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進
(河南省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鄧州 474150)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干結、排便費力等,不僅見于老年人,并可見于年輕人,皆給工作和生活都帶來極大的痛苦,筆者在臨床上采用健脾滋腎、潤腸通便的麻仁枳術湯治療頑癥,療效明顯,副作用少,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本院2006年~2010年門診及病房便秘患者135例,隨機分為2組,其中治療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齡39~76歲,平均55.3歲;病程2~14a,平均8.4a。對照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2.2歲;病程2~13a,平均8.2a。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全部便秘患者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凡排便時間延長3d以上1次的,大便艱難、糞塊堅硬干燥等,排除腸道器質性病變。
治療組采用自擬麻仁枳術湯治療,處方:火麻仁30g,柏子仁18g,郁李仁12g,杏仁12g,當歸12g,肉蓯蓉15g,炒白術15g,枳實12g。涼水煎服,1日1劑,治療2周觀察療效。對照組予酚酞片0.2g,睡前口服,2周為一個療程,1個療程后判斷療效。
3.1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有關便秘的療效評定標準,治愈:凡服藥后2d排便1次,便質轉潤,排便通暢,短期無復發;好轉:3d以內排便,便質轉潤,但排便欠通暢;無效:癥狀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3.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3.2.2 2組復發情況比較 2組病例治愈及好轉隨訪1a,治療組76例,隨訪率為95%,復發5例,復發率為6.5%;對照組隨訪48例,隨訪率為87%,復發20例,復發率為41.6%。治療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中青年人便秘較多以工作緊張所致,老年人以大便津虧為著,最終致正虛邪實腸道津虧大便排出不暢[2]。筆者給予健脾滋腎、潤腸通便方法治療,使邪去而不傷正,正復而使便自通,方中,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當歸,潤腸通便,增水行舟;炒白術補氣健脾;肉蓯蓉滋腎潤腸;杏仁、枳實降氣通腸。使補而不滯,氣復便通而不傷正。諸藥合用共湊健脾滋腎,潤腸通便之功。通過臨床觀察,我們發現自擬麻仁枳術湯,療效優于對照組,其組方原則及配伍充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因病施治原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ZY/T001.1~001.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2]黃樹慶 .自擬麻黃枳丹湯治療便秘60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