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天命觀對《三國演義》敘事機制的影響

2012-12-17 19:04:33··
明清小說研究 2012年4期

· ·

關于《三國演義》天命觀的研究,前輩學者做了不少的探索和貢獻,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總體來看,還有不足:其一,對天命觀的內容表現論述零散,缺乏系統性,大多著眼于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角度,例如對巫術、夢兆、童謠等神異現象的解讀。其二,對天命觀的功能論述較為狹窄,或側重于天命與三國悲劇性的聯系,或側重于天命觀的思想表現及審美效果,而對天命觀統攝下的敘事機制卻少有論述。因此,對《三國演義》的天命觀研究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本文首先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對天命觀的發展流變作了大致梳理,然后重點探討了天命觀覆蓋下的《三國演義》的敘事機制,試圖構建起一個系統完整的天命敘事機制。

起源于遠古時期的“天”的宗教觀,不僅是中國宗教信仰的主體,也是天命觀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思維的不斷進步,天命觀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變化著,逐漸由自然之“天”走向了人文之“天”,深深的影響著中國古代小說。

一、天命觀的發展流變

天命思想脫胎于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隨著社會等級秩序的發展,人們把人間的等級搬到了神界,多神信仰演變為一種主神信仰為主的多神信仰。夏商以“天”為世界的最高主宰,并形成至上神的觀念,稱之為“帝”,所有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社會的各種活動,都要受“上帝”意志的支配,事無巨細求禱鬼神,因此,占卜和祭祀活動大為盛行。《禮記·表記》中就有“殷人尊鬼,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①的記載。

西周王朝統治者為解釋自己篡權行為的合理性,提出“天命靡常”的思想,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②。天子只有以德配天、順應天命,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這種將“天命”和“德行”相結合的思想,實質上是將虛幻的宗教信仰轉變為求實的倫理建設,《禮記·表記》中便有“周人尊禮尚施,事敬鬼神而遠之”的說法,這說明天命開始以人的行為來行使其權利。西周時期的天命觀不僅開啟了德治的政治傳統,也為宗法社會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

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的天命思想,既尊重天命,又強調德行。一方面認為天是一切的主宰,在天命面前,只能順從,不能違背,否則“獲罪與天,無所禱也”③,并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④,告誡人們要敬畏天命,按照天的意旨行事。另一方面孔子對天命鬼神的態度又表現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子不語怪、力、亂、神”⑤,“敬鬼神而遠之”⑥。實際上,孔子是要把怪力亂神等超自然的信仰放到現實人事的從屬地位,力圖在混亂的社會中重塑天人和諧統一的“天道”秩序。為此,孔子建立起一套“仁”的思想體系,認為“仁”是實現以德配天的內在道德心性和品質,是人所固有的,它來自于天命,“從仁”也就是“從命”,所以闡揚“仁”的思想也就是闡揚天命。孔子將殷周的天命思想轉化為主體觀念的“仁”,企圖用這一先驗性的道德規范來維護社會秩序。

孟子在孔子以“天”為最高主宰的基礎上,提出一條“盡心”“知性”“知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認為天命與人心相通,萬物都在人心,只要擴充自己的本心,發揮固有的善性,就可以達到“知天”的境界,實現“天人合一”的價值取向。孟子的這種思想對后世尤其是程朱理學和心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到了漢代,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的需要,創造性的發展了殷商時期的天命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天有意志論”的神學世界觀體系。首先,為“君權神授”提供理論依據。認為“天”是“百神之君”,“王者之所最尊也”⑦,是宇宙人間的最高主宰。天子代天來管理天下,“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⑧,從而建立起一個“天—君主—臣民”三位一體的等級秩序。其次,提出“天人感應”說,認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⑨。天人之間是相互感應的,“天”的意志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四時的運行,五行的次序,萬物的生長變化等都受“天”的意志所支配。“天”可以賞善罰惡,常表現為災異和符瑞。“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⑩。同時,董仲舒又認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為,人們的某些宗教儀式等也能感動上天,促使上天改變對人事的安排。為了能更好的說明天人之間的聯系,董仲舒還捏造了一個“人副天數”說。在“天”的統攝下,儒家倫理規范、宗教神權、王朝皇權緊密結合起來,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

