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首席記者 蔡春麗 圖/本刊記者 唐明
云端重慶 云聯世界
Cloud Chongqing,Chongqing Cloud
□文/本刊首席記者 蔡春麗 圖/本刊記者 唐明
3月22日至24日,山城春光明媚,藍天白云。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的以云計算為主題的大型國際盛會—2012中國(重慶)國際云計算博覽會(簡稱“云博會”),為重慶上空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別樣“云”。
以“云聯世界、感知未來”為主題的本屆云博會,是一次融展覽展示與高峰論壇于一體的專業展會。云博會上,惠普、宏碁、英特爾、富士康、思科、微軟、華碩、戴爾、NEC、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日立、AMD、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興通訊、曙光信息、寶德、中國通信服務、太平洋電信、國際電子商務、正大、浪潮、用友、金蝶等160多家國內外參展單位、15000平方米的云計算產品及技術展覽展示,帶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云”,讓人們體驗到“云”生活的無窮魅力。云博會的舉辦,將使更多的智慧和創意推動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惠普、宏碁、英特爾、富士康、思科、微軟、華碩等160多家國內外單位參展2012中國(重慶)國際云計算博覽會
2010年,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領頭羊,重慶致力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搶抓云計算的發展機遇,實施“云端計劃”,建設智慧城市。
重慶的“云端計劃”,由“云”和“端”兩部分組成,“云”就是打造云計算數據處理基地,“端”就是打造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基地。經過努力,重慶的“端計劃”有了長足進步,形成了“5+6+500”的筆電產業集群。去年重慶生產了2500萬臺筆記本電腦,今年將生產5000萬臺,力爭達到6000萬臺,預計到2014年前后達到1億臺。與此同時,重慶今年還會生產3000萬臺打印機、5000萬臺顯示器,還會有一些平板電腦、3G手機,以及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通信設備,總共會生產1億臺件的網絡終端產品,到明后年重慶會生產2億臺件終端產品,將占世界產能的1/3。重慶筆電產業的發展,已經受到全球關注。
重慶在大力發展“端計劃”的同時,也大力推進“云計劃”,包括三個板塊:一是基于智能重慶需要,建設全市云計算應用基地,比如教育云、交通云等;二是基于國內云服務需要,建設在中國有影響的在岸云計算高地;三是基于全球客戶需求,建設亞洲最大的國際離岸數據開發處理基地。在這三個板塊中,重慶選擇首先發展為世界服務的國際離岸數據開發處理基地,這樣重慶就可與世界頂級的云服務商,包括惠普、騰訊、微軟、IBM、思科等合作,搶占制高點。為搶占這個制高點,重慶迎難而上,進行相關創新,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獲得離岸數據處理中心的營業執照。重慶提出到2015年,實現100萬臺服務器產業規模。經過一年多努力,已初見成效,年內就會有3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建設任務展開。

〉“云”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生活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2012中國(重慶)國際云計算高層互動峰會的主旨演講上表示,為實現2015年建成100萬臺服務器的產業規模,重慶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建設數據中心所需的基礎設施尤其是通訊基礎設施,重慶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進行戰略合作,力爭讓通訊基礎有極大改善,帶寬達到新加坡、香港水平;二是為數據中心提供電力保障,專門配套建設一個自備的燃氣發電廠,電費可節省一半;三是抓好產業鏈配套,積極發展與數據中心相關聯的上下游產業;四是配套支持離岸數據中心發展的優惠政策。

