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偉
(新疆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地名地址數據是公共地理框架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地名、地址信息的結構化描述與標識。其以坐標點位的方式描述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和屬性,是專業或社會經濟信息與地理空間信息通過地理編碼或地址匹配進行掛接的媒介與橋梁。
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大量業務信息中,約80%的信息都與地理空間位置密切相關,這些非空間數據資源都具有具體發生地的描述信息或標識信息,例如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區域、地址、電話號碼等,這類信息是非空間數據資源與空間數據發生聯系的關鍵所在。可以通過建設地名地址數據庫,提供地址匹配功能,實現非空間數據的空間化,簡單地說,就是給某一地址制定地圖坐標,從而使該地址所代表的地理實體在地圖上的現實。
1 )分類
地名地址的分類至少應當包括行政區域地名,標志物名(興趣點名)、門牌地址及所在道路名稱等類。
行政區域地名至少細分為市(地區、自治州、盟)級、縣(區、縣級市)級、鄉(鎮、街道)三級子類。
興趣點名至少分為制造企業、交通運輸和郵政、信息傳輸和計算機服務、零售和批發、住宿和餐飲,金融和保險、房地產、商務服務、居民服務、教育科研、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文化體育娛樂、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13個子類。
門牌地址至少分為XX街XX號。
所在道路名稱為標志物名所在道路名稱。
2 )描述規則
地名地址分三段描述,第一段為行政區域地名,由三級行政區域地名構成;第二段為興趣點名或標志物名;第三段為門牌地址。第四段為興趣點名或標志物所在道路名稱;第五段為地理坐標信息。
地名地址編碼規則如下:
行政區域名|標志物名|門牌地址|所在道路名|地理坐標
3 )地理位置坐標
地名地址地理空間位置表示采用其對應空間實體的中心點坐標表示,坐標信息的獲取可以從基礎地理信息標準數據中采集或通過外業測量采集。

4 )數據加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理信息中心已在數字石河子項目中建設完成了地名地址庫的建設工作,依據地名的命名規則和性質,建立了以下5類地名數據:
*路名門牌:以所依附的道路實體名稱和流水編號而獲得命名的地名。如北四路路15號,北三路路2-3號。
*行政區劃:各級行政區劃范圍及駐地名稱,含市、區、街道(鄉鎮政府)、社區(村)。如下城區政府、天水街道、燈芯巷社區。
*樓宇地名:具有重大影響、知名度高或標志性的建筑物名稱。如石河子市軍墾博物館。
*企事業單位:具有地理定位意義的企事業單位范圍及名稱。如學校、大型企業、事業單位。
*其余地名:含自然地物(山、河)名,人文景觀(公園、水庫)名,小區名等。如瑪納斯河、第十九小區等。
需要對該成果數據按《地名地址數據規范》的相關要求進行加工處理,為地址匹配服務奠定數據基礎。
5 )地名地址數據采集流程
A、現實性比較好的0.6米高分辨率衛星影像數據
B、當地各種比例尺地名庫(1:10000、1:50000)
C、地名辦的地名數據(民政部門)
對收集到的高分辨率影像或者大比例尺地形圖進行幾何糾正,將其坐標誤差控制在0.05m范圍以內。
通過ArcGIS創建符合規則的地名地址匹配器,將當地地名辦收集到的數據與各種比例尺地名庫數據做初次地名地址匹配。
①使用收集到的影像數據作為地名地址數據采集的底圖,在當地地名辦與當地工作人員(熟悉當地情況)配合,將地名地址數據(地名辦收集的無地理坐標)中興趣點名或標志物名與影像數據做一一對應,技術人員通過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在底圖上采點,以確定地名地址的空間位置并賦予相應的屬性。
②使用收集到的影像數據作為地名地址數據采集的底圖,在當地與國土、測繪、建設規劃或社區街道等相關部門(建議最好具體到街道社區一級,因為其工作人員對轄區更為熟悉)合作,將各部門手中所掌握的地名地址數據(例:石河子市國土局各街道分局將石河子市各街道地籍圖作為采集基礎數據)中興趣點名或標志物名與影像數據做一一對應,技術人員通過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在底圖上采點,以確定地名地址的空間位置并賦予相應的屬性。
對于底圖數據上不能確認或者不熟悉的地名地址及無門牌號的地名地址,應采取現場采集+野外調繪的方式進行采集,采集完后將其與通過軟件采集的數據進行合并處理。
對于采集的地名地址數據需要規范化處理,主要是包括屬性項和數據的空間坐標系。需要規范化處理的屬性項包括:標準地址名稱、地址代碼、地理實體名稱、地址分類代碼。這些屬性的規范化需要參照《地名地址數據規范(試行稿-20100125 版)》、《GB/T18521-2001地名分類與類別代碼編制規則》以及規范中涉及到的其他規范。
[1]尹研,淺談地理信息系統在數字城市建設的應用[J].科技創新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