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玲,甘孝紅,唐小丹,馮 越(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肛腸外科,湖北 荊州 434020)
健康教育路徑表結合情境模擬教學法培養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楊章玲,甘孝紅,唐小丹,馮 越(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肛腸外科,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提高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將 136 名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8名,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驗組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表結合情境模擬教學法進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訓。結果:兩組護生在老師的評價、理論成績及患者的評價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P< 0.01 )。91% 以上的護生對情境模擬教學法持肯定態度。結論:健康教育路徑表使護生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章可循。健康教育情境模擬訓練可提高護生的溝通技巧,并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果。二者有機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路徑表;情境模擬;護生;能力
健康教育路徑是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實施方法借鑒于健康教育的實施,是實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1],已經得到國內外護理同仁的廣泛認可。情境模擬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通過創造生動、形象、具體的情境來幫助學生認識問題、理解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2]。為培訓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筆者于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將健康教育路徑表與情境模擬教學法相結合,對入我科實習的部分護生進行相關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對象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入我科實習的護理專業學生136名 ,其中男20名,女116名。年齡19~23(20.8±2.1)歲。本科生32名,大專生104名。所有學生均來自本省各地、市、州醫學專科學校,學制3~5年。每批學生6~8人,均入科實習4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8名,兩組在年齡、性別、基礎學歷、就讀學校及既往學習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常規教學法,即帶教教師跟班制,跟隨老師倒班;實驗組學生除跟隨老師倒班外還由科總帶教老師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表組織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情境模擬訓練。具體操作如下:實習第1周,先對實驗組學生講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模擬訓練的方法要點及健康教育路徑表的使用方法。然后在各自帶教老師指點下,熟悉病情并觀察、揣摩老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按痔健康教育路徑表的要求,每人寫出一份詳細的書面健康指導內容。痔路徑表見表1;實習第2周,由科總帶教老師組織實驗組同學進行情境模擬訓練。即由1名同學扮演痔病患者,其他同學分別扮演不同時間段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在職護士。通過創設不同情境,如“患者步入病區時、入院后第1天……出院時”讓扮演痔病患者的同學體驗從入院到出院,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要求護患交流切合實際,親切自然,表達準確。訓練結束,由同學們自由討論,進行自評與互評,最后由科總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分析并進行總結,這樣使健康教育更趨完善、確切。訓練后,要求同學們按健康教育路徑表真正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各自帶教老師在旁邊傾聽,必要時給予補充;實習第3周,再次進行相同訓練,角色扮演可輪流進行。由于同學們已經有了實際操作的經驗,這樣再次進行健康教育訓練,她們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表達也更流暢,更自然。訓練結束,同學們可談自已與病人交流的經驗和不足之處。訓練后每名同學按照痔健康教育路徑表完成科內5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帶教老師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實習第4周末進行出科理論考試。

表1 痔患者健康教育路徑表
1.2.2 評價方法 ①老師對護生的評價。根據國內有關文獻資料設計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評估表,在出科前由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量化評估。測得該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ā為0.88,內容效度0.84。評估表包括10個方面的內容:對患者及家屬的稱呼恰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主動了解患者的感受;語言表達清晰有條理;教育內容準確無誤;自信大方;具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學會選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取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護患關系融洽。每項分為優、良、一般、差4個等級,分別計10、8、5、0分,總分100分。②患者對學生的評價。從服務態度、表達準確性、整體印象3個方面綜合評估為其進行健康教育的護生。定為優良、一般、差3個等級,由科帶教組長逐個收集反饋意見。③護生出科理論成績比較:出科理論試卷總分100分。④ 護生對健康教育路徑表與情境模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于出科前發放給實驗組同學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68份,收回有效問卷68份,回收率100%。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兩組考核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考核結果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2護生對健康教育路徑表與情境模擬相結合教學法的評價
見表3。

表3 護生對健康教育路徑表與情境模擬相結合教學法的評價結果 (n=68)
3.1健康教育路徑表使護生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章可循