宋代理學繼承殷周、漢唐以來的“天命”思想,將“理”說成是形而上學的永恒宇宙本體,是產生世界萬物的根源,實際上是用“理”代替了以前正統哲學中“天”的地位,將天、神稱之為“理”,一整套封建倫理道德和統治制度也稱為“理”,極大的影響了宋元明清的社會生活。

二、天命觀統攝下的敘事機制

天命觀作為一種思想意識形態,其內容博大精深,神秘玄奧,廣泛的影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先秦時期的《左傳》、《國語》等史傳文學和《莊子》、《墨子》等諸子散文中,就涉及了大量的天命觀思想內容。作為歷史小說的《三國演義》,其基本史料是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的注釋,以及三國故事的民間傳說等,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天命觀色彩。甚至作為小說家的羅貫中和評改者毛宗崗父子也無不打上天命觀的烙印,借此表達思想感情,解釋歷史演變現象。因此,天命觀作為古代小說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三國演義》全書,成為推動情節發展,決定人物命運,解釋歷史發展規律的重要因素。

縱觀《三國演義》中的天命觀,主要由兩部分思想內容組成:一是抽象的、概括的內在表現,如“天命”、“天意”、“天道”、“天理”等;二是形象的、具體的外在展現,如“祥瑞災異”、“天象”、“夢象”、“童謠”等。這兩部分內容相互映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天命觀系統。由于在古人眼中,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通過某種形式,天人之間可以建立起神秘的貫通和感應。《易·賁·彖傳》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過觀察天文星象、世間萬物的變化可以達到揣測天意的目的。《三國演義》中的天命觀就是建立在這種“天人感應”基礎上,在“天命”與“人事”的觸碰過程中,既尊崇天命的無上權威,以天命規范人事;又以人事鑒識天命,推衍王道仁政等人文社會秩序。因此,在《三國演義》中出現了一系列有關“天文星象”、“祥瑞災異”、“占卜謠讖”、“夢兆鬼神”等描寫,建立了一整套對于天命觀的預示體系。

據筆者統計,《三國演義》全書有將近300次的天命觀描寫,分布在94個回目中,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是“中樞神經”,對敘事情節的發生、發展、結局具有統攝引領作用。

《三國演義》是以一系列歷史事件為情節單元和敘事線索,以主要歷史人物為中心,以地理環境為依托,以天命觀和分合觀來統籌敘事情節的發展。其中,各種線索和社會人事又以蜀漢集團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為重心。根據這種結構邏輯,我們可以將《三國演義》的天命空間敘事進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發生階段(1-9回)

這一階段主要通過各種災異現象,預示天下大亂,漢朝即將衰亡。

開篇第1回便介紹了各種災異:“青蛇蟠椅”、“洛陽地震”、“海水泛濫”、“雌雞化雄”、“黑氣入殿”、“五原山崩”等,正如毛宗崗夾批中言:“白蛇斬而漢興,青蛇見而漢危,‘雌雞化雄’此兆尤切中宦官。以男子而凈身,則雄化為雌矣,以閹人而干政,則雌又化為雄也。”“先說災異,引起盜賊。”隨后就爆發了黃巾起義,由黃巾起義又引出了宦官和外戚的斗爭,而后就出現了董卓之亂。第3回漢帝出亡,有流螢千百引路,莊主崔毅夢見兩紅日墜于莊后,以及“帝非帝,王非王”的童謠,預示著少帝被廢,陳留王劉協稱帝,即后來的漢獻帝。然而“天子者日也,日借光于螢火,不成其為日矣”(毛回評),日后,漢獻帝的遭遇也充分說明了“漢朝天數當桓靈,炎炎紅日將西傾”(5回)的結局。

第1回穿插了劉備、曹操的兩篇小傳,相者云劉備:“此家必出貴人。”許劭言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為兩個主要人物后來的崛起埋下伏筆。第6回,孫堅攻破洛陽,意外得到“傳國玉璽”,程普當時就說:“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盡管孫堅因玉璽而喪命,然而卻為孫策、孫權日后在江東稱雄建業埋下伏筆。

三國歷史就在東漢末年朝政腐敗、軍閥割據、諸侯混戰、漢家天下搖搖欲墜和曹、劉、孫三家將要崛起的各種異象及預兆中拉開了序幕。

(二)發展階段(10-105回)

