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程(高級心理咨詢師)
麻木通往悲劇清醒朝向幸福
文/啟程(高級心理咨詢師)
麻木通往悲劇,清醒朝向幸福。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不自輕,只要有清醒的認知和持續的行動,2012之后,可以成為幸福元年。
最近有一首網友自制的詩朗誦的視頻,點擊率奇高,題目也充滿激情:《黑廠商們滾蛋吧》。詩的結尾說:“其實我們要求很低,只想健康地活著。”詩中所表達的,正是公眾因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頻發而急速發酵的情緒。據報道,浙江省藥監部門對浙江新昌18家膠囊企業抽取的共100批次的涉嫌超標產品,結果顯示超過三成膠囊樣品鉻元素含量超標,多家企業被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的兩個工作組已經分赴河北、浙江等地,聽取當地“問題膠囊”事件蔓延和發展情況,并與當地檢察機關共同研究介入事件調查。《黑廠商們滾蛋吧》里說:“要譴責的人有許多,其中包括你自己。因為寬容善良,我們迎來了坑爹2012最悲劇的末日!”這當然只是網友的戲言,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也不是“寬容善良”的問題。但是當這樣的事情一再出現,令無數普通人的心為之撼動的,一定不只是被慢慢“毒殺”的恐懼,還有那種無能為力的沮喪。那種無力感不是真正的“寬容善良”,只是鄉愿的麻木冷漠。這樣說來,“要譴責你自己”并沒有錯。
我們所有人都活在2012里面。所以2012這幾個字是有重量的。歷史上那些帶有憂患印記的傳說并不重要,在現實中,2012是太多真實的矛盾與糾結、焦慮與恐慌的交匯之處:自然生態的威脅是最強勁的,社會生態的紊亂是最直觀的,心靈生態的崩壞是最悲傷的。積重難返的一切都被漸漸推延和擠壓到這一年,擠壓到當下。最要命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恰恰是這一切的焦點所在。2012之后,是悲劇元年,抑或幸福元年?“問題膠囊”就像此前的“毒奶粉”、“蘇丹紅”、“地溝油”……等事件一樣,會帶來急風暴雨般的憤怒與恐懼,但也會在時光的消磨和瑣事的紛擾中慢慢被遺忘。每一次的遺忘,就成為下一次的惡性事件醞釀的溫床。這與我們所有人都有關。如果我們曾經做了錯事,把一切都弄糟,是否我們現在可以什么也不做,坐視一切變得更加糟糕?在古典世界觀里面,我們本是一個整體,彼此血肉相連,生命感同身受;而今在鋼筋水泥、浮光掠影的現代世界,我們都變成碎片,各據一端,顧影自憐,不再為整體的命運而疼痛。張三毒殺了李四,王五失職而不管,這都與陳六無關!似乎不需要再去重新引述馬丁·尼莫拉的那段話:“當初他們殺工會人士,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人士,……沒有人說話,因為已經沒有人了。”或許這就是“要譴責你自己”的原因。
“問題膠囊”來了。而且已經來了很久了,只是我們都不知道而已。我們又該怎么辦呢?其實也不是每一個人遇到事情都是那么自私,不關心別人,只想著自己。在這片土地上,一直都有種追求高尚善良、主張顧全大局的道德傳統。從前幾乎每人都想這樣,現在自私冷漠的人的確漸漸多起來,但懷有這樣的大局意識的人仍然不在少數。本來我們的生命來自同一個古老的源頭,棲息在同一個大地的懷抱,我們顧念大局,那應該是最誠摯的良善。但是,秉著高尚的動機,人們一樣會把事情做錯,把局面弄糟。那些人以為忍氣吞聲,忍辱負重,就能夠照顧到整體的和平安寧,以為吃虧是福,凡事知足,就能夠減輕管理部門的負擔,似乎一味忍讓就能讓這個國家真正強大,其實那都是一廂情愿的幻想。放任的態度弱化了個人的力量也鈍化了心智,讓權力腐化,讓貪欲橫流。這個國家也必然因此而遭受困頓煩憂。
