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沐浴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春風,面對“十二五”的開局起步,晟達工貿將踏上新的征程。
新的起點新的開端,新的開端新的氣象。川東晟達工貿有限公司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不平凡的考驗與磨練。公司組建之初,曾遇到諸多問題,但在董事長鄭啟勇的帶領下,全公司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上下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努力挖掘潛力,在極端困難的外部經營形勢下,公司的運營局面一直保持著穩定和諧。領導和員工隊伍始終保持了一種昂揚向上的銳氣、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
“一起勇敢往前走,不管多少困難,前方路多黑暗,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天空中翱翔,張開你勇敢的翅膀,飛翔飛翔吧,飛向屬于我們的夢想,實現愿望……”這是一首叫做《勇敢的翅膀》的歌曲,從歌詞中我們似乎能夠看到晟達工貿的掌舵人——鄭啟勇的影子。
1972年,鄭啟勇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山區家庭。未滿8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人獨自拉扯6個孩子過著艱難的生活。由于家庭貧寒,身為家中小兒子的鄭啟勇17歲從達州職業高中畢業后便進入了社會大家庭。由于只擁有職高學歷所以工作找的并不順利,于是鄭啟勇在度過了畢業后第一個春節之后就加入了“北漂”的行列。身為“北漂”一員,鄭啟勇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位于河北省高碑店表姐家附近的磚廠干臨活。磚窯廠的活非常辛苦,頓頓飯只能吃已經發黑的饅頭,同行的幾位工友在堅持了幾天之后都陸續選擇了離開,只有鄭啟勇堅持留了下來。每每談及過往的經歷,鄭啟勇都會提到初入社會的那段艱苦歲月。在他看來正是那段歲月練就的吃苦耐勞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毅力,成為他日后創業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陸續打過幾份工后,鄭啟勇辭職回到老家進入了縣城的一所無線電培訓班學習。畢業之后的他在那年的中秋節后又開始了新的“北漂”生涯。這次他選擇“漂”到了北京,初來乍到的他經人介紹進入海淀區家電服務中心,負責上門修理冰箱和洗衣機的業務。
1990年,鄭啟勇還只是一個在在北京、河北、上海來回奔波,為別人服務的打工者。昆侖飯店,以及一些港商在京投資的公司都留下過他忙碌的身影。在工作中他任勞任怨,務實求真,曾多次因為在工作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受到施工單位的表彰。
在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工作后,鄭啟勇漸漸地意識到,自己要想更上一層樓就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識和技能的儲備,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又開始了求學之路。從1992年開始,鄭啟勇先后在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函授學習了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課程,參加了北京市機電設備安裝項目經理培訓。
1993年鄭啟勇負責承接北京昆侖飯店電氣安裝工程這個項目,負責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的系統功能和燈光系統功能的施工,由于他出色地完成了該項目,鄭啟勇被昆侖飯店授予優秀技術工作者稱號。正是這個項目開啟了鄭啟勇在北京的創業之路。那段在北京學習、工作的日子使鄭啟勇有了太多的人生體悟,在不斷克服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的同時,鄭啟勇在業務上也有了飛速的提高,這些經歷為他日后的創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并且帶來了機遇。
上天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2000年1月,鄭啟勇在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后創建了北京啟晟達裝飾有限公司,并擔任企業法人。之前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加之踏實能干的工作作風,公司建立起來后業績就一直保持著上升的態勢。2003年鄭啟勇又創建了北京勇晟達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8月,鄭啟勇的團隊承接了北京藍色港灣商業區14號樓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同年12月又接下了敦運豪亞洲總部辦公大樓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2005年8月,承接北京財富中心31層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2010年6月,負責上海市小南國大酒店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樣板間的客房系統功能和燈光系統功能的設計,并負責樣板間機電工程施工。
一向爭強好勝,敢拼敢闖的鄭啟勇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打拼后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先后組建的兩家公司在業內擁有良好的口碑,事業上可謂小有成就。致富不忘家鄉人,先富起來的鄭啟勇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鄉父老。2008年,鄭啟勇積極響應四川省達縣人民政府招商引資的號召,在達縣創建了四川省川東晟達工貿有限公司。在達縣楊柳埡工業園投資3000萬元,用于興建廠房基礎設施建設,日后這個廠區將用來生產LED屏、LED燈。晟達工貿以促進社會發展為己任,幫扶當地人員解決就業困難,積極履行用工服務以及繳納稅金的社會職責,企業投產后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將給國家創造稅收利潤250萬元,同時可以解決當地500——800人的就業問題,幫助縣政府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宏偉目標。鑒于鄭啟勇為家鄉做出的這些突出貢獻,2011年他被推選為達州市達縣人大代表。
公司成立后,鄭啟勇一直秉承“以人為本,以科技求創新,以開發促發展,以質量求生存,以服務求信譽”的企業精神,以達到不斷保持團隊積極創新的激情。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產品的開發,強化技術進步,注重團隊建設,使得公司成為具有行業競爭力的企業。
多年來,晟達工貿一直將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為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領導班子從關心、愛護員工的角度出發,貼近員工生活,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用實際行動促進了企業文化的滲透。公司會經常舉辦一些活動,包括在業余時間舉辦閱讀會,唱紅歌比賽等,豐富了員工的文化生活。在晟達工貿創業歷程中,憑借著鄭啟勇獨特的膽識與氣魄,員工的齊心協力和艱苦奮斗,鑄就出了“創業、務實、爭先、敬業、同樂”的晟達企業文化。
香港富商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些條件之后,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遠見,使得李嘉誠這位商界巨人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慈善與企業戰略相結合,已然成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更高境界,這樣的結合能將慈善回報社會的效果最大化地呈現出來。
經歷了多年商海征戰的鄭啟勇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07年他以個人名義為達縣金石鄉吹角村社道建設助資,隨著他在達州投資生產規模的逐漸壯大,未來他還要為家鄉建設有規模的五星級酒店。除了心系家鄉的發展,鄭啟勇也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2008年,他積極向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每年重大節日前夕他都會向北京市社會福利中心贈送物資助力公益事業。就這樣,鄭啟勇以自己的言行一步步實現這著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