這一階段的天命空間骨架主要是通過魏、蜀、吳三國的統治者“應天命而起”建立起來的。

魏國的天命空間骨架是曹操、曹丕父子撐起來的。曹操命運的轉折是在太史令王立的“吾觀大漢氣數將近,晉魏之地,必有興者”;“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14回)的宣言中開始的。而五十年前,早就有通曉天文的遼東人殷馗預測到:“黃星見于乾象,正照此間。后五十年,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31回),曹操的崛起正應殷馗之言。爾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遷許都,斬呂布,敗袁術,滅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地區,曹操的軍事實力也達到頂峰,統一全國勝利在望。而且更有天降祥瑞:“曹操于金光處,掘出一銅雀”(34回),為后文“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赤壁大戰埋下伏筆。赤壁之戰,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按孔明的話說是:“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云長做了,亦是美事”(49回),暗示曹操命不該絕。第61回,曹操攻打孫權,在帳中伏幾而臥,夢見“大江中推出一輪紅日,光華射目;仰望天上,又有兩輪太陽對照。忽見江心那輪紅日,直飛起來,墜于寨前山中,其聲如雷”。三輪紅日,預示著魏、蜀、吳三方將鼎足而立,各成帝業,同時為后來劉備、孫權稱帝做了鋪墊。第78回,曹操死前,夢見“三馬同槽而食”,預示司馬懿父子將取代曹魏政權。

第32回,曹丕出生時,“有云氣一片,其色青紫,圓如車蓋,覆于其室,終日不散。有望氣者,密謂操曰:‘此天子氣也。令嗣貴不可言!’”。第69回,曹操令管輅“卜傳祚修短之數。輅卜曰:‘獅子宮中,以安神位;王道鼎新,子孫極貴。’操問其詳。輅曰:‘茫茫天數,不可預知。待后自驗。’”種種描述,都暗示曹丕將代漢稱帝。第80回,曹丕果然在天地祥瑞和大臣們的頌贊聲中篡漢稱帝,是為魏文帝。可惜好景不長,幾年以后就在“許昌城門無故自崩”的不祥預兆中走向死亡。此后,曹魏集團漸漸的被司馬氏父子取代,司馬懿父子登上歷史舞臺。

蜀國的天命空間骨架是劉備、劉禪父子撐起來的。劉備皇圖霸業的理想轉折是以劉備危亡時刻躍馬過檀溪為標志的,正如童謠所言:“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35回)。暗示了劉備日后將龍馬騰空,時來運轉,事實也正是如此。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并提出了有名的隆重對策:“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此后,劉備集團在這套方略的指導下,終于建立了西蜀霸業。其間,“素曉天文”的譙周扮演了一個天命代言人的角色。第65回,劉備攻打益州,時任劉璋謀臣的譙周進言:“某夜觀乾象,見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況一載之前,小兒謠云:‘若要吃新飯,須待先主來。’此乃預兆,不可逆天道”,認為劉璋投降劉備之舉“正和天意”。自此,劉備占取了益州之地。第80回,譙周又向劉備進言:“近有祥風慶云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于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應漢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更復何疑?”于是劉備稱帝,終于實現了鼎足一方的帝王霸業,其綜合國力達到了鼎盛。盛極而衰,歷史使然,劉備為雪弟恨,興兵東吳,結果被東吳統帥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夷陵之敗使蜀國遭到重創,就連諸葛亮也感嘆:“漢朝氣數休矣!”(84回)。之前在81回,劉備曾索問青城隱者李意出師休咎,“李意乃索紙筆畫兵馬器械四十余張,畫畢便一一扯碎;又畫一大人仰臥于地上,傍邊一人掘土埋之,上寫一大‘白’字,遂稽首而去”,暗示劉備將敗亡于白帝城。

第34回,甘夫人臨分娩時,有白鶴一只,“高鳴四十余聲,往西飛去”,預示劉禪將成為西蜀后主,并有四十余年的江山可坐。后來,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為完成先主統一大業的遺愿,六出祁山,這時官居太史的譙周又站出來屢次勸諫。第91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前,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圖也”;第102回,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之前,又出奏后主曰:“臣今職掌司天臺,但有禍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投于漢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觀天象,見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般災異,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一方面,預示了諸葛亮“逆天行事”,無功而返的結局。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曹魏“旺氣正盛”,不會滅亡。第115回,姜維九伐中原時,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文,見西蜀分野,將星暗而不明。今大將軍又欲出師,此行甚是不利。陛下可降詔止之。”果然,又是無功而返。第118回,在譙周的勸諫下,后主劉禪投降曹魏,蜀國滅亡。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培嶺以《節水灌溉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為題進行了精彩演講,他呼吁要深入基礎理論研究,加快節水灌溉科研成果的轉化,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創新。要推廣自動化控制系統,加強節水灌溉設備質量的監管控制,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確定水價,建立健全節水灌溉體系服務。

