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黃鳴有兩次謀面。
一次在新聞發布會上,人多,沒有直接交流。另一次是面對面采訪,正說著話,黃鳴忽然起身翻出一袋包裝簡單的蛋糕,動作熟練地取出幾個遞給我:“你也來一點,抱歉,今天忘記吃晚飯了。”然后專心享用起來。
當時夜已深,偌大辦公室就兩個人,黃鳴的簡樸和優雅與安靜的空間形成一種奇特的張力。看著太陽谷的創建者蠻正式地對待自己的晚餐,腦子里忽然就跳出了海明威小說里的硬漢形象。尤其是那位老人,他一連出海八十多天都一無所獲。最后居然釣到一條,這魚卻實在太大了,把老人和他的船在海上拖行了三天。老人拼盡全力殺死了那條魚,回程途中又遭遇成群鯊魚追襲,抵達港口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萬象森羅的脊骨……
此后幾年沒見。再次被黃鳴吸引,卻是他處于風暴中心,借力打力制造著更多更大的風暴。當初的印象,又一次鮮活起來。
只不過這一次的觀感,與當年稍有不同。黃鳴不再像一個執著的行業拓荒者,或者已有點“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的感覺,因為僅他的微博就有130多萬粉絲,當黃鳴向他所惱火的一切對象開炮時,他本身也是一個強大的媒體。他的聲音可以瞬間抵達130多萬部手機用戶,傾泄一位父親的憤怒和憂傷。正如他在微博上所說的:終于找到了“做回自己”的感覺。
但是這種轟轟烈烈的挑戰又分明是寂寞而冷清的,他挺搶刺去的地方似乎只有風,或者連風都沒有。黃鳴自稱為“黃老邪”,黃老邪最難受的事情,大概莫過于對手并不接招,以致于他的慷慨激昂、義正辭嚴、挑燈夜戰、一身武功,似乎難以落到實處,也莫名地多幾分了悲情與孤獨。
如果一個人曾看到過像漂亮的西紅柿一樣可以懸掛的,像可愛的蘑菇一樣向陽光伸出兩只手掌的草坪燈;
如果一個人曾看到過充滿童趣的太陽能嬰兒車,各種各樣的太陽能燈具,野外旅行用的太陽能帳篷;
他一定會為大自然的能量被如此廣泛地應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倍感驚喜,而在黃鳴的太陽谷,這樣的太陽能終端產品據說有300種之多。
看到這位太陽能狂人脫離體制之后25年的心血,一種由衷的敬意會自然生發出來,你會希望這位夸父一樣一生追隨太陽的傳奇人物永遠停留在他的事業中,永遠給我們講述那些有關陽光和溫馨的未來世界。
但很不幸的是,這位沉醉于太陽能事業的學者型企業家被徹底激怒了。在持續發酵的憤怒情緒中,黃鳴自感他的憤怒已經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憤怒,而是跟民族、國家生存發展中一些更宏大的事件和社會不公現象有了聯系。在《企業家個性決定品牌個性》一文中,他系統闡述了“要立志抗爭一生”的六大原因:
為品牌個性而戰;為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戰!為普天下的“媒暴”和“雇兇害企”受害者而戰!為行業的生存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而戰!為中國未來的高端品牌而戰!為我們的主流消費群而戰!
