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良
作者單位: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
政黨·政治
普京會見外國學者談經濟和政治問題
盛世良
2012年10月25日晚上5—7時,普京總統在莫斯科郊外的諾沃奧加廖沃官邸會見出席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的外國學者,并回答了他們的問題。同以往一樣,回答問題以工作晚餐的方式進行。
瓦爾代俱樂部是普京委托國家通訊社俄新社以及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理事會舉辦的外國“俄羅斯通”非政府組織,從2004年起,每年秋季舉行年會,討論涉俄重大問題。2012年的議題是“未來誕生于今日:2030年前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幾種可能方案”。與會的四十多名外國專家以西方學者為主,他們中的多數對俄羅斯經濟前景表示悲觀,認為俄羅斯主要出口商品油氣和原材料價格難以持續堅挺,建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治新機制舉步維艱,毫不掩飾對普京長期執政前景的失望和反感。
此前8次會見,普京都自己點名外國學者現場提問。這次則先由分別來自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的3名代表,匯集外國學者問題,歸總后向普京提出。普京答問的主要內容如下。
我注意到,中國現正在適當壓低經濟增長的速度,適當壓縮投資增長的規模。這都是正確的,有利于避免經濟泡沫,并不意味著經濟出現嚴重問題。中國與歐美的貿易額略有下降。這些都沒有什么可怕,不會影響俄中長期合作。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希望它的經濟繼續高速發展。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俄中貿易額2011年達到830億美元,高于俄德貿易額(720億美元)。俄羅斯當然希望跟中國多做買賣,做大買賣。2015年雙邊貿易額增加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能夠實現。這要靠俄羅斯向中國提供能源等資源性產品,因此我們希望天然氣合作能盡快達成協議。俄羅斯已經加入世貿組織,不會為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設置障礙。增加貿易額,更要靠俄中之間的大項目合作,其中之一是核能合作。田灣核電站第一期運轉良好,第二期要繼續,而且25%—30%的工程量要由中國技術人員完成。俄中應該擴大貨幣交換,爭取雙邊貿易以本幣結算。盧布已經實現自由兌換,和人民幣一起,都可以成為有前途的國際儲備貨幣。
(出席會議的西方學者多數認為,俄羅斯在國際金融危機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潛力耗盡。俄羅斯采油量已達頂峰,現在能源價格雖高,但不足以保證增加俄羅斯的外匯收入,內需雖旺,但不足以推動高速增長。)
俄羅斯運氣好,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蘇聯時期,充裕的石油美元使經濟喪失了發展的動力,當然蘇聯經濟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堅持計劃經濟,反對市場經濟,缺乏競爭力。俄羅斯現在也面臨挑戰,過于依賴油氣。我們決心使經濟多樣化,已有初步成果。油氣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然仍高達一半,但在GDP中的比重逐漸下降,這一趨勢今后會繼續。
首先,應該節約能源,其次應該促使非能源部門,特別是航空航天和醫療制藥部門加快發展,為高技術企業提供優惠稅率。
俄羅斯財政應降低對油氣收入的依賴度。我們用前幾年平均油價為參照,預計今后基準油價和財政收入,但留有余地。現在油價是111美元/桶,但是我們在計劃開支時只把油價算做91美元/桶,超額部分為預算盈余。做預算時定的基準油價為:2013年104美元,2014年102美元,2015年103美元。
俄羅斯應該發展加工工業,但不是一般的加工工業,而是有前途的新技術。
如果說20世紀是物理學世紀,那么,21世紀就是生物學世紀,應該發展納米技術、生物技術。
其次應該利用土質好、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農業。
其三,要利用領土廣袤、東西跨度大的優勢,發展洲際運輸,成為歐美、歐亞的橋梁;利用氣候轉暖,開發北方航路,與經過蘇伊士運河的航道競爭。
俄羅斯要改善經營環境,不僅為了吸引外資,更是為了本國資金回流。這方面也有進展,在世界180余國經營環境排行榜上,俄羅斯由前年的124位上升到2011年的120位,2012年是112位。爭取若干年后上升到第20位,起碼也要到30位。
要吸引投資。俄羅斯已經建立投資基金。要保障產權,保證外資有匯出利潤的權利。盧布已經實現自由兌換,匯出時無須另行上稅。要創造穩定的經營條件,讓外資在俄羅斯獲得比在其他國家更高的利潤。
優先引資領域是基礎設施和機械制造,汽車制造業在俄羅斯獲得的利潤高于其他國家,船舶制造業也能做到。俄羅斯希望與其他國家共同振興飛機制造業,發展醫療和制藥業。
要降低腐敗程度,但不搞運動,聯邦政府一級的反腐成效比地方明顯。
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已經與行業公會共同制訂了措施,目標是把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