顯而易見,譙周作為“順應天命”的代言人,和蜀漢興盛衰敗的命運在無形之中有著密切的聯系。

吳國的天命骨架是孫策、孫權撐起來的。第15回,孫策以“傳國玉璽”為質當,脫離袁術,初步建立江東基業。第38回,吳太夫人臨終向周瑜、張昭托付遺言時說到:“長子策生時,吾夢月入懷;后生次子權,又夢日入懷。卜者云:‘夢日月入懷者,其子大貴。’不幸策早喪,今將江東基業付權。”日乃帝王的象征,預示著日后孫權將稱帝。第54回,劉備、孫權問天買卦,一個“破曹興漢”,一個“興旺東吳”,二人皆劍斷山石,又一次兆示了“兩朝旺氣皆天數,從此乾坤鼎足成”(54回)的局勢。第61回,曹操攻打孫權時,曾夢見三輪太陽,再一次兆示“孫權非等閑人物。紅日之應,久后必為帝王”(61回)的結果。第98回,孫權終于在“鳳凰來儀”、“黃龍屢現”的祥瑞之中登上帝位。

(三)結尾階段(106-120回)

這一階段主要寫蜀、吳、魏先后衰亡的過程,最后三家歸晉,從而拉下了鼎足三分的帷幕。

蜀漢走向敗亡的轉折是以后主劉禪夢見“成都錦屏山崩”的兆示為標志的,“錦屏山崩”預示蜀漢將失去一位屏障棟梁,結果諸葛亮死于北伐之地。其后,姜維九伐中原,只不過是蜀漢滅亡前的回光返照,就連他最后苦心積慮想借鐘會之手挽狂瀾于既倒的謀劃,都以失敗而告終,只得仰天大叫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119回)。就這樣,蜀國在“天命難違”的籠罩之下,連最后的一點希望都化為泡影,當真是“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103回)。

吳國的衰亡是以孫權“受驚成病”的異兆為標志的。第108回寫到:“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風,江海涌濤,平地水深八尺。吳主先陵所種松柏,盡皆拔起,直飛到建業城南門外,倒插于道上。權因此受驚成病”,不久病亡。其后,吳國內亂不斷,先是孫峻密計斬殺諸葛恪;接著,孫綝專權,廢掉吳主孫亮;再是,孫休令丁奉定計斬殺孫綝;最后,吳國的末代君主孫皓歸降晉朝。其間第113回,孫休“在虎林夜夢乘龍上天,回顧不見龍尾”,龍乃帝王的象征,乘龍上天卻不見龍尾,意味著好景不長,也預示了吳國將要衰亡的結局。

魏國衰亡是以“魏主(曹睿)拆取承露盤”為標志的。城門、宮殿、臺柱是國家帝王的象征,多用此預示國家衰微、帝王駕崩。先是“銅人眼中流淚”、“忽然臺邊一陣狂風起處,飛砂走石,急若驟雨,一聲響亮,就如天崩地裂,臺傾柱倒,壓死千余人”(105回),后在106回中,“魏主在宮中,夜至三更,忽然一陣陰風,吹滅燈光,只見毛皇后引數十個宮人哭至座前索命,睿因此得病”,不久病亡。曹芳年幼,大權漸落入司馬氏父子手中。第119回,司馬炎在“天降民王”、“上合天心,下順民情”的祥和氣氛中代魏稱帝。上演了一幕“魏吞漢室晉吞曹,天運循環不可逃”(119回)的歷史話劇。

綜上所述,天命空間敘事系統的建立主要是通過各種天命觀描述的插敘、預敘、追敘等敘事方式來完成的,并聯結和照應著《三國演義》的整個敘事結構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演變。而且很好地與開篇、結尾的歷史循環觀和詩詞的虛無、悲涼的基調融合在一起,共同影響著整部《三國演義》的敘事機制。

