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心會 張 宏 徐朝霞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1400)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作為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樞紐,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和衰老調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激則是機體受到強烈刺激后出現的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免疫反應,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功能和代謝的改變。研究發現長期的慢性應激可引起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紊亂,加速機體的衰老進程〔1~3〕。本文重在觀察慢性應激對衰老機體HPA軸的影響以及穴位埋線的調節作用。
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健康3月齡SD雄性大鼠48只,SPF級,體重200~250 g,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四組:空白對照組(A組)、模型組(B組)、模型+應激組(C組)、模型+應激+埋線組(D組)每組12只。大鼠均飼養于SPF級動物實驗室,分籠飼養,每籠4只,飼養溫度21℃ ~24℃,光照時間為12 h左右,國家標準固體混合飼料喂養,自由飲食。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D-半乳糖廈門興隆達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制動應激器為有機玻璃制成,由河南省新鄉縣實驗動物設備廠提供;醫用羊腸線為可吸收性外科縫線3-0鉻制,上海浦東金環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放免測量儀由上海日環儀器一廠生產(型號TSN-695B);低溫離心機為德國Allergra公司生產(型號X-22R);皮質醇(Cor)檢測藥盒由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批號060825);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檢測藥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批號060809);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檢測藥盒由中國第二軍醫大學提供(批號060801)。
1.3 模型制備 本實驗過程共8 w。B組、C組與D組連續8 w給予腹腔注射5%D-半乳糖溶液(生理鹽水配制,120 mg·kg-1·d-1),每天1次,A 組每天給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鹽水;C組與D組從第5周開始給予制動應激,應激工具為由大鼠固定儀改制而成的限制活動筒。將造模大鼠置于應激裝置中,應激裝置以完全限制大鼠活動為度,應激每天1次,連續應激4 w,并通過循序延長制動時間增加應激強度。應激時間分別為d1~d4:60 min/d;d5~d8:90 min/d;d9~d12:120 min/d;d13 ~ d16:150 min/d;d17 ~ d20:180 min/d;d21 ~d24:210 min/d;d25 ~d28:240 min/d。每天應激時間安排在上午9:00 ~12:00。
1.4 埋線取穴與方法 D組從第1周開始給予穴位埋線,選取“腎俞雙”、“肝俞雙”、“百會”、“內關雙”作為穴位埋線處方。“腎俞”和“百會一組,”“肝俞”和“內關”一 組,兩組交替埋線。穴位定位參照《實驗針灸學》。將大鼠在清醒狀態下俯臥固定于大鼠固定架上,將醫用羊腸線剪成0.4~0.6 cm數小段,用鑷子將其傳入7號注射針針頭中,然后將預先剪去針尖的2寸針灸針作為針芯緩慢插入注射針頭管中,組成一套。埋線時,穴位皮膚局部消毒后,將注射針頭刺入穴位,抵住毫針針尾,緩慢將針頭內羊腸線推入穴位內,待覺指下有空虛感后方可出針,并確認羊腸線已埋入穴位內,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1 min。穴位埋線每周1次,共埋線8次。
1.5 標本采集與制備 各組大鼠于第8周實驗結束后上午8:00~12:00進行稱重取材。所有大鼠腹腔注射麻醉(6%水合氯醛0.3 ml/100 g),快速眼球取血,將4 ml全血導入預先準備的試管中,于 4℃中靜置 1 h后離心。離心條件:4℃,3 000 r/min,15 min。離心后取上清液,于-30℃中保存,待測血清Cor和血漿ACTH。取血后迅速斷頭,于冰盤中迅速開顱取下丘腦,并稱重。然后下丘腦于冰浴中用玻璃勻漿器勻漿,低溫離心(4℃,4 000 r/min,2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 -30℃中,待測下丘腦CRH。用放射免疫法分別測定三種激素的含量,檢測步驟分別依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1.5軟件處理,數據均以s表示,多組間資料統計采用方差分析進行比較。