黃鳴甚至在微博上引用德國新教馬丁?尼莫拉牧師的碑文上談論納粹黨大屠殺時的一段話:
當初他們屠殺工會人士,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人士;
后來他們屠殺共產黨,我也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
后來他們殺猶太人,我還是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再接下來,他們殺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為我是基督教徒。
最后他們要殺我了,已經沒有人為我說話了,因為能夠說話的人都被他們殺光了。
就這樣,曾經倍受行業和社會尊敬的中國太陽能行業的拓荒者,成為一位怒目金剛,成為歷史上最悲慘時代那種不成功便成仁式的悲劇人物。

歷史經驗告訴人們,民族英雄、政治精英大有作為的時代恰恰是最黑暗的時代,普通人或許更愿意選擇企業家精英大有作為的利益社會。
利益社會就會有各種各樣自由的爭論和表達,黃鳴歡迎媒體和公眾到他的太陽谷去考察和監督,但嫉惡如仇的個性使他不能容忍內心價值觀受到傷害。這樣他有意無意地以一位政治人物的姿態出現在世界面前,而媒體與公眾又不一定會認同有關黃鳴的各種爭議中會有如此廣泛而嚴峻的社會性。
黃鳴認為自己是一個“被殘害的民族英雄”,而民族可能認為他只是一位曾經受人尊敬的企業家而未必是全社會利益的代言人,黃鳴的嘶喊和傷感因此愈顯孤獨和寂寞。
黃鳴此次陷入媒體風暴,直接導火線是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明股份”)在2012年6月29日被終止IPO審查。
這已經是皇明股份自2007年以來第三次謀求上市而未能如愿,此時這家公司領導中國太陽能行業近10年的老大地位也頻頻受到挑戰。從市場格局來看,太陽能熱水器銷售冠軍和太陽能熱水器第一股兩項桂冠已先后被日出東方收入囊中。日出東方身后,還有太陽雨、四季沐歌、桑樂、力諾瑞特等6000余家太陽能企業不斷沖擊和殘食其傳統的勢力范圍。
但來自中低端市場的血拼,仍未能撼動皇明股份作為高端品牌的形象和地位。IPO被終止審察后,黃鳴公開表示,由于擔心非經營性資產過大不能通過證監會審查,公司于6月27日主動撤回上市申請。與此同時,從巴西“里約+20”峰會歸來的黃鳴,開始布局他的5萬家全球連鎖氣候改善商城計劃。
盡管此時黃鳴依然壯心不已,向外界傳遞出重整行業秩序和形象的勁頭,但不盡人意的是,媒體已把此前被曝光的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嚴重違法違紀案件與皇明股份第三次上市失敗聯系起來。
一時間,諸如“皇明集團超低價拿地”、“披著新能源的外衣大搞房地產”、“黃鳴與黃勝是兒女親家”、“皇明股份第三次IPO失敗是受黃勝牽連”等黃鳴最無法忍受的“坊間傳聞”被媒體大量采用,并密集報道出去。
“網上多少臟水潑向我的企業,我無奈;潑向我個人,我認了!可你們為什么竟不肯放過一個仍在澳洲的大學讀書的孩子?什么‘和黃勝是兒女親家’,什么‘和黃勝的兒子都在加拿大讀書’”,在《一位父親忍無可忍的憤怒》這篇博文中,他如此質問“惡媒”,并且說明了自己絕地反擊的原因:“作為一個父親,再不出來說話,實在對不住女兒!除因去年她的爺爺,我的父親去世,我很少落淚,這次我忍不住淚水:要是在中世紀的歐洲,我會毫不猶豫地用生命去決斗!”
黃鳴為自己和女兒的遭遇感到困惑:“像我這樣已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影響力和話語權的人尚且如此,天下那些飽受網絡及某些無聊媒體人的無端“板磚”、“人肉”的普通人將會怎樣?”
他感覺自己的真誠和至愛受到了不可繼續寬容的傷害,或許“一位父親忍無可忍的憤怒”才最接近黃鳴當前的實際處境。由于對女兒的愛,這位父親把自己放大為一位“民族英雄”。
這位言辭犀利的硬漢既已出離憤怒,接下來的刀光劍影,就只能按照他本人的血性和邏輯依次拉開大幕了:黃鳴給自己的定位是“為中華民族雪百年恥,爭萬年光”的民族英雄,而這位民族英雄五年來持續受到“同行恐怖主義”、“買兇殺企”勢力和“黑心媒體人”的聯合壓迫。
