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記者 紀鵬飛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特種鋼和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總部位于芬蘭的羅奇(Ruukki)公司在長達一百多年的企業歷史中,已經樹立了鋼材、焊接結構件以及系統和設備等方面的國際地位,并且通過對特種鋼的不斷升級在歐美等國專用汽車輕量化中獲得了極高的收益。 4月25日在武漢召開的“高強度鋼應用技術研討會”上,記者見到了遠道而來的羅奇鋼鐵業務技術專家Kari Salin,就特種鋼在國外專用汽車輕量化應用及羅奇特種鋼的性能進行了專訪。
19世紀末,在芬蘭政府的整合下,芬蘭國內的幾大鋼鐵廠實現了聯營,從而促成了羅奇鋼鐵的誕生。盡管在“高手如云”的全球鋼鐵界,與米塔爾等國際鋼鐵大亨相比,羅奇似乎規模、產量都無法與之抗衡,然而它卻在特種鋼領域做到了行業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羅奇悠久的企業歷史中,特種鋼產品的開發推廣只有20年。
Kari Salin 為此解釋道:“芬蘭本土的市場有限,這迫使羅奇不得不去國際市場打拼,而技術就成為取勝的關鍵?!钡靥幈睔W的芬蘭,資源豐富、人口稀少,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為了企業的長久生存與發展,包括羅奇在內的眾多芬蘭企業不得不盡力開拓國外市場,培育出了具有芬蘭特色的創新精神——你無我有,你有我優。
面對企業對高性能、高質量鋼材需求的日益遞增,羅奇不得不開始了技術革新。
而這種革新在Kari Salin 看來就是材料加設計,羅奇希望客戶在使用羅奇鋼材的同時,在材料、設計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拔覀兿Mㄟ^設計、原材料、加工等服務,為客戶量身定做方案,盡可能地降低成本。”
小而精的理念,迫使企業不得不把企業革新擺在首位?!澳鷾蕚浜糜酉乱淮a品了嗎?”在研討會門口樹立的廣告語無時不在彰顯羅奇技術革新的緊迫感。
羅奇在設計和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且在技術的高峰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生產高強度耐磨鋼的方法上,羅奇獨創了“直接淬火”技術。與傳統淬火技術相比,直接淬火技術可以使材料具備更高的強度和硬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和焊接性,為客戶在尺寸、設計、各種操作環境中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
“我們的高強度鋼和耐磨鋼已經在歐美的專用車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尤其在車輛的輕量化方面我們一直在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Kari Salin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比如說我們生產的optim900、optim1000厚度僅有26 mm?!?/p>
以技術為支撐,以服務為保障,羅奇建立了集銷售公司、倉庫,工廠、機加工中心為一體的全球服務體系,并且在長達百年的積淀中孕育出了旗下Raex耐磨鋼和Optim高強鋼兩大品牌,在特種鋼領域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主力軍。
“現在,幾乎歐洲所有的自卸車廠商都是羅奇忠實的客戶?!盞ari Salin介紹說,羅奇在高強度超薄鋼材上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并且在耐磨性、硬度、超薄性方面有著獨特的行業優勢。
在節能環保的大背景下,汽車輕量化已經成為了全球汽車業的發展趨勢,專用汽車也不例外。理論分析和試驗結果都表明,輕量化是改善汽車燃料經濟性的有效途徑,而在所有用于設計的金屬材料中,鋼鐵材料在與有色合金及高分子材料的競爭中由于其價格便宜、工藝成熟的優勢,迄今為止仍然是在專用汽車生產上使用最多的材料。
以自卸車為例,包括自卸車在內的眾多專用車品種已經完成了三代升級,特種鋼產品已經在歐美專用車上得到了普及,而中國汽車輕量化起步才剛剛開始。
在Kari Salin看來,造成兩者差異的原因在于市場的成熟度?!皻W美的市場機制相對比較成熟,比如說高強度鋼和薄板鋼的使用已經達到了普及。這歸功于歐美近乎苛刻的交通法規,像超載這樣的現象,處分都相當嚴厲,所以迫使專用汽車企業不得不設法減輕車輛自身的重量?!?/p>
“中國目前對于輕量化的認識還在發展之中?!?Kari Salin表示,中國企業并沒有看到使用輕量化材料帶來的經濟效益。他打了個比方,比如說車身減重20%,耗油量會明顯下降。
為了實現車輛的輕量化,歐美生產企業還在設計上做了大量研究。“我們現在看到的車輛外觀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但歐美就會充分考慮空氣阻力對燃油經濟性的影響,設計流線形的車型,降低燃耗。羅奇就有一款U字形的設計產品。”
Kari Salin先后參與了羅奇高強鋼的設計、研發、銷售等環節,對羅奇的產品性能、結構如數家珍。當記者提及羅奇鋼鐵的設計理念時,Kari Salin笑道,完全是從市場的角度?!俺′撛谳p量化車輛上的應用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隨著市場的發展,羅奇實際上也在倡導一種認識,讓客戶能更容易接受輕量化,進而形成市場自發的行為?!?/p>
盡管國內對于輕量化的認識尚在發展之中,但Kari Salin卻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中國這幾年經濟發展很快,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交通法規的健全,對超載現象的整治,燃料成本的上升會讓更多的中國企業認識到輕量化的作用?!?/p>
與國際鋼鐵大亨不同的是,羅奇進入中國的時間相對較晚: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工程解決方案,直到2010年才在中國開始特種鋼的銷售。
“有一種說法認為,羅奇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才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國,您認可這種說法嗎?”記者問道。
Kari Salin會心一笑,“我當然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鋼材的需求是全球性的,不僅僅限于歐美,羅奇鋼材在特種車上的領先優勢已經得到了全球客戶的認可?!?/p>
事實上,這一切都源于羅奇公司的全球戰略,羅奇人內部把它形象地稱為“50”、“60”、“60”計劃,即新興市場占全球銷售份額的50%、建筑和工程業務占銷售總額的60%、特種鋼占全球鋼鐵銷售業務的60%。而中國便是實現這一戰略的核心地區之一。
2010年,羅奇公司在上海完成公司注冊、建廠及設立機加工中心之后,2011年又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2012年羅奇還將在西南地區完成布點,實現國內市場的全覆蓋。
如今,羅奇公司已經通過經銷商和營銷團隊在我國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他們希望,公司不僅在中國銷售原材料,而且還可以帶來后續的增值服務。
采訪結束時,記者忍不住問了句:“羅奇會不會為中國市場研發專門的產品?”
Kari Salin思考了下,然后給予了肯定的答復?!半m然目前沒有為中國市場推出專門的產品,但是并不是沒有可能,羅奇就曾經為歐洲一家生產企業專門研發了針對混凝土的Raex400產品,硬度比以前上升了一個臺階。”Kari Salin還補充了一句:“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是羅奇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