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文 (天津市科技統計與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41)
科技項目評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李光文 (天津市科技統計與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41)
在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評審管理工作中,通過闡述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工作過程及遇到的挑戰,對項目評審工作進行系統分析,劃分評審系統功能模塊,重構項目評審流程,設計并實現了天津市科技項目評審系統。評審系統采用B/S結構,開發過程中使用了Hibernate、Spring、Struts等技術。
科技計劃項目 項目評審 信息系統
項目評審是科技計劃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專家的評審意見是項目立項的重要參考依據。傳統的評審方式使評審專家容易受客觀環境干擾,影響評審結果公平、公正。項目評審信息系統的使用可以解決項目評審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提高評審工作效率,因此在我國各省市項目評審工作中已陸續使用,天津市科委從2009年開始開發項目評審系統。
我國學者對項目評審進行了同行評議理論、項目評審過程等方面的研究。陳進壽從人際關系這個角度對項目評審進行了研究。[1]鄭興東利用集中趨勢、離散趨勢方法,對同行評議過程中非共識問題進行研究,為項目評審結果計算方法提供了依據。[2]李延瑾對我國及國外同行評議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3]龔旭對影響同行評議公正性的諸因素進行研究。[4]劉克用量化的方法對項目評審過程進行研究,提出了專家評審結果的計算公式。[5]胡景榮的研究結果證明將項目評審與其他科技項目管理相結合,通過系統集成實現科技項目高效管理。[6]
這些研究并沒有從科技計劃管理角度來考慮科技項目評審,作為科技項目的管理單位,應該擁有一套適合科技計劃項目整體管理的信息系統,從而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與專家庫管理、項目申報等工作的結合。
通過對項目評審工作過程的分析,項目評審系統分為項目評審管理、專家評審兩個模塊,包括評審前期準備、專家評審、評審過程管理等功能,如圖1所示。
評審前期準備是為項目評審所做準備工作。項目評審前,項目申報單位使用申報系統填寫申請書,管理部門組織項目受理,受理通過的項目進入評審項目庫,按照不同領域將項目分成若干項目組,選擇評審專家。
專家評審是指專家在評審過程中的操作。專家登陸評審系統后,首先閱讀項目評審工作說明和要求,然后進入評審項目列表逐一進行項目評審打分,所有項目評審完成后,提交評審結果。最后按要求打印成評審結果。
評審過程管理是評審過程的管理操作。包括查看項目組的整體評審進度、每位專家的評審進度,保證項目評審工作按時完成。在評審過程中,管理部門還可以按要求進行專家更換、評審延期和匯總評審結果等操作。

系統數據庫按照數據冗余度小、共享程度高、對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適應性好、數據獨立性強等規則進行設計。系統數據庫按功能模塊分組設計,包括項目信息、評審專家、評價指標、項目分組信息、專家評審結果、專家評審過程、評審結果匯總等。其中,項目信息包括項目基本信息表、項目組成員信息表、項目單位信息表、項目經費來源表、項目經費預算表、項目詳細信息表等。
評審系統按照分層結構設計的思想,將程序分為表述層、業務邏輯層、持久化層、數據庫層。每一層封裝了功能相近的程序,各層之間通過配置文件組織在一起,通過配置文件可以實現對某一層的調換。
表述層根據用戶指令調用業務邏輯層的相應接口,提交給業務邏輯層處理,并將系統執行結果反饋給用戶。系統使用Struts,JSP技術編寫動態頁面,系統獲得用戶請求后,將用戶請求參數封裝后轉交給Struts提供的邏輯管理,Struts邏輯控制根據請求參數處理用戶請求,并傳遞給業務邏輯層處理,處理完成后返回到JSP頁面。[7]
業務邏輯層是系統的中間層,是表述層和數據持久化層交互的橋梁,將數據傳遞給數據持久化層存儲到數據庫中,將數據庫查詢結果返回給表述層顯示給用戶。業務邏輯層使用了Spring框架,通過控制反轉等技術實現了與業務邏輯層、數據持久層集成,實現與Hibernate、Struts框架整合。
數據持久化層將內存中的數據模型轉換為存儲模型,以及將存儲模型轉換為數據模型。系統使用對象關系映射完成實體域對象的持久化,一個持久化類對應一個表,類的每個實例對應表的一條記錄。完成對象關系映射文件配置后,系統運行時按照配置文件把實體域對象持久化到數據庫中。評審系統使用Hibernate創建Session實例,實現和數據庫事務綁定,完成對數據庫的操作,使用Hibernate API對JDBC進行封裝,實現對數據庫的操作,包括:save、update、delete、load、find。
系統在數據庫層使用了數據庫連接池技術,把數據庫連接當作對象處理,系統啟動后,通過連接池創建若干連接,把與數據庫連接的改為和連接池相連,連接池臨時分配連接供訪問使用,操作結束后將連接交還,從而消除了連接的延時,實現了數據源的并發訪問,簡化了訪問的環節,提高了系統性能。
評審系統開發采用快速原型法,在需求分析階段將軟件進行實現,開發出軟件系統的原型,將功能和性能展示給用戶,用戶與系統設計人員針對系統原型進行討論,并不斷修改完善,直到用戶滿意為止,再進行相關的需求文檔撰寫、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等后續工作。快速原型模型充分調動了管理部門參與需求調研的積極性,使軟件開發人員和用戶之間需求討論更加順暢,提高了需求討論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使評審系統更加符合管理部門的要求。
評審系統在開發過程中,通過編寫自動測試代碼完成了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系統開發完成后邀請專業測試機構,通過編寫系統功能列表、系統測試用例,完成評審系統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系統效率、可維護性、可移植性測試。在測試過程中首先列舉出系統的所有功能,將系統一級功能分為項目評審維護和專家評審兩類,再分別列舉二級功能、三級功能。然后編寫測試用例,測試用例代表并覆蓋系統的所有功能和技術指標,每一個測試用例都有相應的期望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評審系統具有較好的數據安全性和系統安全性,具有保護信息和數據的能力,能夠防止對程序及數據的非授權的故意或意外訪問,具有避免由系統故障導致失效的能力,同時在易用性、系統效率、可維護性和可移植性上也有很優秀的表現。
科技項目評審系統開發完成后,已應用到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工作中,系統運行狀態良好,順利完成了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工作。系統在使用過程中,有專家提出部分項目僅憑申請書電子材料進行評價依據不充分,評審過程中最好請項目負責人現場答辯。說明評審系統需要進一步改進,增加語音或視頻答辯功能,使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可以向項目組成員提問,使評審結果更加科學。■
[1]胡明銘,黃菊芳.同行評議研究綜述[J].中國科學基金,2005(4):251-253.
[2]劉求實.同行評議中的“非共識”問題研究[J].科技導報,1995(1):40-42.
[3]李延瑾.科技項目立項評審的同行評議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4]龔旭.同行評議公正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6(12):212-217.
[5]劉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通訊評議結果的公平化處理[J].中國科學基金,2003,17(4):243-246.
[6]胡景榮.科技計劃項目評審的網絡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信,2009(36):691,693.
[7]萬偉韜.無紙化考試系統中Struts,Spring,H ibernate框架整合的分析與研究 [J].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3):46-50.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