當一個企業成為行業標桿時,其曾經的成功之道會受到媒體與公眾的瘋狂追棒,近年來眾多的民營企業家早已習慣,甚至膩歪了太多的光環和吹捧。
但媒體與公眾的關注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企業順風順水時,他們會去追蹤其成功之道;當企業遇到急流淺灘,市場地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尤其在企業行將上市的時候,他們更有興趣挖掘來自企業的一切信息。

然而來自企業的信息和媒體與公眾已經獲知的信息永遠是不對等的,這種信息不對等既給企業留下了足夠的公關危機時間,也挑動了媒體與公眾更多的好奇。縱觀近年來歸真堂等很多謀求上市企業遇到的大量公關危機,企業方面很難不做到“有選擇地”發布信息,因為這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但是作為有知情權的媒體與公眾,也有很難避免“有選擇地”理解處于火山口的人和事。
黃鳴在民營企業家中的特立獨行之處,在于他選擇了以“民族英雄”和“公平與正義”的身份挑戰這種企業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但問題在于,由于雙方的立場和理解不同,黃鳴高調發出的挑戰,找不到應戰的對手,從而使整個事件的發展進程,演化為一場“沒有對手的對決”。
這其中,最典型的兩家媒體是被黃鳴約架的《南方周末》和騰訊。
《南方周末》進入了“皇明媒暴反擊戰”的火力范圍,是由于一篇《麻煩大了:“太陽王”為何總是上不了市》,在該文中,作者除了對黃鳴提出的5萬家全球連鎖氣候改善商城具體操作要點和盈利前景表示困惑,還就皇明股份“主動申請終止上市資格審核而放棄追求”的背景原因和盈利能力提出質疑。
這篇文章激怒了黃鳴。
在致《南方周末》總編輯的公開信——呼喚“正義、良知、愛心、理性”一文中,他首先對《南方周末》此前作為“中國第一周報”的“嚴謹、客觀和務實”表示敬意,然后直指《南方周末》曾經的“媒體中的中國脊梁”在他的心目中已經被顛覆。
黃鳴在公開信中指出,作者施南的評論缺乏必要的考證和調查。
比如施南認為黃鳴“擅長的只是太陽能技術中的亞分支,較光伏光熱發電等無論在技術高地還是可拓展商業空間上均不占優勢”。
黃鳴認為施南此論“恰恰點中了皇明的強處”。他介紹說,在全國光熱發電領域做最早最前面研究的就是皇明,擁有世界上最核心的技術。并解釋了之所以沒有進入光伏產業的原因是因為一開始就料到光伏產業今天生產過剩的局面,所以早期就著眼于終端產品的研發,現在已達300余種。不僅如此,皇明還創造性的將光熱光伏融為一體綜合應用,Me-pad系統、太陽能烤炫等,都是國際領先、獨一無二的。
“如果是無關緊要的一些花邊新聞用‘坊間傳聞’也就罷了,但若是‘以發展太陽谷名義低于市價三分之一圈得大幅土地’這種責任重大,非常嚴肅的話題用“坊間傳聞”來做前綴是嚴重的不負責任,可以視為故意傳播未經證實的重大信息,更有利用媒體的影響力有意詆毀、誹謗的嫌疑。如果事后皇明以此起訴貴報,貴報難道能以一個‘坊間傳聞’脫得了干系么?”黃鳴在公開信中用大量的篇幅表示了他對“坊間傳聞”被引用的不滿,同時以一種調侃式的行文表達了自己對《南方周末》的期許:我寧愿相信,這次的報道只是無心之過或者說只是一次失誤,而不是辦報主旨的方向性改變和道德的下滑;我也愿意相信《南方周末》文章作者施南并非是沒有職業道德的、被收買了的“殺企幫兇”;我更愿意相信一定還有有良知的媒體敢于站出來做真實報道,在堅守良知的這條路上自己并不孤獨;而且我堅信社會上還有真正的良知、良心和正義!
黃鳴掩映在“正義、良知、愛心、理性”的旗號下的真情告白,并未獲得《南方周末》的回應。這就像一位憤怒的拳擊手破空一擊之后,卻發現對面根本沒有人,從而使得整個現場看起來如同黃鳴一個人的操練和演繹。
“皇明媒暴反擊戰”中,騰訊此次之所以也被黃鳴揪出來,送了一頂“惡媒”和“殺企”的帽子,起因是皇明股份7月20日新聞發布會前一天,“騰訊財經以QQ彈出視窗重點推薦的形式,強悍推出‘皇明被陷害?’而內容又全說皇明沒有被陷害。”
黃鳴同樣給馬化騰發出了公開信,之后更通過新聞發布會和個人微博反復約請馬化騰出來公開理論,媒體戲稱為“單挑”或者“約架”。