〉關注“云”,關注重慶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來渝為云產業項目考察選址

〉富士康科技展臺

〉“云”生活魅力無窮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表示,本屆云博會,完成了一系列的產業項目對接,搭建了交流的平臺,更向世界展示了重慶發展云計算產業的信心。
沐華平透露,重慶目前正在建設和完善與國內18個主要城市的直接數據通道,運行成熟后將大大提升網絡運行效率。此外,重慶還在計劃連通新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連接中亞地區的陸地光纜,以及連通云南至東南亞的陸地光纜,使重慶的數據大進大出,讓重慶不僅有海纜,還有陸纜,形成一條數據傳輸的新絲綢之路,從而助推重慶“云”飄向世界的天空。
重慶未來的“云”蛋糕有多大?
在云博會“重慶市云端智能城市發展論壇”上,重慶市經信委社會信息化處處長景根元透露,據初步測算,2010年至2020年,重慶將用3000億元資金造云(其中,2000億元投資將來自各大企業),屆時,重慶將建成“九大云平臺+十大城市云”,并形成特定的產業集群,此舉意味著重慶智能城市的應用將主要通過云平臺完成。目前,九大公共云平臺正全面招商。
云博會上,重慶渝中區發布消息,未來5年,投入超過100億元,造“智能網絡”、“智能政務”、“智能民生”、“智能交通”、“智能產業”五朵“云”,托起西部首個智能城市—“智能渝中”。渝中區人民政府為此在云博會上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神州數碼等有關企業簽訂了智能城市建設意向性戰略合作協議。

〉參展單位介紹“云”知識

〉宜眾“宜居云”已在旭陽臺北城、渝開發上城時代等多個社區推廣應用

〉“教育云”引起學生關注

〉市民體驗“衛生云”
高新區則宣布,將實施“云創蝶谷”計劃,打造西部首個云計算應用產業走廊項目,其中包括將石橋鋪數碼商圈擴容三倍,將二郎打造成云計算應用中心,將金鳳培育成云端產品制造基地等。二郎的云計算應用中心目前已入駐了“健康云”,重慶市衛生局已將100臺服務器放在該中心……
IT軟件巨頭微軟已在經開區“造云”。微軟將幫助經開區率先在重慶建成服務企業與政府間的云端平臺,計劃今年6月建成投運。微軟將通過設置云端平臺,為該區域內的公司、政府,甚至家庭提供全面的IT服務。微軟在經開區打造的云端平臺共有300家企業,經開區管委會各部門也將參與其中。
世界500強思科也參與到重慶“宜居云”項目中。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洪新勇稱,2010年思科與重慶市政府簽訂“智能城市”共建協議后,便開始了與重慶桓浩科技公司合作“宜居云”項目。“宜居云”包括智能入戶門禁、智能家居控制、家居環境監測等智能系統。計劃今年內在重慶推出宜居套餐。目前,宜眾“宜居云”已在旭陽臺北城、渝開發上城時代等多個社區推廣應用。
云博會期間,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將攜手甲骨文公司構建中冶賽迪解決方案中心(COE)云計算平臺(賽迪云),進一步提升為客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能力。“賽迪云”也被稱為“工業界的淘寶網”,將提供多種應用軟件服務,有需求的企業通過“賽迪云”的線上服務,不需花費大量的資金組建系統,還可以在“賽迪云”的工業設計服務平臺上實現設計成果的展示和交易。“賽迪云”的投入使用,除了幫扶重慶設計類微企實現快速發展,還將吸引全球設計機構“來渝辦公”。
趁參加云博會之機,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10余人組成的考察團隊也悄然抵渝,為云產業項目考察選址。華碩云端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擬在重慶布局一個中型規模的云產業基地,服務器規模至少達5000臺,主要是利用該中心開展離岸結算等業務,為印度、東南亞市場提供服務,同時輻射周邊。
中興通訊公司副總裁呂阿斌在云博會上表示,將入渝打造云產業集群,力爭2015年在重慶市場上實現云收入50億元。目前,中興已在重慶推出了智能交通、一卡通、城市應急系統、云信箱等業務。未來,中興通訊將在重慶進入更多的領域,涉及教育云、安全云、服務外包云等。
3月23日,南岸區政府與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簽署物聯網領域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物聯網領域開展產品研發、產品應用、市場拓展和人員培訓的交流合作。來自英國的10家電子通信企業如ARM、英國電信、索尼移動通信和近120余家中方企業就合作方向和內容進行協商洽談……
國內外企業紛紛來渝造“云”,重慶云端產業全球矚目,重慶“云”多姿多彩。

〉重慶的“云端計劃”,由“云”和“端”兩部分組成,“云”就是打造云計算數據處理基地,“端”就是打造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