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進財
患者的拇手指出現不同的程度上的損傷或者是缺損都會在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上造成創傷,并且對手的功能也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一直是治療拇指不同程度創傷的主要方法,并且能夠保證患者對拇手指美觀以及功能的兩重要求,為拇指不同程度創傷患者帶來了福音[1]。對于在臨床上應用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術,許多學者做了大量以及深入的探索[2-4]。采用手指、拇指再造手術的患者,其外形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并且與健側的手指以及拇指非常接近。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了70例拇手指損傷患者進行研究,目的就是要探討與研究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術方法以及手術效果。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33~73歲。本文中所選擇的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方面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這70例患者進行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手術,首先切取患者足趾,與此同時,游離并且將趾腓側切取八角或者是四角形的帶翼狀組織瓣,再在足趾跖側嵌入趾腓側皮瓣,在足趾跖腹側相應的位置上嵌入多角形的趾腓側皮瓣,而帶翼狀組織瓣則嵌入到兩角間的皮膚之下。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11.0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所有的數據用χ2,用t進行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文選擇的這70例71指以及進行嵌入手術的趾腓側皮瓣都得以存活,在手術結束后的3~12個月進行隨訪,接受手指、拇指再造手術的患者,其外形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并且與健側的手指以及拇指非常接近。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術方法簡單、效果可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足趾的狹細外形。見表1。

表1 手指與第二足趾周徑間的對比(與趾最細處的差距)(cm)
由于原發性損傷比較嚴重,在接受創傷性關節融合、關節損傷手術之后,非常容易引起關節周圍的一些軟組織出現攣縮以及局部組織緊密的粘連等情況,這樣指體就會明顯的縮短,在對患者進行拇手指再造手術時,患者指體的長度往往很難得以恢復,特別是中指和拇指,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到患者指體的外觀以及功能。所以,如果指體短縮的長度大于2.5 cm,在通常情況下會采用指體的延長,從而將出現攣縮情況的軟組織等拉松,恢復指體的長度,在這之后再進行相應的再造以及修復手術治療,以此來保證患者對拇手指美觀以及功能的兩重要求。
作為拇手指再造的最佳方法之一,趾組織再造拇手指手術是最為常用的[5-7]。但是在外形上足趾畢竟和手指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在足趾的末端有著明顯的膨大,其中部比較細小,在近節處又呈現出錐形并且逐漸的變粗[8]。雖然足趾切取手術技術得到了提高,拇手指再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手指的部分功能,但是在外形以及功能上手指與足趾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所以往往不能令患者滿意。而趾腓側皮瓣嵌入足趾手術方式將再造拇手指存在的周徑問題解決了。
足趾組織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術是一種具有裝飾性的重建以及修復,保持了患者原來手指以及拇指的外形、長度以及功能,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相比更具優勢,可以達到患者缺少什么就重建什么、修復什么的臨床治療效果。趾組織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術方法簡單、效果可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足趾的狹細外形??梢员WC患者對拇手指美觀以及功能的兩重要求。值得在臨床上實施與推廣。
[1]Kimura N,Saitoh M,Hasumi T,et al.A"sandwich toe"flapa new strategy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tal phalanx of the finger.Plast Reconstr Surg,2005,116(1):251-257.
[2]顧玉東,洪光祥.顯微外科手術圖解.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311-365.
[3]魏在榮,王達利,王玉明,等.趾腓側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再造拇手指.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8,19(5):358-360.
[4]方光榮,丁小珩,屈志剛,等.改良跖趾關節屈曲方向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4,27(4):241-242.
[5]王成琪,王劍利,王增濤,等.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及手指541例.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7,11(6):350-352.
[6]曹斌,范啟申.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設計.中華顯微外科雜志,1998,21(4):220-221.
[7]潘達德,楊志賢,湯海萍,等.足趾組織移植拇手指再造105例126指功能隨訪觀察.中華骨科雜志,1998,18(2):108-112.
[8]程國良,潘達德.手指再植與再造.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