黃鳴期待馬化騰出來單挑,馬化騰同樣沒有出來應約,但是騰訊的一位編輯參加了皇明的新聞發布會,會前會后雙方有一些小小的交鋒和互動,皇明股份的周春玲在博客上公布了一些花絮。
周春玲在博客中批露說:20號上午,發布會前幾小時,騰訊財經編輯(在選擇公布姓名與否時,我選擇保護其隱私),到我辦公室,要求采訪黃董,為其解釋不方便單獨安排,請見諒后,長時間安靜等待。中途接了電話后,突然開始向我要“高于20%地價”的證明,我當時傻眼了,黃董以個人名義,在其博客中,如此真誠地回應了,還不相信?內心那一刻,真的非常受傷,我亦如此表述,然騰訊財經編輯單刀直入,說,“只需要回應給還是不給”。
騰訊財經編輯向周春玲索要的“高于20%地價”證明,剛好是黃鳴為了回應《南方周末》引用的坊間傳聞“以發展太陽谷名義低于市價三分之一圈得大幅土地”引出來的新問題。黃鳴在致《南方周未》總編輯的公開信中有一個附件,題為《另類太陽谷:“3000畝土地”的故事——回應《南方周末》的“坊間傳聞”》。
在該文中,黃鳴詳細介紹了有關3000畝土地的開發利用情況,并聲明:當時皇明將這塊土地拿到手時付出的卻是高于開發區中心位置地價(當時標準地價)20%左右的價格,又要負擔數億元的拆遷任務。
騰訊財經編輯索要這份證明,周春玲覺得此舉太過分,雙方的僵持讓觀眾看來就有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在是鬧不清楚。
周春玲還公示了騰訊財經編輯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號入座,哭討說法”的相關細節:在發布會上,黃董以未公開媒體與編輯姓名的方式,列舉了某些媒體如何強勢的做法?會議還沒結束,騰訊財經編輯聯系我,表達強烈抗議。為更好地消除誤解,引薦黃董與其單獨溝通,當黃董一遍一遍地為其解釋,無針對個人(在我手機里,至今仍存有某媒體人 “拒絕公告”的強勢短信),騰訊財經編輯仍哭著,要求一個說法……
據周春玲在博客上介紹的情況,這場皇明與騰訊方面在新聞發布會期間的溝通接近40多分鐘,但最終沒有什么結果:黃董說,騰訊網三番五次地挑釁,我們忍無可忍,視為敵對宣戰,請你趕快帶話給馬化騰,我與他單挑對話。騰訊財經編輯頭都不回地說,你無權命令我……
騰訊財經編輯“哭討說法”,在周春玲看來是不值得同情的,因為皇明股份的員工和經銷商們也很受傷。據一些媒體報道,在7?20發布會上黃鳴進行了長達4個半小時的演講,在念給女兒的一封信時,“甚至數度哽咽,頻頻擦淚。”
一場企業與媒體的對決,一方的主要人物并未出場,但是騰訊財經的編輯哭了,黃鳴本人也哭了,雙方都覺得很受傷,所謂理性的溝通,化為一場鬧劇。
接觸過黃鳴的人會觀察到,對理想的狂熱和對各種障礙的堅決反擊,或者說詩人的浪漫、傳教士的虔誠、企業家的精明、戰士的激烈這些多重角色和氣質在這位50多歲的男人身上并存著。
這種混合型的人格特質經常使有關黃鳴的爭議往往脫離了單純的事件本身。黃鳴毫無疑問是最熱愛簡樸的生活、單純的愛和陽光一般熱情而透明的純真事業。但多年來,他在成長為一個教父式的行業領神時,卻也親手塑造了方方面面的對手,而黃鳴本人覺得這個結果沒有什么不好——因為“如果黃鳴不說”,更多像他一樣的人就會受到傷害。
黃鳴以民族英雄的名號挺身而出,但最適合他的身份可能恰好是一個能受到社會細心呵護的企業家和發明人,而在一個急速變化、各種利益群體沖突日漸加劇的時代,不僅是黃鳴——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這種特別的愛護。
在有關太陽能行業內外的各種紛爭中,人們看到黃鳴其實是披了多件戰袍,同時向不同方向宣戰。他既是“中國抗惡媒第一人”,也是挑戰“同行潛規則”,挖了“行業祖墳”的反叛人物,信心飽滿地繼續塑造自己的敵人和對手。
這種策略從形式上看,等于是一步險棋,因為挑戰者同時得罪了所有的人和勢力,但也頗符合厚黑學鼻祖李宗吾先生的“補鍋理論”:如果一口鍋已然爛掉,與其勞心費神零星修補,不如弄一個更大的洞,鬧到無法收拾,自然有人會出來幫忙收拾,而且還會得到主人的感謝——因為你幫他解決了此前沒有發現的問題。
挑戰媒體同時,持續揭露行業黑幕,黃鳴表示每月都將公布一條或兩條行業潛規則,“目的是逼行業加快出臺強制安全標準”。
