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物理系 王 靜
在智力競賽活動中經常要用到搶答器。一般的設計任務是:幾組參賽選手、主持人各有一個按鈕。在主持人宣布可以搶答后,若某一參賽者的手指先觸及搶答按鈕,該選手對應的指示燈亮,同時蜂鳴器響。主持人可用清零按鈕將搶答結果變為0狀態,直至再次有人使用搶答按鈕為止。一般大都采用D觸發器來實現,有些也用鎖存器實現。但是在設計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
目前,常見的搶答器設計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用基本邏輯門設計的,用D觸發器設計的和用D鎖存器設計。

圖1 基本邏輯電路
圖1所示為基本邏輯門搶答器電路。搶答開始前,Gl、G2、G3、G4四個與非門輸出l,經過G5、G6、G7、G8四個反相器輸出0,所以L1、L2、L3、L4四個小燈不亮。開始搶答,若K1先按下,則G1的四個輸人信號全為l,所以G1輸出0,經過G5反相器后輸出1,L1燈亮。同時,G1的輸出信號0送到G2、G3、G4的輸人端,使這三個門可靠的截止,即使其他選手按下按鈕,相應的小燈也不會亮,搶答成功。圖2為用D觸發器設計的搶答器。搶答前,持人用清零按鈕使QlQ2Q3Q4=0000,所以4個發光二極管不亮。而Q 為1,經過與門G1后使DlD2D3D4均為1。若K1按下搶答按鈕時,即時鐘CP1上升沿到來,Dl觸發器工作,Q1n+1=D1=1,搶答成功。而Ql的反為0,再經過與門Gl后送到4個觸發器的輸入端,使D1D2D3D4均為0,即使其他選手按下按鈕,相應的發光二極管也不會亮,搶答成功。圖3用7475型四位雙穩態鎖存器實現。搶答前,由于Q1Q2Q3Q4輸出都是0,所以它們的反都為1,G2輸出1;同時,主持人按下開關K輸人一高電平,從而使Gl輸出1,7475進人工作狀態。Kl搶答時,D1輸人一高電平Ql輸出高電平,所以燈Ll亮。同時Q1的反為0,使G2輸出0,G1輸出0,封鎖7475。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誰按開關都沒有輸出信號,保證輸出信號的唯一性。
三種電路結構都比較簡單,易于實現,但圖1適用于4路搶答,若5路以上電路過于復雜,不易實現;圖2由于D觸發器的邏輯功能是Qn+1=D,因此在某一組搶答成功后,Q1n+1=D1=1,輸出指示燈亮。同時 Q 輸出0送到各觸發器的輸入端,如果不小心再次按按鈕,則輸出0,發光二極管滅。電路不可靠,容易引起誤判。即電路不能實現自鎖。圖3能實現自鎖,但卻不容易復位。
針對前幾種電路的優缺點,筆者設計了一款競賽用智力搶答電路,使用方便,具有聲光顯示功能。
l)可同時供6名選手參加比賽,編號分別為1-6。
2)給主持人一個控制開關,實現系統清零和搶答的開始。
3)具有聲光報警功能。
4)具有數碼顯示功能。

圖2 用D觸發器設計的搶答器

圖3 用D鎖存器設計的搶答器

圖4 主電路

圖5 數碼顯示電路

圖6 消噪電路
主電路如圖4所示。數碼顯示電路如圖5所示。電源部分采用集成穩壓電路,器件可以選用W78XX系列,組成固定正電壓輸出,且這類芯片只有3個引腳,使用方便。C1可以消除因輸入線路較長引起的自激振蕩,C2用于消除電路高頻噪音,如圖6所示。
此搶答器用一片74LS174上升沿D型觸發器、74LS148優先編碼器、74LS247四線七段譯碼器和共陽極七段數碼管5EF105構成。具有六個搶答按鈕,六路輸出指示,同時利用六個互補輸出接至同一與非門實現自鎖,控制CP脈沖的輸入。
(1)等待過程
搶答前,將74LS174清零,六個輸出端為零,六只小燈不亮。將六路輸出信號取反送入G1與非門得到0,再經G2輸出1,從而使門G3打開,保證CP脈沖信號順利進人74LS174的9管腳CP脈沖輸人端。由于六個開關未接通,六個D觸發器的輸入信號均為0,即使CP脈沖進入觸發器,它的輸出仍為0,六只小燈不發光。74LS148為輸入和輸出低電平有效。當沒人搶答時,74LS148的輸入端均為1,輸出也為111,所以數碼顯示器顯示數字8。同時,A點電位接近于0伏,三級管Vl的基極電位也接近于0伏,自激振蕩電路不工作,揚聲器不發聲。
(2)工作階段
1)輸入鎖存與報警電路。開始搶答時,若K1先接通,Dl先為1。當CP脈沖到來時,輸出端Ql為高電平,L1燈亮,A點電位升高,三級管V1基極電位也升高,自激振蕩電路正常工作,揚聲器發出嘟的響聲,提醒主持人。而Q 為0使G1輸出1,G2輸出0,封鎖G3,CP脈沖不能進入74LS174,所以其他按鈕此時不起作用。上述分析說明若第一組搶答后,其他各組搶答均無效,若另一組先搶答,情形相似。
2)編碼與譯碼顯示電路。當Kl先接通時,Ql輸出0,74LS148相應的輸出信號是001。送到74lJS247四線七段譯碼器輸入端,再由74LS247的輸出驅動共陽極七段數碼管SEF105顯示數碼1。
(3)復位
只有清零之后才能進行下一輪的搶答。清零按鈕與開關K7同時動作。K7是一常閉開關。
筆者設計的該款搶答器,將鎖存器、編碼器、譯碼器和顯示器綜合到一個電路中。在實驗室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證明該電路設計合理,具有比較可靠的工作方式和很強的適應性。同時經過多次試用效果良好,深受參賽使用的同學歡迎,理論與實踐達到完美結合。
[1]劉真,等.數字邏輯原理與工程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征宇.最新74系列IC特性代換手冊[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何小艇.數字電路[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4]余孟嘗.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燕,宋芳.多路搶答器設計[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