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 呂廷軍
項目化教學是指以完成一個項目工作為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環節,它屬于“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一種。項目化教學講究“以學生為本,以項目為中心”,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精心組織學生真實參加到某個特定項目的設計、實施、評價等過程,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一項作品,學生得到完成這項工作的親身體驗,并從這些經歷中獲取到經驗與技能,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多種能力從而得到提高。
第一,明確項目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學生的特質分成學習小組,由教師提出任務,學習小組共同進行討論;
第二,制定計劃:根據討論結果,各小組制定出解決問題的工作計劃,教師逐一審查并給予指導性建議;
第三,實施計劃:各組成員按制定的計劃進行詳細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務;
第四,檢查評估:采用多元化評價機制,包括有學生自我評價、組間互評、教師評價;

表1 “彩色電視機維修”項目分析表
第五,歸檔和應用:對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各種材料進行記錄歸檔,并進行總結實踐結果
第一,實踐性:教師在設計項目時,所選的內容應當盡量針對就業崗位技能需求,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更容易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具有的實用性。
第二,自主性:提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內容和展示形式的決策機會,學生可以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有效挖掘學生的創造力潛能。
第三,發展性:長期項目與階段項目相結合,構成實現教育目標的認知過程。
第四,綜合性: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的運用的特點。
第五,開放性:學生圍繞項目的主題內容所采取的探究方式具有開放性。
第六,評價多元性:項目型教學注重學生在活動中能力的形成、發展過程,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
我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專業技能實訓項目教學計劃中,把學生的技能實訓實習分成了三個階段(六個學期):第一階段是通用技能階段,實訓內容是無線電裝接技能實訓、電子基本技能訓練;第二階段是專業技能階段,實訓內容是音響設備組裝、調試與維修實訓、電工基礎實訓、彩色電視機維修、技能等級考證強化訓練;第三階段是企業生產實習階段。不同階段的實訓,都安排了不同的項目內容,難度階梯式漸進,學生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實訓,為走上企業進行生產實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實施項目化教學包括項目選取、項目分析、項目方案制定和項目方案實施四個環節,下面結合我校專業技能實訓階段的項目“彩色電視機維修”作為案例來簡單闡述技能實訓過程中的項目化教學。
項目選取是項目化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選取時通常會依照就業崗位對人才的技能需求,結合所學課程內容來進行設計。設計出的項目,既要包含了所學課程教學內容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要能讓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體驗項目完成的過程,獲取直接經驗,提升其團隊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我校通用技能實訓階段的項目“彩色電視機維修”是在第四學期開設的,本學期開設的專業課程是《彩色電視機維修》,該項目的選取考慮到:第一,項目內容包含了《彩色電視機維修》中的彩電原理與維修知識;第二,每個學生家里都有彩電,學生很趕興趣。學生只要認真完成項目,對于彩電維修中常見的故障處理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將項目的總體目標告知全體同學,特別是對各個項目組的組長進行重點宣講。在這個實例中,項目的總體目標是:通過項目“彩色電視機維修”,讓學生體驗維修彩電這個項目的完整流程,綜合運用《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這門課程中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鍛煉團隊的協作能力。根據總體目標,在項目組長的主持下,把項目分解成子任務,填寫在項目分析表1內。
項目實施方案是開展項目活動的指南,在制定過程中,各組組長需要集合全組智慧來共同完成。本案例中設立了四個流程,每個流程可以各指定相關的負責人,由負責人負責完成該流程中的對應內容,并及時寫出一份該流程的研究報告,與全組人員溝通并修訂,直至最后生成一份較為科學合理的項目方案。
一個項目能否順利實施,這主要取決于是否有合理的成員分工以及組員之間的協作情況。項目化教學通常是按組為單位,根據項目中的目標由各小組獨立來組織安排本組的活動?;顒又邪捶止じ鞒蓡T之間是相對獨立的開展工作,但同時也與本組其他成員保持溝通,以使小組能順利完成項目。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本例中,計算機操作能力強的組員可以負責資料的查詢,理論知識強的組員可以負責知識的儲備,文字表達能力強的組員可以負責表格的設計與結論分析等。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合理的評價方式來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訓教學中,評價要注重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能力的變化,因此可以從評價的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
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出能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評價的主體應是變化和多元的。評價時主體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教師、學生、管理者或實習單位;評價信息也應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包括組員自評和組間互評。
在評價內容可以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應用能力、綜合職業能力這四個方面來考慮。
(1)基本知識
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儀器儀表、數字電路以及各專門化方向限選課程等領域的常識性內容。
(2)基本技能方面的評價
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常見電路的裝接、調試與維修等方面技能熟練程度的評價。評價的重點是考慮學生的操作速度、動作規范度及正確性。
(3)應用能力的評價
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通過集體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再學習、再提高。
(4)綜合職業能力的評價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專業技能來分析故障并排除故障在能力。綜合評價是激勵學生運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答案。
在評價時可以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如學習態度、作業完成情況、項目參與度、實訓報告等,每一次評價或測試要盡量涵蓋多種相關的能力要素。
實訓教學采用項目化教學法,需要教師從過去的“傳授”轉為“引導”,指導學生由過去的只管接受、驗證一個實驗內容的正確與否轉變為學生的主動參與,這也需要教師不斷的自我學習、積累。只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化的學習,終將能使學生成為職業競爭中優勝者。
[1]姜大源.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理論、策略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馬成榮.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及項目課程設計[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顧明.項目教學法在軟件工程教學中的嘗試[J].計算機時代,2005.
[4]吳言.項目教學法[J].中國職業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