皇明首先在徽博上爆出太陽能“禍從天降”“火燒連營”兩大潛規則。這兩條信息等于是擊中了低端太陽能熱水器的要害。所謂“禍從天降”,指的是市場上大部分普通的太陽能熱水器支架比較薄、比較窄,抗風能力弱,容易腐蝕、坍塌,造成整機報廢。而“火燒連營”說的是電熱帶安裝不規范。由于電熱帶連接處在樓頂,一旦人工安裝不良很容易在通電后造成起火事件……
在2012年8月10日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黃鳴宣稱將建立“太陽能行業曝潛強標網”,力推國家頒布太陽能“強制安全標準”,并繼續炮轟同行潛規則。
“現在就是前幾位的企業,他都不去做標準,不去做安全,光搞潛規則了,或者任由潛規則發展。”對于黃鳴不斷批露行業潛規則的行動,一些媒體認為這是黃鳴為了配合公司下一步的重大戰略布局,規避皇明股份高端太陽能產品與中低端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但黃鳴認為此舉跟皇明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沒有關系,他在接受網易財經訪談時說:“因為我在這些年,當面鑼對面鼓地說了很多次,不管用,所以說我現在說到社會上來了,要不然這個產業大家一塊玩完。我是不愿意看到的,這是我最大的恥辱。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城市,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把太陽能熱水器給趕出去了,我們整個行業在太陽能熱水器方面全線大潰退,已經給趕到農村角落去了,變成農用車了,變成農資產品了。”
但是從實際效果上看,黃鳴一直希望加快出臺強制行業標準,除了政府的強力支持,是一定需要行業內多數企業達成共識的,而黃鳴本人的“挖祖墳”行動,擴大了打擊面,使得他的呼吁鮮少得到行業內的支持者。黃鳴本人也認為,在推行行業標準這件事上“早就被孤立了”:就在(行業)內部,大多數的企業大家都在看,都在觀望,看你把這個行業推向何處。有些企業可能覺得,皇明斷了他們的財路,往皇明這個方向,他們可能根本就發展不下去,所以這里面就挖了“祖墳”。
同行之外,在業內研究人士中,也有人不認同黃鳴對行業的判斷。太陽能行業咨詢專家,同時也是多家大型太陽能熱利用企業顧問的劉孝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太陽能行業技術門檻不高,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那確實是存在質量問題,現在再說這個問題有點過時。經銷商在安裝上存在問題,服務不規范。但不能將個案夸大,從而否定整個行業。”
有人在搖旗吶喊,環顧四周,卻無人響應。這是什么感覺?黃鳴的悲情,可見一斑。
“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多少不眠之夜(就像今晚,不!今晨一樣,現在凌晨1:30,我們有的人沒有吃飯,有的人幾夜幾乎沒有睡覺,熬夜籌備7月20日新聞發布會),就為了中華民族雪百年恥,爭萬年光!”
在黃鳴博客上,有一條《7.20發布會熬夜籌備有感》記錄了其本人在挑戰媒體同行中的工作狀態,這不由得使人想起當年黃鳴在深夜吃蛋糕的那一幕。
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爭中,黃鳴勝利了嗎?就當前趨勢來看,一切還是未知數。
無論作為一次危機公關,還是倡建強制行業標準的目標,黃鳴似乎都沒有召集到足夠的盟友和支持者。觀眾看了一場熱熱鬧鬧的挑戰,但沒有看到實實在在對決的過程,現場遺留的是一地雞毛,一堆骨刺——黃鳴依然在持續發聲,而媒體依然在發表自己的種種疑問,包括騰訊在內。
然而,悲情的挑戰者黃鳴仍未放棄最后的希望。在當晚的博客上,他以“攜普天下艱辛創業者叩首”的空前謙卑,再次發出自已的吶喊:
各位握著筆桿子、操著鍵盤、攥著人家命運的同胞們,中國企業不容易啊!我有時真的為這一群人感到悲涼:干嘛這么玩命呀!要說掙錢自己能花多少?想花錢也得有時間呀!那些媒體大人們積點陰德,就可憐可憐這些沒白沒黑、沒日沒夜做實業的人吧!他們著實不容易呀!饒了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