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世海
我國公安消防部隊承擔著火災撲救及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19項搶險救援職責。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滅火救援的新聞發布工作?
預案中要明確滅火救援新聞發布程序、原則、要求、發布內容、發布形式以及具體新聞發言人等。一般來說,發生在敏感時段、敏感場所、重要人物或知名人物身上、受災群眾多、影響面大的滅火救援均需及時向社會發布新聞,第一時間告訴公眾發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政府或公安消防部隊采取了什么措施,保障公眾知情權。在發布內容上,要充分考慮到第一時間發新聞是新聞媒體的天職,媒體不會等待,公眾也不會等待,因此,不能等所有情況都清楚后才發布新聞,必須做到不求全、只求準、只求快,并且要根據救援進展情況滾動發布,不斷發布最新情況,對過去由于情況不清晰而發布的不準確信息立即糾正,保持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在新聞發布形式上,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以召開新聞發布會,也可以為媒體提供新聞通稿,還可以通過公安消防部隊的官方網站或微博發布。預案制訂后要及時演練,并根據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和實際效果不斷完善。
消防部隊在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的同時,須同時啟動滅火救援新聞發布工作預案。火災事件發生后,新聞媒體和公眾都十分關注,人們焦急地等待、迫切想了解事件的真相,包括原因、傷亡情況、消防部隊采取的緊急應對措施、公眾需防范的措施等。媒體在這時最想知道的是向誰、到哪里去獲取這樣權威的信息。因此,消防部隊的新聞發言人要以最快速度到達處置現場,在處置過程中,從新聞傳播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安排專人及時收集現場處置的各種情況,將現場情況及進展情況及時整理報審后向媒體發布。要及時在救援現場或指定地點設立新聞中心,并把新聞中心和新聞發言人的聯系電話以及新聞中心的地址,特別是第一場新聞發布會的通知,通過各種方式廣而告之。這樣,不僅可以把權威可靠的消息第一時間告知媒體和公眾,還可以把媒體盡可能吸引到消防部隊權威的新聞發布渠道中,達到以大道消息堵小道消息的作用。第一場新聞發布主要是發布事件最簡要、初步的、截至當時已掌握的信息,隨后及時根據救援進展情況做好后續發布,不斷發布最新情況。滅火救援新聞發布工作只有與滅火救援同部署、同實施,才能保證在第一時間發布新聞,滿足媒體需求,從而正確引導輿論。
一是第一時間原則。新聞發布要在第一時間引導輿論,搶占輿論制高點,先入為主、先聲奪人。誰第一時間發布新聞,誰就掌握了輿論的主動權、事件處理的主導權。滾動發布進展信息,確保新聞媒體隨時掌握最新情況。二是真實性原則。新聞發布要堅持以事實為準的原則,千萬不能在新聞發布過程中粉飾太平或大事化小,事態不會因說法的“縮小”而縮小,而只會使消防部隊的公信力降低。三是客觀性原則,滅火救援新聞發布中要快講客觀事實、慎講事件原因,對已查清的基本事實和救援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時向媒體發布,而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及損失,一定要準確把握,在有權威性結論的基礎上發布新聞。在告訴公眾基本事實的同時,一定要講清消防部隊采取了什么措施及消防部隊對公眾的提示,以安定人心,體現責任政府、服務人民的形象。四是口徑一致原則。這是取信于民的至關重要的原則,新聞發布的口徑只能是一個,不管是事件處理者還是新聞發布者,或者是政府領導,對外口徑必須高度一致,否則就容易引起猜測性和歪曲性報道,從而導致消防部隊公共關系危機。滅火救援新聞發布工作必須由消防部隊指定的新聞發言人發布,未經授權或批準的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消息,以免造成口徑不一,信息混亂。五是嚴格保密原則。新聞發布中對涉及黨和國家以及軍事機密的內容必須嚴格把關,千萬不可通過發布會進行泄露。
一是確定記者現場采訪范圍。根據滅火救援現場有無有毒氣體、爆炸、房屋倒塌等危險情況,確定是否允許記者進入現場,迅速研究決定并視情況及時調整,同時要向記者們解釋清楚原因,取得記者理解。二是安排專人及時受理記者采訪申請和問詢,并及時回應。一時難以回答或提供信息的,要向記者解釋清楚。三是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權威性。消防部隊要明確向記者提供信息和記者采寫稿件的審核簽發人,明確消防官兵接受記者采訪的審批人,確保提供給媒體記者的信息準確、真實,不出現基本事實和數字錯誤,同時確保記者采寫的稿件與救援事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