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小亮
高安四大提升助產業成功轉型
■文/鄧小亮
2011年是高安建陶產業的“提升年”。在這一年中,高安建陶產業有哪些項目得到了提升?日前,筆者從高安建陶產業基地管委會了解到,過去一年內,在高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安建陶產業基地管委會苦練內功、強化管理、提升品牌,克服了2011年上半年的“電荒”、下半年的煤價上漲、國內市場疲軟、國際市場反傾銷等不利因素帶來的困難,做到“四個狠抓 四個提升”,使基地整體框架基本成型,產業配套不斷完善,產業地位不斷提高,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高安陶瓷產業成功轉型,拉開了與周邊一些新興產區的差距,從而擺脫了低價競爭。
據統計,截至目前,江西建筑陶瓷產業基地投產生產線共計92條。其中,2011年新上生產線19條,2011年1-10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6億元,主營業收入近60億元,完成稅收近1.2億元。
經過一年的努力,基地二期近10平方公里的建設基本成型:近20公里的道路已基本通車,架設電力線路近40公里;2011年8月,220KV肖江變電站正式投入運營;11月,基地2號110KV變電站力爭份投運;水務集團日供水4萬噸的地表水廠已全面供水,二期水廠建設正在籌建中;天然氣管道已基本覆蓋基地一期企業,并有8家企業正式使用天然氣;二期的瑞雪、忠朋、金泰源、景陶、榮威等7家企業陸續投產。
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了基礎配套的功能;電站的建設為高安陶瓷企業的正常工業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滿足了企業發展的一些外部條件。高安企業不再受到“電荒”的影響,解決了高安陶瓷企業在銷售旺季生產能力無法跟上的困難;天然氣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避免了對環境的影響,大大降低了高安陶瓷企業治理污染的成本,提高了產品利潤。
品牌就是效益。隨著周邊新興產區的突起,產區之間的競爭加劇。高安產區意識到用原來低價贏市的方法已經很難再走下去。在2011年召開的幾次研討會上,不少高安陶瓷企業提出要走品牌之路,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目前,高安產區很多新工藝在整個陶瓷產業都走在了業內前列。
為盡快走上品牌發展之路,當地政府與陶瓷企業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2011年,基地先后組織企業赴俄羅斯參加國際建材博覽會和在廣西舉行的東盟國際博覽會,通過國際博覽會讓世界了解高安陶瓷,讓高安陶瓷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同時,高安大力鼓勵企業創省、創國家名牌產品。目前,基地有江西省著名商標8個、宜春市知名商標1個、中國建筑陶瓷行業著名品牌15個。

2011年,基地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在園區得到推廣。金環、新明珠等企業轉變了過去人工打包的方式,引進了自動打包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新中英、華碩、景陶等企業引進了寬體窯,將過去日產瓷磚1.5萬方提高到日產近2萬方,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極大地降低了單位耗能量;江西富利高陶瓷引進新技術,生產出超薄板,不僅填補了基地無超薄瓷磚的空白,而且極大地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最近,高安普京陶瓷采用當今頂尖的數碼噴墨印刷系統、三維全息圖像處理技術和光學原理智能讀取圖像顏色信息技術,成功地推出了3D噴墨高清瓷片。高安科技的投入,提升了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新工藝、新技術在高安層出不窮。
在打造產業發展平臺方面,繼基地鐵路專用線及中國建筑陶瓷實訓中心建成之后,建陶基地的口岸作業區建設方案獲江西省商務廳通過,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同時,國家級建筑陶瓷檢驗檢測中心項目已通過省相關部門的實地調研,初步建設方案已經敲定。這些產業配套項目的逐步實施,將有效提升和壯大高安建筑陶瓷產業。
隨著高安陶瓷基地產業配套的完善,產區陶瓷產品的配套更加方便,高安陶瓷企業之間的合作會更加緊密,產區的整體實力將有很大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將更強,高安陶瓷基地的整體影響力也將逐漸上升,與周邊新興產區相比,高安陶瓷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在高安政府與當地陶瓷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高安陶瓷實現了四個提升,很好地完成了企業的產業升級,成功轉型。隨著高安陶瓷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其與周邊新興產區的差距將被進一步拉開。未來,高安將在品牌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