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吳小麗
表妹收到錄取通知書,意氣風發地問我大學生活應該怎樣度過。說實話,這段歲月離我有點遙遠,但我還是回顧了一下。
就我當年讀書的經歷來看,進入大學階段后的學生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有明確的志向。有些人熱愛讀書,我的同學中,這一類畢業后大部分都選擇讀研乃至讀博,然后進入高校或科研單位。雖然覺得長期的書房生活未免單調,也偶爾質疑他們是否真能在學術上有所精進,而不是淪陷于發論文、評職稱,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渴求,并愿意為之長期努力。那段連周末都不肯放過自習室的日子,帶給他們的是終生保持學習、思考的狀態和嚴格自律的內心。另一類人的愛好則很多元,涵蓋文藝、體育、演講、讀書、寫作、創業、打游戲、談戀愛、在學生會浮沉等等。因為投入和用心,效果往往也很明顯。熱衷于學生會活動的,每一屆都出不少管理人才。傾心于談戀愛的,我現在覺得非常明智,很早就懂得戀愛之難度遠勝過學習任何一門科目。無論收獲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更多一些,這個問題都越早面對越好。有些女孩挺有趣,用大學4年的時間致力于改變自我形象,畢業時與初入校門幾乎判若兩人。當年我也曾暗笑她們連續一周吃泡面只為買到某件衣裳,工作后才明白,這不僅是現實需要(無論求職還是求偶),更體現了自我提升的強烈愿望,是真心熱愛自己的表現,值得欣賞。
以上這些都是可取的,不可取的是這一類 毫無熱情、索然無味地過完4年大學生活,這其中又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進入大學后完全失去目標,得過且過;另一種行事過于規矩,內心過于封閉。前一種容易失去選擇生活的主動權,隨波逐流;后一種沒能給自己營造一個開放的環境,容易錯失成長的機會。比較不幸的是我在大學前三年就屬于后一種,幸好到了大四幡然悔悟,只得通過考研來爭取幾年時間,部分彌補這一缺憾。
所以我覺得,綜合來看,上大學后有兩樣事情最重要:一是有目標,目標有時比選擇更重要。沒有長遠規劃,有短期的小心愿也行,這能保證你心中永遠有憧憬,有想做的事,否則,大學賦予的自由只會使你失重。二是有熱情,就算是玩也要玩得投入,這樣才不會導致每天都是對昨日的重復。這兩點我在踏上工作崗位、實實在在開始生活以后感觸頗深,覺得是需要畢生堅持的兩個原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