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云 常 寶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蒙醫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200
蒙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54例療效觀察
烏 云 常 寶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蒙醫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200
目的:觀察蒙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方法:對54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蒙藥結合西藥抗生素治療。結果:服藥后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92.7%。結論:蒙西醫結合治療對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癥狀有較好的療效。
蒙西醫結合;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是指女性內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臨床常表現為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則可觸及腫塊。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有報道稱年齡25~45歲的女性,慢性盆腔炎的發病率可達30% ~60%[1]。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療不當遷延所致,也有部分患者急性期癥狀不明顯,待發現時已為慢性。單純抗生素治療療效較差,更易產生耐藥性,常導致病程遷延,反復發作。筆者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取蒙藥、氧氟沙星、奧硝唑聯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27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 (36±5.5)歲,病程1.5~4.0年,平均病程 (2.1±0.8)年。年齡、病程無統計學差異 (P≥0.05)。所有54例患者均符合參照《婦產科學》第六版中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臨床出現以下癥狀者:下腹疼痛墜脹,腰骶部酸痛,常發生在勞累、性交后、排便時及月經前后,可伴白帶增多、月經失調、痛經、疲乏無力及低熱等;婦科檢查:子宮多呈后位,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輸卵管炎時在子宮一側或兩側可觸及條索狀物,并伴輕度壓痛;盆腔結締組織炎時,子宮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壓痛或在盆腔一側或兩側摸到包塊等。所有54例患者均排除:①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急性盆腔炎、宮腔積膿、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及盆腔其它腫瘤患者;③在治療前半月內接受過藥物治療者;④合并肝、腎、造血、內分泌系統等嚴重疾病者。
2.1 診斷標準 采用2006年美國CDC診斷標準[2]。
2.2 治療方法
用藥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口服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加 甲 硝 唑400mg,1次/d,2周為1個療程,經期暫停用。
治療組: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蒙藥:早:“娜仁滿都拉”15粒溫開水送服,午:“高尤-7”15粒 溫開水送服,晚:“蘇古木樂-7”12粒,“娜如-8”7粒 溫開水送服。
2.3 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婦科檢查附件區無增厚、壓痛及包塊,B超檢查提示正常;顯效:癥狀消失,婦科檢查示附件區增厚明顯減輕、無壓痛,B超檢查提示無明顯異常或包塊縮小1cm以上;有效:癥狀明顯減輕或基本消失,婦科檢查示附件區增厚有所減輕、無壓痛,B超檢查提示包塊縮小1cm以內或無明顯異常;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等無明顯改變。
2.4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數據均由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治療組痊愈20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92.7℅ ;對照組痊愈14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85.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體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結果比較〔例 (%)〕
目前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除使用抗生素外,尚無其他方法。但長期使用抗生素致耐藥菌產生及雙重感染,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不易達到病變部位,亦不能消除盆腔的粘連和炎性包塊,以致久治不愈,復發率高,經濟負擔重,藥物不良反應明顯。蒙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較好,治療本病的方法也日益增多,因此蒙醫藥對治療本病有獨到的優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張鳳嶺.慢性盆腔炎的中醫中西結合治療進展[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0,12(4):252.
[2]樂杰.婦產科學 [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4-276.
R711.33
A
1007-8517(2012)15-0014-01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