三、天命與人事的相互照應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作者是懷著“擁劉貶曹”的政治傾向,重點描述曹魏和蜀漢的矛盾沖突。魏蜀之間,作者又以蜀漢集團的人物事件為中心主線。《三國演義》120回,其中60﹪的回目是專門寫蜀漢人事的。蜀漢是劉氏正統,劉備也是王道仁政的實施者,蜀漢是作者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情感寄托,然而卻屢屢敗于施行霸道的曹操之手,最終還被曹魏政權消滅。歷史現實與道德情感之間形成了鮮明的沖突,作者怎樣來消融這種沖突,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歷史循環論和天命觀便成為作者的主要處理方式。

(一)天命觀兆示下的人物命運

總體來看,《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的命運都或多或少的帶有天命色彩。下面選取幾個典型為例。

1.董卓、龐統、諸葛恪。這三個人物分別分布在上述天命觀敘事系統的三個階段之中,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但卻是作者用濃烈的天命色彩之筆來著力塑造的三個人物,有其特別的意義之所在。

董卓臨死前有7次天命預示:夜夢一龍罩身;其母肉顫心驚;車輪折;馬斷轡;狂風驟起、昏霧蔽天;童謠歌聲;道人暗示(見第9回)。死后,怒雷霹尸,三次改喪。董卓死前的種種預兆,不僅給人造成一種恐怖壓抑的氛圍,也讓人相信這是天亡其命。董卓的死預示著一個新的時期的到來。不久,曹魏就“奉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北方地區。

龐統死前有5次天命預兆:彭羕、諸葛亮的星象警示;劉備之夢;龐統坐下馬眼生前失;東南童謠(見第63回)。死后,一星大如斗,從天墜下,流光四散。這些預兆相對于董卓的死前預兆,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惋惜和悲涼之感。龐統身為劉備的臂膀軍師,是劉備奪取西川實現宏偉藍圖的主要決策者和推動者。龐統的死雖然是劉備集團的一大損失,但卻預示著劉備崛起于西川,實現鼎足三分的戰略局面。

諸葛恪死前有6次天命兆示:中堂忽見一人披麻掛孝而入;半夜正堂中梁折為兩段;半夜所殺披麻人和守門軍士提頭索命;次早洗面聞水血臭;黃犬銜衣阻攔;路遇白虹自地而起(見108回)。死后,附體婢女,遍身血臭,飛身跳躍,頭撞屋梁,比起董卓之死還要猙獰恐怖。諸葛恪文韜武略甚優,是孫權臨死托孤的重臣,可惜為人剛烈,功高震主,死得很冤。諸葛恪的死是孫吳內患的開始,預示著東吳走向衰亡。

2.諸葛亮、關羽。此二人是作者著墨和投注感情最多的兩個人物,與蜀漢集團的興亡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系,也是作者“擁劉貶曹”思想的直接體現。他們二人的死亡呈現出濃重的悲劇氣息。只不過,諸葛亮表現的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命運悲劇,而關羽則表現出更多的性格悲劇。

諸葛亮: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蜀漢集團就如魚得水:火燒博望、新野;赤壁之戰;借荊州三氣周瑜;取西川奪漢中;建立蜀國政權;白帝城托孤。之后,又輔佐后主劉禪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可以說,諸葛亮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也是悲劇的一生。

且看第37回,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路遇崔州平,有一段描述:

州平笑曰:“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玄德曰:“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備身為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

崔州平將歷史的發展歸結為“治亂無常”,認為“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是“數之所在”、“命之所在”,即便孔明出山也將是“徒費心力”。之前,司馬徽也曾感嘆“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預示了諸葛亮終究還是無法擺脫“天數”、“天命”的命運結局。第103回,諸葛亮六出祁山,在上方谷眼看就要除去北伐的最大障礙司馬懿父子,結果卻是天降大雨。孔明不得不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同回中,諸葛亮欲祈禳北斗于壽命,眼看就要成功,結果卻因魏延稟報軍情而功虧一簣,孔明只得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第104回,孔明預感到旦夕將死,強支病體,巡視山寨,“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不得不發出“悠悠蒼天,曷此其極!”的無奈和感嘆。正如諸葛亮在給后主的遺表中所言:“生死有常,難逃定數”。就這樣,諸葛亮轟轟烈烈的一生,終究難逃天命的束縛。

