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志君 王愛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癥的社區診治體會
官志君 王愛平
目的 探究并分析社區診治模式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患者的干預效果及體會。方法 對我中心下屬社區內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的163例老年人給予社區護理模式進行診治,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宣傳、飲食結構合理化、定期監測血糖等。結果 實施社區診治6個月后,163例患者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得到了有效改善,與診治前相比差異顯著,且P<0.05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多樣化、針對性強的社區診治模式對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推廣。
糖尿病;高血脂癥;社區診治;療效體會
現今,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日趨上升,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我國糖尿病發生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長,使得糖尿病逐漸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后又一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1]。因糖尿病患者機體內正常胰島素調節功能發生障礙,造成糖代謝、脂質代謝發生異常,使得患者常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是一種慢性綜合征,不僅可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同時對疾病的護理、診治療效均具嚴重影響,并能危及生命。本文對我社區內的16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社區診治模式的療效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2011年3月以我社區內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的163例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給予社區護理模式進行診治。163例患者中男86例,女77例,平均年齡為(64.5±5.2)歲,病史2~18年。全部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高血脂的診斷標準。糖尿病根據WHO診斷標準:連續兩個早晨空腹>12 h的血糖量均高于7.0 mmol/L;其中22例屬Ⅰ型糖尿病,141例屬Ⅱ型糖尿病。高血脂診斷則按照1997年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內所制定的標準:空腹血清 TG≥1.70 mmol/L。
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為評價指標,其中血糖正常控制范圍為: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1.1 mmol/L。
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并利用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定期向老年患者宣講糖尿病、高血脂疾病相關知識;發放具實用性、通俗易懂的健康手冊;組織專家定期解疑和輔導等手段提高老年人對疾病發病、機制、危害、藥物使用注意事項等知識的了解,建立正確規律的生活習慣、熟知血糖控制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
飲食結構合理化是有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癥患者的重要關鍵,在血糖合理控制的基礎上應遵循“四低一高”原則,即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高纖維素。社區診治開始后先給予患者飲食護理和降糖藥物,暫時不給予降脂藥物。按照患者體重、血脂、血糖、血壓等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飲食結構:科學分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的攝入比例,盡量做到飲食清淡、以素食為主,少食多餐,降低食鹽攝入量,少吃蛋黃、動物肝臟等含膽固醇較高食物,多吃山楂、洋蔥[2]等降脂食物,戒煙限酒等。
向患者講述運動護理的重要性,并根據患者不同體質制定運動強度不同的方案。空腹、口服藥物后禁止強烈運動,避免發生低血糖[3]。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體內糖、脂肪代謝,從而使人精神愉悅。餐后1 h運動為宜,多選擇散步、步行、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做到定時定量,循序漸進,每周運動至少3次。
定期對社區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向患者宣講血糖相關知識,教會患者簡單可行的微機血糖檢測方法,實時監測血糖水平;對血糖水平波動較高患者給予勇氣、信心,并鼓勵患者之間多交流心得,戰勝自我是戰勝糖尿病的首要任務。
組織社區醫護人員積極開展社區衛生巡診、上門訪視服務活動,及早發現社區、家庭對健康造成危害的潛在因素;向發病早期的患者給予正確的健康指導和必要治療;指導老年患者合理用藥,從而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耐心講解患者所提出的疑問,幫助患者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調理患者心態,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做到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
患者社區診治6個月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與護理后對比改善顯著,均達到了正常水平:空腹血糖值<7.0 mmol/L,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患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與護理前對比顯著降低,且P<0.05具統計學意義。

表1 患者診治前后血脂、血糖水平變化(mmol/L)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是一種慢性綜合征,主要因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正常調節功能發生障礙,造成糖代謝、脂質代謝紊亂。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中,出現脂質代謝異常的概率高達90%,其中以高膽固醇血癥較為常見,其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具促進作用,同時有資料報導合并高脂血癥的糖尿病患者,其發生冠心病的幾率是無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的3倍[4]。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防范與治療相當重要。
有文獻報導[5]對于治療糖尿病社區護理模式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認為防治糖尿病的關鍵在于血糖控制,針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治療,不應過早服用降血脂藥物,而應給予患者積極的非藥物療法:合理化飲食結構、運動護理、血糖監測、社區巡診措施。通過以上護理6個月后,社區163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生活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高,其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等指標與之前相比改善效果顯著,且P<0.05具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社區診治模式是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改變傳統的醫院護理、治療觀念,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慢病社區管理模式,將重點轉移到疾病的預防方法、健康心態的建立、正確生活習慣的遵循等方面,以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和健康狀況。
[1]楊璽.糖尿病高血壓的綜合治療.中國社區醫師,2011,13(1):3-4.
[2]林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體會.中國醫藥導報,2010,7(10):170-173.
[3]韓秀英.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92例臨床分析.武警醫學院學報,2011,20(5):376-377.
[4]張桂玲,荊曉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76例臨床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4):2953-2954.
[5]蓋東梅,王茜茜,林瑞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吉林醫學,2010,31(2):245-246.
523945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