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祥, 盧英杰, 劉樹和
(河北易縣人民醫院, 河北 易縣 074200)
顱骨成形術后常規留置引流管,以減輕組織水腫及滲液,加快傷口愈合。但引流管留置時間不同影響引流效果,為此我們于2004年至2010年觀察了不同引流時間對傷口愈合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99例研究對象為我院神經外科2004年至2010年的顱骨成形術后患者。按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常規引流組,共有患者101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齡7-61歲,平均年齡32歲,留置引流時間均不超過48h;第二組為充分引流組,共有患者9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齡6-65歲,平均年齡31.5歲,充分引流,當24h引流液量小于10mL時方可拔除引流管。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 修補材料:修補材料選用國產三維鈦網、自攻鈦螺釘,術前常規塑形、高溫消毒。
1.3 手術時機:顱骨缺損后3-6個月,平均4.2個月。骨窗部位壓力不高,局部無感染、潰瘍、皮膚缺損等[1]。
1.4 方法:所有病例均應用三維鈦網顱骨成形術,采用皮瓣分離,大腦表面保留顱骨骨膜和部分肌肉,顱骨鈦網和鈦釘固定,術后留置引流管。第一組:術后按常規處理,引流時間不超過48h。第二組:充分引流,當24h引流液量小于10mL時方可拔除引流管。分別觀察感染情況、皮下積液、一期愈合等情況。
1.5 統計方法: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17.0版軟件包(SPSS Company,Chicago,Illinois,USA)進行,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比較采用四格表卡方檢驗。
兩組比較顯示,在術后切口感染(1.1%vs6.9%)、皮下積液(0vs57.4%)方面充分引流組均明顯低于常規引流組,而一期愈合(97.9%vs64.4%)方面,充分引流組均明顯高于常規引流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值均< 0.05),見表1。

表1 顱骨成形術后引流管留置時間不同臨床效果比較 n(%)
顱骨成形術后常規留置引流管,以減輕組織水腫及滲液,加快傷口愈合。但引流管留置時間不同影響引流效果。既往認為引流管不適合留置時間過長,以免引起逆行感染,所以既往引流管的置放時間,我們參照外科手術學的標準,一般不超過48h[2],然后加壓包扎。但組織水腫滲液一般7d左右,3-5d為高峰,滲出液最多,且皮下積液與植入材料的刺激及修補間隔時間較長后硬腦膜凹陷而致死腔形成等因素[3],導致臨床上切口感染、皮下積液、皮瓣延期愈合等并發癥出現較多,延長拆線的時間和住院天數,給患者增加精神和經濟負擔。因此,我們根據相關研究及既往經驗,根據引流液量確定置管時間,當24h引流液量小于10mL時拔除引流管,實現充分引流,使水腫和滲液高峰期的滲液充分引出,能減少死腔的形成,從而有效防止皮下積液和感染的發生,有利于促進皮瓣早期愈合,明顯減少皮瓣延期愈合等并發癥發生,住院時間短,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1]靳文義,張楠.外傷性顱骨缺損修補手術80例臨床經驗總結[J].中國綜合臨床,2006,20(5):439-440.
[2]黃志強,金錫御,主編.外科手術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86.
[3]白宗旭,趙安玲,潘本棟.鈦網修補顱骨缺損56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8,37(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