高技術工作崗位要增加2500萬個,不是全靠招新人,主要靠技術培訓。即使增加2000萬個,也會使經濟面貌改觀。現在技校生太少,不僅高級專家缺,連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級車床工也缺。
要吸引人才。俄羅斯有才能的年輕人到歐美去,是正常現象,為了獲得高技能的工作崗位和更高的收入,就像中國和印度有不少人在歐美求學和工作一樣。在提供獎勵方面,俄不如歐,歐不如美。俄羅斯開始吸引世界級專家,月薪15萬盧布(約合5000美元),無償提供住房和實驗室,條件是一年內起碼要有5個月在俄羅斯工作。現在美國、日本和韓國都有專家想到遠東工作,1個名額平均有10人競爭,平均每月引進10名人才。
俄羅斯為本國年輕人參與科技創新提供優惠,高校內允許建立小型創新企業,享有租用實驗室和儀器的優惠,這樣的小企業目前已經有7萬個。
國家應投資社會領域、創新和國防工業。俄羅斯雖然不像20世紀30年代,面臨法西斯德國的戰爭威脅,但當今世界依然崇拜實力,而不是崇拜法律,俄羅斯不得不對國防投入更多資金。武器的壽命雖可延長,但有限度,俄羅斯不得不生產新武器,購買新的武器系統,不是為了搞軍備競賽,而是為了更換有形陳舊和無形陳舊的武器。在增加軍費問題上,俄羅斯社會、俄羅斯精英內部有不同意見,但是,現在已經作了決定,政府內部和總統辦公廳內部都不再爭論。雖然軍費要增加,但2013—2015年預算是平衡的。
考慮到這是國有公司收購私有公司資產,有違我們遏制國有經濟的觀念,這是不利的一面。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其一,俄羅斯的秋明石油公司(TNK)與英國石油公司(BP)一直有沖突,公司運轉不靈。BP領導對我說,愿意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合作,我總不能硬把TNK塞給人家。其二,這是BP與俄羅斯石油公司股份互換,讓BP控制19.75%的股份,有助于制衡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采油量占本國40%,在世界石油公司中排第一,而按銷售額計,埃克森—莫比爾第一。
俄羅斯從行政命令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法制還在逐漸完善中。民法司法程序法2011年才制定。但是,俄羅斯法制與其他國家也有不同之處,例如我國有憲法法院。現在民法典在制定中。有的案子現在無法判,因為用舊法律判,不公正,新法又未制定,處于膠著狀態。要制定行政法典,以便解決“民告官”的問題。由于“官”擁有行政資源,“民”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未來的法律要賦予“民”以優先權。不完善現代化的各類機制,國家不易治理好。
聯邦政府成員更新了三分之二。有四個特點:一是選擇最有工作能力的人進入政府,其次才考慮更新;二是人員構成上,中央和地方的干部都要有;三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都要有,如果僅用經濟部門的人,則容易形成清一色企業家治國的局面;四是讓主要干部負責創新機制,例如當初讓伊萬諾夫(現總統辦公廳主任)負責彼得堡的創新工作,梅德韋杰夫負責莫斯科的創新工作(建立了斯科爾科沃創新園區)。
歐盟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多,我認為這是體制危機。危機不僅限于債務,部分涉及政治層面,是一體化危機,部分涉及技術層面。歐盟體制不完美,但沒有更好的體制。希臘、西班牙或意大利的政黨在競選時不擇手段,漫天許諾社會福利。當選后不得不盡力兌現,否則下次選不上。但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技術進步跟不上消費的這種高速增長,必然寅吃卯糧,債臺高筑。希臘和西班牙等國不可能像中國那樣,靠技術進步和大量新勞動力投入來提高產值,只好不斷增加借貸,釀成歐債危機。
德國比較務實,主張先解決體制問題,再采取經濟措施,否則治標不治本,難以走出危機。但是,歐盟迄今為止仍規避體制問題的解決。
歐盟應該拉近與俄羅斯的距離,兩者形成合力,產生疊加效應。俄羅斯資源稟賦和教育程度高,基礎科學強,人才培訓好。在俄羅斯開設的德國和日本汽車企業,只要招到人,立即可以啟動,形成生產能力。俄歐理應共同提高競爭力。我早已建議俄歐共同搞導航衛星,使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通信衛星,與美國的GPS競爭。歐盟不響應,自己搞一套,事倍功半。
歐盟歧視俄羅斯。它與許多拉美國家實現免簽,卻不肯與俄羅斯免簽,難道俄羅斯的犯罪率比拉美國家高?
跟歐盟相比,歐亞聯盟有自己的優勢。歐盟27國,缺乏共同語言,爭論不休。歐亞聯盟一是有共同的工作語言——俄語,二是有雖不夠發達但依然聯成一體的基礎設施,繼承了蘇聯遺留的統一的鐵路、輸電和航空系統。歐亞聯盟暫時沒有統一的貨幣,這總比歐盟有統一貨幣卻沒有統一經濟政策好。歐盟本來應該先形成統一的經濟政策,再實施統一貨幣。
歐盟還有一個缺陷,過于重視政治,擴員服從政治需要,結果擴員過度。
(路透社歐洲中東非洲總分社主編邁克爾·斯托特在向普京提問時批評俄羅斯監禁“造反貓咪”的兩名女子。普京振振有詞地反問,語氣激烈……)
這兩個姑娘如果不犯法,好好待在家里或上班,就不會被判刑。她們違法,國家當然要通過法院作出適當反應。本來沒人注意,她們非要招搖,到教堂惹是生非,想引起外國人注意。《穆斯林的無知》的作者和制片人被收監,你們為什么一聲不吭?為什么只關心侮辱了東正教的姑娘?為什么“造反貓咪”鬧事時你們不問我,判刑了就責問我?也許有的人喜歡在博物館里搞群交,跟一個孕婦搞群交,這是對女性的侮辱!還把視頻放到網上!俄羅斯新法西斯分子在超市張貼廣告,呼吁驅逐猶太人和外國勞工,你們為什么不提?難道你們喜歡這種行為?總應該堅持起碼的道德底線吧!
作者單位: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