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恒波
(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支隊瑞昌市公安消防大隊,江西 瑞昌 332200)
隨著性能化建筑防火設計的不斷發(fā)展,對于消防安全工作,目前國內外許多科研機構,都逐步研究和深入了相關的人員疏散模型,是對建筑安全疏散設計提供了一種科學依據。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飛速發(fā)展,特別是在近年國內連續(xù)幾起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的形勢下,高層建筑在國內不斷增長,對于高層建筑內人員的防火安全通道,高層建筑結構功能復雜,安全疏散問題研究變得尤為重要。高層建筑高度高、建筑面積大、人員眾多、用火用電量大,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因素遠較一般建筑火災要復雜。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城市人口的持續(xù)增長,提出人員疏散中一些實際性的問題。城市構造逐步向高空延伸,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我國城市高層建筑不斷地增多。目前,以及對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措施,存在的火災隱患是不容忽視的,是消防領域所關注的重點問題。
高層建筑的特點,垂直疏散距離長,人員集中,疏散到地面需要較長的時間,疏散時容易出現擁擠情況。火災案例分析表明,高層建筑層數多,被煙薰死的,占火災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將人員疏散到地面所需的時間較長,容納的人員較多。而且建筑面積大,發(fā)生火災時煙氣和火勢向上蔓延快,而火災發(fā)生時人們大量涌向樓梯,且易竄入樓梯間,增加了疏散難度,在火災時必須切斷電源,平時使用的普通電梯,停止使用。因此,火災發(fā)生時,電梯必須停止使用,只能通過樓梯進行疏散,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靠樓梯。而樓梯的容納量有限,必然會踩踏事件,發(fā)生擁堵,極有可能被煙火熏死或燒死,來不及疏散的人員,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圖書館、高級旅館、檔案樓、辦公樓、科研樓等高層建筑,一旦起火,發(fā)煙量大,燃燒猛烈,一般室內裝修家具等可燃物較多,火災容易蔓延。據測定,在火災初起階段,高層建筑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速度為0.3m/s。樓梯間、管道井、電梯間、風道、排風道、電纜井等豎向井道部位,一旦發(fā)生火災就好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處理不好,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如一座高100m的高層建筑,煙氣能在半分鐘內達到頂層。在無阻擋的情況下,在燃燒猛烈階段,煙氣沿樓梯間或豎向管井擴散速度為3~4m/s。高溫狀態(tài)下,熱對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5~0.8m/s,火勢的蔓延擴大速度也相應增加。風速增大,據測定:距地面高度10m 處風速為5m/s,建筑物越高,風速越大,30m 處風速為8.7m/s,60m 處風速為12.3m/s,90m 處風速為15m/s。日本在做過燃燒試驗,在幾分鐘內就能把每層3500m2的二十三層大樓都充滿煙氣。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火災現場煙霧濃、熱輻射強、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快和途徑多,當火勢擴大,消防隊員難以堵截。室內消防水量顯然不足,形成大面積火災時,消防隊員使用的滅火救護設施往往不易達到建筑高度。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需要利用消防車從室外進行補給,消防水帶耐壓能力常常不能適應需要,主要立足于室內消防給水設施。此外,建筑物如果沒有安裝消防電梯,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消防隊員則需要“全副武裝”的通過樓梯沖上高層,撲救的難度很大。不僅速度慢,體力消耗大,還會與向下疏散的人流,不能及時到達著火層進行撲救,發(fā)生對撞而延誤時間,消防器材也不能隨時得到補充,均將嚴重影響撲救。建筑高度高,特別是消防水供給量,達不到要求時會延誤滅火的時機。火災時,現有消防車輛及設備滿足不了滅火需要,空間范圍內會充滿大量的煙氣及水蒸氣,不能及時控制火勢而造成火災撲救困難。而此時,據統(tǒng)計,各類排煙設備的自動切斷使得通道內的排煙更加困難,火災中約70%~80%的人員是由于煙氣中毒而窒息死亡的。
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考慮防火安全,必須結合建筑的各種功能要求,做好防火設計。設計人員進行防火設計,應嚴格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在進行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時,合理劃分防火分區(qū),總體布局要保證暢通安全,安全疏散路線要簡明直接。設計單位的各級負責人,不得上報審批或交付使用,應對工程的防火設計負責,凡不符合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工程設計,盡量做到建筑物隔斷、內部裝修、家具、陳設的不燃化或難燃化,以減少火災的發(fā)生和降低蔓延速度,控制可燃物的存放數量。采用先進可靠的自動報警系統(tǒng),以保證火災時結構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區(qū)的隔火能力,并正確地處理安裝位置及聯動控制功能。構造設計要使建筑物的基本構件應具有足夠的耐火極限,保證足夠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點的滅火設備所需要的水壓,做好建筑物室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設計。
凡承攬工程的施工單位,對建筑工程的技術措施、防火構造和消防措施等,必須嚴格按照經消防設計審核,不得擅自更改。合格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施工中,需要變更設計時,以及暗敷的消防電源線路等,如因材料、設備等不滿足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應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關共同協商,采取相應的變更措施。對防火結構的設置于吊頂,保護層,或管井內防火分隔物,必須認真做好施工和監(jiān)督檢查記錄。
高層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包括結構安全、設備更新等,其設備一般都有定期的維修檢查制度。對于消防設施,防止需要其發(fā)揮作用時失靈,更應定期檢查維修,平時不用易暴露問題,因為消防設施都在發(fā)生火災時發(fā)揮作用,將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特別是現代化的消防設施,如火災自動報警和防排煙設備、滅火系統(tǒng)、防火門、消防泵、防火卷簾和消火栓、消防控制室和儀表設備等,設專人定期測試檢查,凡失靈損壞的要及時更換,維修、確保完整好用,都應該有嚴格的檢查制度,并建立檔案記錄每次檢查情況。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高層建筑的迅猛發(fā)展,土地資源的緊張,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在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設計中不僅要在圖紙上消除火險隱患,遏制和杜絕群死群傷等事故發(fā)生。而且,要在主觀意識上預防火險隱患,能夠有效減小人員疏散時間長度,需要進行更為深入地研究。
[1] 張鵬,朱昌明.高層建筑危急情況下的電梯疏散系統(tǒng)[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
[2]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高層建筑火災情況下使用電梯疏散可行性研究[R].
[3] 宋文華等.高層建筑火災初期利用電梯進行人員疏散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