鄉和白竺鄉選擇立地條件相近的樣地,進行了黃脊竹蝗的發生及防治效果樣地監測和對比性總結,有利于進一步加強黃脊竹蝗防治工作。
通過目測和踏查相結合的方法,確定產卵地范圍,然后根據產卵地面積的大小,隨機抽取5~10個有代表性的樣點,每個樣點1m2,調查記錄挖查的卵塊數和蟲口密度[2]。本次調查樣地選擇在危害程度輕微、雜草稀疏、土質松緊適度、向陽山坡的山腰、山腳和路邊,共設置調查樣地4個用于監測和防治效果對比。分別在白竺鄉黃崗村、廣寒鄉江山村的大面積毛竹林中山腰和山腳各設置調查樣地1個。
湘東黃脊竹蝗卵期調查時間一般選擇在9月至翌年4月,調查最佳時期在9~11月。據調查發現:湘東黃脊竹蝗卵呈長橢圓形,上端稍尖,中間稍彎曲。長徑6~8mm,棕黃色,有巢狀網紋。卵囊圓筒形,長18~30mm,土褐色。每個鄉鎮選擇大面積毛竹林面積和發生面積相近的2個樣地進行湘東黃脊竹蝗產卵地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
湘東黃脊竹蝗跳蝻調查時間一般選擇在1齡跳蝻盛發期進行跳蝻調查。由于湘東黃脊竹蝗系集中產卵,跳蝻孵出后呈核心分布。湘東黃脊竹蝗跳蝻期地面蟲情調查結果如表2。

表1 湘東黃脊竹蝗卵期調查結果表

表2 湘東黃脊竹蝗跳蝻調查結果表
根據白竺鄉黃崗村、廣寒鄉江山村竹葉被取食程度,確定竹蝗危害程度[3]。湘東黃脊竹蝗上竹后蟲情如表3。

表3 湘東黃脊竹蝗危害程度調查結果表
據樣地監測發現湘東黃脊竹蝗在大發生時,將竹葉吃盡,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內不發新筍,竹林逐漸衰敗,被害竹的竹稈內往往積水,纖維腐敗,竹子無利用價值。湘東黃脊竹蝗在毛竹林中發生規律是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內越冬,卵塊多產于3cm左右的土壤中,產卵地的選擇依產卵時氣候而定,如產卵時高溫干旱,產卵地多選擇在山坡下部或山谷等避陰處,次年跳蝻出土則較晚。次年5月孵化成蝗蝻,蝗蝻共5齡,2齡開始上竹,7月羽化成成蟲,成蝗交配后,于8月上旬開始產卵,8月下旬~9月上旬產卵盛期,10月底成蟲死亡。
(1)人工挖卵。湘東黃脊竹蝗產卵集中,可于11月份發動群眾至產卵多的地點挖卵塊,產卵處常見黑色圓形蓋狀物,這是尋找卵塊的最好標志。
(2)藥物防治。防治湘東黃脊竹蝗的藥劑可選用1%阿維菌素油劑、白僵菌,森防丹Ⅲ號、滅幼脲3號、森得保、吡蟲啉等。
(3)尿毒合劑誘殺[4]。湘東黃脊竹蝗3齡跳蝻至成蝗遷飛前,將毛竹鋸成50~100cm長的竹筒數段,一劈兩開,留兩頭節,去中間節,先擇晴天的上午將其投放到竹林中山谷部位,將事先準備好的新鮮人糞尿和18%的殺蟲雙水劑按照100∶1的比例倒入竹槽中,每畝1~2個即可?;蛘哂?00kg尿中加入2~3kg 5%敵百蟲粉拌勻,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投放數堆誘殺,防治效果也很好。
湘東黃脊竹蝗的監測和防治,要針對湘東黃脊竹蝗各個生長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積極組織開展有效防治。筆者分別在同一時間、不同防治藥劑和地點進行防治監測比較。在白竺鄉黃崗村2個樣地通過采用2%森防丹Ⅲ號,用藥量100mL/畝,稀釋500~800倍液進行無公害藥劑超低量噴霧防治,而在廣寒鄉江山村2個樣地通過采取25%滅幼脲3號粉劑,加清水稀釋至15~75kg,噴灑前加入填充劑(滑石粉或復粉)15kg/hm2,混合均勻進行防治。結果調查發現,白竺鄉黃崗村監測樣地的跳蝻蟲口密度調查時12只/m2降低到了2只/m2,而廣寒鄉江山村監測樣地的跳蝻蟲口密度調查時11只/m2降低到了5只/m2,由此可知,湘東區黃脊竹蝗防治采用2%森防丹Ⅲ號無公害藥劑超低量噴霧進行防治效果比較好。
[1] 高文利,劉建軍.黃脊竹蝗的防治技術[J].湖南林業科技,2010(3):79~81.
[2]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黃脊竹蝗防治技術(DB44/T178-2003)[R].廣州: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04.
[3] 彭忠亮,葉 萌,廖鉛生,等.黃脊竹蝗食葉量觀察試驗[J].江西植保,1994(3):116~117.
[4] 練佑明,王溪林.黃脊竹蝗誘殺劑篩選試驗[J].湖南林業科技,2001,28(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