見表1。B組、C組的血清Cor含量明顯高于A組(P<0.05,P<0.01);而C組血清 Cor的含量比 B組升高更明顯(P<0.05);而D組血清Cor含量明顯降低,與C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A組相比,B組血漿ACTH、下丘腦CRH含量有所升高,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C組兩種激素含量升高明顯,與A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D組兩種激素含量明顯降低,與C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1 各組大鼠血清Cor、血漿ACTH和下丘腦CRH的含量( s,n=12)

表1 各組大鼠血清Cor、血漿ACTH和下丘腦CRH的含量( s,n=12)
與A組比較:1)P<0.05;2)P<0.01;與C組比較;3)P<0.05
組別 血清Cor(pg/ml)血漿ACTH(pg/ml)下丘腦CRH(pg/mg)A組21.58±3.26 34.02±5.22 73.18±35.23 B組 37.93±5.451)3) 51.97±7.53 125.27±53.55 C組 55.04±6.952) 62.79±9.731) 213.20±45.541)D組 37.28±8.233) 35.13±9.13) 84.46±35.673)
HPA軸主要由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組成,三者構成一種級別上的相互協調的反饋調節系統。HPA軸作為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樞紐,在維持內環境穩定和機體衰老調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應激耐受能力的下降是衰老的突出特征,因此可以說HPA軸功能的增齡性變化參與了機體的衰老過程,是導致機體應激反應調節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HPA軸功能亢進可引發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廣泛改變,導致內環境紊亂,促進機體衰老。
應激是機體受到強烈刺激后發生的以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和HPA軸功能增強為主要特點的非特異性反應。HPA軸的激活及由此引起的GC分泌增加,是應激反應最重要的特征。當機體感受應激原時,HPA軸興奮性提高,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GC)水平升高,從而動員儲備,適應環境〔4〕。HPA軸在應激時的激活是機體對應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在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調節機體生理功能以應付不良刺激方面有重要的意義。但若機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HPA軸功能持續亢進,使機體長期處于高水平的GC中,則嚴重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加速機體的正常衰老過程。研究發現,HPA軸應激反應的高位調節中樞是海馬,長期持續的應激選擇性損傷海馬,使海馬對HPA軸功能的抑制性調節作用減弱,導致HPA軸功能長期亢進,從而引發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促進機體衰老過程〔5〕。中醫理論認為,慢性應激主要通過影響人的心、肝、腎、腦等功能,使機體出現氣血流通不暢,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調,加速機體的衰老。本實驗選取腎俞、肝俞、內關、百會作穴位埋線治療。因為肝俞和腎俞為肝腎兩臟的背俞穴,是臟腑氣血的匯聚地,能補腎疏肝、理氣和血、調節陰陽、強腰健骨。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絡穴,有益氣養心、安神除煩、寬胸理氣等作用。百會為督脈穴位,為三陽五會,與腦髓關系尤為密切,具有協調百脈之功。穴位埋線四穴,可疏通經絡、調節平衡、益智復聰,提高抵抗力,改善學習記憶力。穴位埋線療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融多種療法、多種效應于一體的復合治療方法〔6〕,具有省時方便、作用柔和持久的特點,通過穴位埋線刺激,可改善衰老機體和慢性應激導致的HPA軸功能紊亂,減輕應激損傷,延緩衰老。
1 Seckl JR.Glucocorticoids,ageing and nerve cell damage〔J〕.J Neuroendocrinol,2000;12(8):709-10.
2 王曉英,包天桐.應激與衰老的實驗研究〔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1;3(4):199-202.
3 韓 娟.慢性應激對大鼠下丘腦神經遞質的影響及中藥的調節作用〔J〕.吉林中醫藥,2002;22(4):54-5.
4 McEwen BS.Stress and the aging hippocampus〔J〕.Front Neuroendocrinol,1999;20(1):49-70.
5 連曉媛,張均田,包天桐.海馬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的調節〔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8;18(4):169.
6 尹改珍,霍新慧.穴位埋線療法現代臨床應用〔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