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華
人性化護理影響分娩結局的臨床研究
李雪華
產婦;人性化護理;分娩結局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文關懷式服務已成為現代醫學文明和現代化醫院的一個重要標志[1]。為了更好地順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孕婦的需求,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我們對250例孕婦實施人性化護理,明顯提高了產科服務質量,降低剖宮產率。現總結體會報告如下。
選擇2011年1~12月來我醫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500例孕產婦為觀察研究對象,隨機入院日期單雙號分為觀察組250例和對照組25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為27.5歲,平均孕周39.1周,初產婦231例,經產婦1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7.3歲,平均孕周38.9周,初產婦為229例,經產婦為21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孕次、職業、文化水平等其他資料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250例產婦進入待產室后,由產房護士按照傳統的三班輪流觀察,對產婦實施主要的治療和護理措施。觀察組分娩前后由專門的助產士實行“一對一”人性化護理。
在產前由專門經過培訓的助產士對產婦進行人性化護理,以親切、和藹的態度關心體貼待產孕產婦,用溫馨的通俗易懂的語言柔和地介紹分娩的注意事項,講解分娩的經過歷程,以增強信心,增加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讓產婦以最佳的心理狀態迎接分娩的到來。分娩前避免給予產婦不良刺激,有宮縮時囑產婦做深呼吸,在宮縮間歇時讓產婦充分放松休息,保持體力和精力旺盛。鼓勵產婦每1~2 h自行小便,預防膀胱過度充盈導致先露下降困難和影響宮縮和,要盡可能鼓勵產婦多活動、變換體位,以不疲勞為度,囑產婦不要過早地向下用腹壓,預防引起宮頸水腫和體力過早消耗,為了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我們要適時主動的、恰當的用鼓勵和表揚的語言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和心理溝通,溝通語言要講究藝術性,并且注意語言修養和掌握語言溝通技能。特別是對于以往有異常分娩史的產婦,更應給予人性化關懷體貼,了解產婦的心理動態變化,針對性地給予安慰解釋,消除她們的恐懼和不安,保護產婦隱私事件。因為每個產婦的痛閾不同,所以要向產婦說明臨產的各種征象,以及分娩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可以采取暗示、撫摸、按摩等等多種方式來分散產婦的注意力,這樣能減輕宮縮時的疼痛程度。對于疼痛閾值低的產婦,有宮縮就大聲喊叫者,一定要告訴產婦喊叫消耗體力影響休息,導致疼痛加劇及腸脹氣,從而影響產程進展。我們可左手握住產婦的手,用右手輕輕按摩產婦腹部、腰部以減輕疼痛,用熱毛巾擦臉,提醒產婦睜開眼睛,看看周圍環境,分散產婦注意力,在宮縮間歇時,應用多普勒胎心監護儀傾監測胎兒的胎心音。如果宮口開全,就指導產婦屏氣正確運用加快胎兒娩出,指導產婦需要配合的方法,隨時給予配合正確的產婦以鼓勵和表揚。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5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表1 兩組孕婦剖宮產率與陰道產率比較(例,%)
分娩過程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指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胎兒、胎盤及其他附屬物由母體脫離的過程。產婦在分娩前一般心理上發生較大的變化,會擔心分娩產生的痛苦,還擔心分娩有可能不順利等,這一些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著她們分娩的全過程。分娩前的恐懼和抑郁心理狀態可降低人體大腦中樞的痛閾值,使子宮區傳入的刺激被轉換為強烈的疼痛感覺,疼痛導致產婦精神緊張,精神緊張又可導致植物神經紊亂,致使產程延長,產婦精神和體力過度的消耗以致難產、剖宮產等幾率增加。產婦在分娩時的疼痛、焦慮及恐懼會引起機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子宮血流量降低,影響子宮收縮的效能,結果延長產程;而焦慮情緒會給使產婦產生呼吸急促,肺過度換氣,降低了母體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產生對胎兒的不良影響[2]。我們開展孕產婦分娩期間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消除產婦的分娩時心理障礙,有利于促進產婦正常分娩,降低了各項危險的發病率[3]。
[1]李惠玲.護理人文關懷的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78-880.
[2]熊永芳.中國助產文化的變遷與發展.醫學與社會,2001,14(3):34.
[3]秦杰.產科學.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86.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