作者一連用了3個回目來渲染諸葛亮的死。第103回,諸葛亮見“三臺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就知道自己“命在旦夕”;第104回,司馬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于西南方,墜于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也預測到“孔明死矣”;第105回,后主夜“夢見錦屏山崩倒”,譙周“仰觀天文”,推測出“丞相有大兇之事”。這還不夠,作者在他死后,又描述了兩件事:一是“武侯顯圣定軍山”(116回),護佑蜀國百姓;二是在鄧艾攻伐蜀國的途中道旁留一石碣:“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117回),預示了司馬炎興起之時,鄧艾、鐘會二士相爭而死的結局。再一次渲染了諸葛亮的愛民思想和超凡智慧。

其實,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時,就連譙周、司馬懿都看出了此乃“逆天而行”,非明智之舉。堪稱“神人”的諸葛亮又怎會看不出來?作者之所以這樣塑造,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悲憤感傷的悲劇意味,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從本質上來說,作者是肯定諸葛亮那種敢于挑戰“天命”的“人謀”行為的。

關羽: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敗走麥城,顯圣玉泉山。可以說,關羽是英雄的一生,忠義的一生,是作者寄托儒家忠義道德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

關羽的死亡是伴隨著其輝煌而來的。就在關羽走到了軍事生涯的巔峰之時,卻突然墜落下來,慘遭滅亡,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作者從73回到77回,一連用了五個回目來渲染關羽人生的輝煌和敗落,死后又屢次顯圣護佑百姓和蜀國的人事活動。其中第77回,一連用了7次天命描寫來刻畫關羽的死:王甫骨顫肉驚,夜夢關羽渾身血污;和尚普凈以“后果前因,彼此不爽”勸渡關羽;玉泉山多次顯圣護民;附體呂蒙,大罵孫權;頭顱顯靈,驚倒曹操;托夢劉備,報仇雪恨;孔明夜觀天象,見將星隕落荊楚。作者用整個回目來追悼關羽的死亡,可見關羽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關羽與劉備、張飛一樣,他們的悲劇多是性格上的悲劇。第78回,孔明勸劉備時曾說:“關公平日剛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禍”。之前在73回,孫權欲與關羽結成兒女親家,結果云長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可見關羽之剛傲。第81回,張飛急欲伐吳報關羽之仇,鞭打部將,結果被害。劉備不以大局為重,為雪弟恨,以舉國之力興兵伐吳,破壞孫劉聯盟,最后慘死白帝城。作者將劉、關、張三人的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一方面是為了實現桃園結義時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1回)。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消融歷史現實與作者情感理想的沖突,表達儒家忠義觀念和道德倫理傾向。

基于作者“擁劉反曹”的政治傾向,作者對曹魏的天命刻畫就顯得冷酷得多,表現出明顯的褒貶色彩。曹操的父親及其家人被殺,是當年曹操無辜殺害呂伯奢一家的報應;曹操死前有“梨樹之神”索命;曹丕篡漢稱帝時卷起怪風,飛沙走石;曹睿死前陰風陣陣,有毛皇后等鬼魂索命;曹芳的張皇后被白練絞死,也是當年曹操絞死漢獻帝的伏皇后的報應;曹髦的結局如同當年的漢獻帝,被逼禪讓。這些描寫都表現出明顯的天命色彩和因果報應思想。

(二)天命觀兆示下的軍事戰爭描寫

軍事戰爭是歷史事件的一個分支,人物的命運往往與戰爭的成敗有著密切的關系。各個歷史事件的敘述看似走馬觀花的拼湊,實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戰爭的勝負、人物的命運,都有其內在的敘事發展機制,而天命觀就是統籌事件和人物不可缺少的一環。前面已從天命對人物的命運作出論述,為了避免重復,這里只簡單地列舉幾次重要的軍事戰爭,來探討天命觀對其敘事的引領。

1.官渡之戰(25-34回)。曹操以少勝多,擊敗袁紹,繼而統一北方,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軍事集團。袁紹的敗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為配合人事的敘事進程,屢次給予天命兆示。第30回,田豐從獄中上書勸諫袁紹:“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袁紹沒有納言。同回中,沮授夜觀天象,“見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賊兵劫掠之害。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提備”,結果袁紹還是沒有聽勸。烏巢糧草被燒,成為曹操扭轉戰局的關鍵。之后,袁紹招招敗退,終于在“此天喪吾也”(31回)的嘆息聲中吐血而死。袁紹死后,其子不同拒外患,反而爭權奪利,不亡何為?