何謂大局?包括每個人的疼痛在其內,彼此相連,不棄不舍,守望相助,是謂大局。四年前“毒奶粉”事件發生時,我曾在《叩問心門》的專欄文章中提出:“毒奶粉測試痛感神經。”那些對毒害臨頭仍能不以為意的人,痛感神經閾值在長期的艱困中變得過低,以至于他們喊不出一聲“好疼”。這當然是很糟糕的。我也提到受害者的家屬們對主管部門監管的滿腔信任。我說:“這種信任是盲目的,作為一種群體性的認知障礙,它甚至比毒奶粉還要毒。”網絡上有些熱血青年,甚至打出旗號,要“自備干糧”為權力辯護。他們想的是:如果這世上總要有罪惡,如果總免不了有人會被罪惡侵害,如果某些人被侵害是大局不至于更糟糕的代價,如果這罪惡的產業(從毒膠囊到地溝油……)關系到多少多少人的飯碗甚至生存,……那就默默忍受吧,為了這片土地的聲譽、利益和什么什么。你看,因為一種追求高尚善良、主張顧全大局的道德,人們也有可能選擇麻木和放任。
不過認知障礙就是認知障礙,哪怕它有好聽的理由,伴隨著美麗的幻想。向“假冒的整體”臣服的人們基于恐懼而求助于一種變異的工具理性,它需要來自鮮活情感的矯治和干預。只要有人被“問題膠囊”毒害,別人的生活就不會真正安寧。網絡上的段子說:制造毒膠囊的人每餐也吃地溝油,制造地溝油的人早上也喝問題奶,制造問題奶的人生病也吃毒膠囊……誰也跑不掉。人們最后只能悲哀地自我解嘲,說:“我已經習慣了,我百毒不侵。”這是開了一個最沒趣的玩笑,誰會信?所以,大局真的包括每個人彼此相連的疼痛,真的只有彼此間不棄不舍、守望相助的關懷才能讓大局真正改觀。美國民歌《我們就是那艘船》里面唱道:“我們就是那艘船,我們就是那大海,我在你內里航行,你在我內里航行。”誰和誰也分不開,不可能分開。無論是出于自私的冷漠,或者出于鄉愿的麻木,歷史上所有的末日都是每個活在那里面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動機也許不甚相同,結果都是一樣的。詩人劉春有一首題目震撼人心的詩歌,它告訴我們,現在已經不是海子追問幸福的那個時代了。詩曰《請允許我做一個怯懦的人》:“請允許我做一個怯懦的人,不申訴,不抗解,不高聲叫喊,不斜視,不聚眾,不因愛生恨,請允許我一再降低額頭的海拔,面帶微笑,甚至有些諂媚。……”句句說的都是活生生的現實。
今天緊張逼仄的生活是我們容易罹患群體性認知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都被禁錮在自己狹小的碎片里,不是感嘆“大局要緊”、“洋玩意兒更壞”,就是動輒以“蟻民”自居。這種可悲復可憐的碎片經驗,讓我們這些后生小子都成了孔夫子人文思想的不肖子孫。孔夫子說:“仁者愛人。”他口中的“人”是沒有特定階層、國別、性別界限的。是真實而具體的關切,是疼痛感的彼此連帶。所以他才會脫口而出:“傷人乎?不問馬。”這是原始儒學的普遍主義精神傳統。楚王的弓箭丟了,不刻意去找,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不必找了!”孔子評價說:“人失弓,人得之,何必說楚人!這才符合仁義的道理。”大到全人類,小到每一個具體的生命,都不是空疏的談論而已。常識需要一再重復,所以我要再一遍遍呼喚:人命關天!古代中國人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在我們這里,既沒有對天的無條件的敬畏,也沒有對人的無條件的愛。我們真的是病得不輕!有評論說,希望這一次“多一些斬草除根,而不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在人文層面,在心態層面,更需要這樣的呼喚。麻木通往悲劇,清醒朝向幸福。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不自輕,只要有清醒的認知和持續的行動,2012之后,可以成為幸福元年。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