由于專業水平和理論知識的不足,或缺乏溝通交流的技巧,或不能掌握正確的健康教育時機,使護生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很難深入和扎實的開展。臨床上對護生的健康教育培訓也缺乏一個系統的、完善的模式。而健康教育路徑是一種制定好的計劃,它的功能是用圖表的形式提供有時間和有效的照顧,使診療、護理有序,減少漏項,縮短住院日,提高質量[3]。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生不再盲目,它指導護生按照計劃和時間向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并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分次少量進行,逐項落實,保證了健康教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質量。同時,用健康教育路徑表對護生進行健康教育培訓,使健康教育的學習不再流于形式,因為健康教育以嚴格的時間框架作為指導,并使護生對健康教育的內容有預見性,也是他們學習的課表[4],調動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因此,健康教育路徑表使護生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章可循,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表進行護生健康教育培訓更具操作性和實用性。
3.2對護生進行健康教育情境模擬訓練可提高護生的溝通技巧和健康教育能力
在臨床教學工作中,如何將學生的課堂知識與臨床實際結合起來,這是每個帶教老師面臨的問題。而對護生進行健康教育模擬訓練正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方式之一。因為護理教育的價值主要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而人的能力只能在實踐中才能逐步產生、發展和完善[5],對護生進行健康教育情境教學就是一項實踐性的訓練。有調查顯示[6],影響護生實施健康教育的因素主要有: 缺乏教育知識和技巧;缺乏教育時間;護生主觀上不重視。進行健康教育情境模擬訓練,護生依照路徑表寫出書面的健康教育內容,必然要對疾病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在進行反復訓練過程中,護生會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對老師的效仿,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整合,做到將專業醫學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清晰流暢,靈活運用談話技巧、非語言傳播技巧,傾聽、提問技巧等。表2顯示,老師對學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評價,實驗組優于對照組(P<0.05)。表3顯示,91%以上的同學對健康教育情境模擬教學法持肯定態度。說明通過觀察-訓練-實踐-再訓練-再實踐,護生的理論結合實際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情感交流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
3.3有利于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自信,有利于提高溝通能力,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護理服務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患關系的好壞,而良好的護患關系又是建立在護患間有效溝通基礎上的[7]。臨床實習應是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是其學習臨床護理知識和技能、規范自我行為、確立人生信念、強化心理素質、獲得全面發展的社會化過程的關鍵時期。而在臨床實習中,許多護生注重護理操作技能的學習而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很多護生對疾病知識及溝通技巧的缺乏,或對患者存在恐懼、膽怯、自卑心理,在工作中均難以贏得醫護人員及病人的信任。而健康教育情境模擬訓練使護生對疾病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掌握了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健康教育知識,他們在與病人交流時更自然、更真切,其面對患者的恐懼、害羞、自卑等負性情緒會明顯改善,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可增強職業信心和對護理專業的了解和熱愛。另一方面,健康教育路徑要求護士主動向病人講解有關疾病知識和內容,保證將健康教育貫穿病人從入院至出院的各個環節,促進與病人的溝通與互動,滿足病人及家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密切護患關系,增加對護生的信任感,從而提高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表2說明,患者對實驗組同學有較好的認同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
3.4激發護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是激發護生學習動力,促進護生學習成功的外部條件[8]。進行健康教育模擬訓練要求學生按健康計劃準備健康教育內容。我科已制定了常見病種的健康教育手冊、宣傳折頁和宣傳欄,護生準備起來沒有太大壓力,在一個學習氛圍濃厚、寬松、和諧的集體中,個體的學習熱情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應用路徑表,護生積極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充分調動了護生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表2顯示,實驗組同學的學習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進行健康教育模擬訓練培養護生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教育能力,改革了傳統教學方法,是一個大膽又全新的嘗試,最大限度的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對患者的健康指導,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將健康教育路徑表應用于對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訓,是教會護生在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是“做什么”的問題,而對護生進行情境模擬訓練是教會護生具體“怎么做”的問題。二者有機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1]葉寶霞,李亞玲,時云,等.健康教育路徑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人康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4,18(9A):1554.
[2]楊曄琴,高歌心,姜麗萍.情境模擬結合換位思考法對減輕護生實習前焦慮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14):4-5.
[3]雪麗霜. 日本對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研究[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2):547.
[4]謝立春.住院病人實施健康教育路徑探討[J].護理學雜志,2004,19(1):64.
[5]葉倩,姜安麗,鄧光輝.護患溝通能力培養的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11):42.
[6]陶連珊,張淑芬,孫元美.護生實施健康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5):67.
[7]潘孟昭. 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7.
[8]黃玉蓉.淺談激發學生學習心理學課的興趣[J].實用護理雜志,1996,12(3):143.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8.031
G479;R47
A
1673-1409(2012)08-R065-03
2012-05-22
楊章玲(1978-),女,湖北京山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管理工作。
[編輯]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