2.赤壁之戰(43-50回)。這是作者精心刻畫的最精彩的一場戰役,它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一場持續時間很短的戰役,作者卻用了8回的筆墨,展現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畫面。戰前,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孫吳內部分為投降派和主戰派。投降派以張昭為首,認為漢朝天數將近,曹操占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降曹可以“保東吳民安,且正和天意”。面對投降派,主戰派周瑜虛與委蛇,又被諸葛亮智激,從而達成了“吳蜀抗曹”的協議。此后,經過一系列的精心策劃:群英會蔣干中計、孔明草船借箭、黃蓋苦肉計、闞澤詐降書、龐統連環計,使曹操一步步進入圈套。第48回,曹操詩酒臨江,意氣風發,不可一世。正在高興之時,劉馥進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結果,曹操大怒,刺死劉馥。其后,曹操軍中黃旗被風吹折,飄入江中。這種種的天命異象渲染了曹操將要敗亡的結局。且在關鍵時刻,孔明作法借得三日三夜東南大風,曹操敗逃的命運就這樣在人事和天命的雙重互動下被注定了。

3.彝陵之戰(81-85回)。彝陵之戰使鼎足三分的局面瀕臨瓦解。此時的孫吳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西有劉備大軍,北有曹魏虎視眈眈。起初孫權節節敗退,幸而關鍵時刻啟用陸遜,才扭轉戰局,轉敗為勝。劉備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最后死于白帝城。這種結果的出現早有天命暗示,第81回,李意以紙畫的形式給劉備警示;第84回,劉備帳前中軍旗幡無風自倒;這些都傳達出一種不好的結果。

四、地域依托

中國古人向來重視土地和人民,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地域空間觀念,并深刻影響了小說的時空敘事。《三國演義》中的地域主要包括廟堂空間和戰場空間,所有的社會人事活動的敘述都建立在此地域之上。從大的方面來講,《三國演義》中魏、蜀、吳就是三個大的地域空間。劉備創業之初因沒有自己的一片基業而四處轉投流浪,直到隨著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的實施,才據荊州,取西川,奪漢中,建立了自己的一方基業,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地域空間。曹操以許都為中心,挾天子以令諸侯,敗袁術,斬呂布,滅袁紹,北拒烏桓,一統北方,建立了自己的霸業。坐擁江東的孫權在父兄基業的基礎上,以長江為天險,慢慢發展壯大,也有了自己的地域空間。從小的方面來說,三國之間的政治、外交、軍事活動等又分成了許許多多的小空間,即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都有一個小的地域空間為依托。因此,小說故事的敘事就發生在這些個地域空間之中。

總之,“天命”、“人事”、“地域”三個因素是相互交織、不可分割的,共同構建了一個“天、地、人”三維空間輻射的形態。“天命”隱于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的背后,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具有宏觀統攝作用。“地域”是社會人事活動包括政治斗爭、外交斗爭、軍事斗爭等在內的空間依托,如陸上官渡之戰、江中赤壁之戰等戰場空間,以及曹魏、孫吳、劉蜀的根據地空間。“地域”作為最基礎性的因素,承載了發生在東漢末年到三家歸晉時期的所有社會人事活動。而這三個因素又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一種輻射狀態,將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紐和在一起,完成了整個敘事過程。

注:

①陳戍國《禮記校注》,岳麓書社2002年版,第430頁。

②周秉鈞《尚書注譯》,岳麓書社2002年版,第196頁。

③④⑤⑥金良年《論語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01、75、62頁。

⑦⑧⑨曾振宇、傅永聚《春秋繁露》,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301、224、208頁。

⑩[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董仲舒傳》卷五十六,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498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九色91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成人91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色综合激情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欧美色图久久|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性69交片免费看|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第一色|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理论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午夜不卡福利| 国产网站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视频a|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专区第一页|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8090成人午夜精品|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天天摸夜夜操| 911亚洲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免费在线色| 色综合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