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瑤 唐薇 |
北極開發,中國真的來了嗎?
| 吳瑤 唐薇 |
4月20日,國家總理溫家寶抵達冰島訪問,這是兩國建交41年以來中國總理的首次訪問,這次“姍姍來遲”的訪問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中國和冰島簽署的《關于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此前,中國從未與其他國家簽署過類似的協議。
這片浮冰覆蓋、總面積21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地區曾被稱作“人類的凈土”,風雪嚴寒曾經令人們望而卻步,現在為何遭到各國的競相追逐?中國又該以什么姿態參與北極事務?
溫家寶在與冰島總理西于爾扎多蒂的會談中表示,中方愿與冰方密切在北極事務中的磋商,在極地、海洋、環境、航運等相關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北極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而冰島總理西于爾扎多蒂也明確表示,冰島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參與北極地區的和平開發利用,冰方愿與中方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合作。
中國和冰島攜手北極開發早已有跡可循。2010年9月,冰島總統格里姆松訪華期間,曾專門到訪隸屬國家海洋局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局領導會面時,談到了兩國極地事務的合作。
據上海國際問題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程保志回憶:“中國與冰島在極地科考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合作已經非常頻繁,當時總統還主動提出加強除自然科學以外的極地事務合作,包括北極航線開通后,雙方在航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p>
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和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李形分析認為,“冰島對中國歷來比較友好,它雖然是北極理事會成員,但它遠離歐洲大陸,獨立性比較強?!敝档米⒁獾氖?,冰島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北歐國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進行自貿區談判的北歐國家。
據專家分析,冰島是北極理事會成員中實力最弱的國家,盡管如此,它也絕不愿意缺席北極開發的任何一個環節,2009年時冰島就曾堅決反對丹麥、挪威、加拿大、美國和俄羅斯達成北冰洋沿?!拔鍑献鞣绞健薄T诒睒O理事會內部,針對北極地區領土、資源和話語權的明爭暗斗愈演愈烈,冰島自然不甘落后,與中國密切合作,或能提高其底氣。
成立于1996年9月的北極理事會旨在保護北極地區的環境,促進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福利方面的持續發展,成員包括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加拿大、美國和俄羅斯。中國從2007年開始成為該組織的臨時觀察員。
北極理事會決定在2013年研究有關新成員加入或授予其他國家觀察員地位的問題,因此中國最早也要在2013年才能成為永久觀察員。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在研討會期間表示,中國希望尋求永久觀察員位置,能夠使得中國在北極事務上的呼吁和聲音被聽見,中國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在相關問題上有自己的考量。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和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李形則認為,觀察員雖然沒有投票權,但有利于了解北極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共識。
從臨時觀察員到永久觀察員的權利和義務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那么永久觀察員將給中國帶來什么?“永久的責任?!鄙虾H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程保志和楊健給出的回答是一樣的。
去年北極八國召開的第七屆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出臺的“高官報告”,明確規定觀察員的準入標準和職責,即必須承認北極國家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觀察員的職責限制在只能參與科學研究或財政資助等,且資助額度不得超過北極國家。
對此,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極地專家郭培清指出,在北極地區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尚未明晰的情況下,中國貿然答應這一前提條件,未免不夠明智?!爸袊Q然簽字,等于將北極國家都不明晰的權利拱手讓人。”“中國沒有必要成為觀察員,而應該堅定地推動雙邊合作?!惫嗲灞硎?。
目前除了中國之外,還有日本、印度、韓國等國家也在爭奪永久觀察員的入場券。非北極國家如何參與到北極事務中?楊健對北極事務和北極地區事務給出了嚴格界定,“北極地區事務是北極事務的一部分,這應該是由北極國家來管理的,但是涉及到全球方面,比如氣候變化、海冰融化、經濟等問題,可以由非北極國家來參與?!?/p>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北極戰略尚未出爐。2009年,時任外交部部長助理的胡正月就明確表示“中國還沒有北極戰略”,此后,中國官方也沒有進一步的表態。不過,外交部、國家海洋局等部委的官員曾經對中國參與北極事務作出公開評價,其中大多數強調中國最為重視北極地區的環境與氣候變化的利益。
中國的一只腳已經踏入北極地區,這就是科考隊伍。從1999年到2010年,“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四次駛向北極,進行大規模的北極科考,隊伍規模、時間跨度和任務難度一次比一次高。2004年,中國北極黃河站正式駐扎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成為永久性的科研據點。
不單中國,挪威、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也都建起了自己的北極科考站。兩極被稱為“最大的天然實驗室”,地球的低溫和降水都會因兩極的氣候而受到影響?!氨睒O海冰的多寡會影響中國的氣溫和降水,2008年的冰雪災害和去年的山東大旱,都跟北極海冰變化有關?!惫嗲逭f。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海冰加速融化,有科學家預測,在未來30年內北冰洋將出現夏季無冰年,北極航道初顯雛形。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北極航道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一條是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其中,東北航道的開通時間已經達到每年3到5個月。如果北極地區氣溫保持持續升高,海冰繼續融化,預計在幾年內,“東北航道”就能得到利用。
新航道開通將大大縮短航行距離,據估算,利用北極航道,我國沿海諸港到北美東岸的航程,比巴拿馬運河傳統航線大約節省2000到3500海里,上海以北港口到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港口比傳統航線航程短25%到55%,北極航道還沒有海盜的侵擾,將降低安全風險。
風險與優勢并存。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琳達·雅各布森提醒,“考慮到北極惡劣的環境、搜救設備等設施的缺乏、高昂的保險費用等,使用北極航道在商業上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然而,“東北航道”可以作為所有國家的備選路徑,中國絕大部分的商品進出口運輸都依賴海運,如果能利用好北極航道,就像給中國留一個“應急通道”。
如果說北極航道有可能成為命脈,那么人類的最后一片凈土會因為能源爭奪而“硝煙四起”嗎?
目前,北極地區已探明的油氣儲量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盆地、季曼-伯朝拉盆地和美國阿拉斯加北部斜坡盆地。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7月公布的最新評估結果表明,北極地區擁有的待發現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約占世界總量的22%。截至2011年,北極地區總計發現各類油氣田463個。其中,俄羅斯油氣勘探開發成果最為突出。目前,北極地區仍有近半數盆地未進行油氣勘探,已發現的油氣田由于氣候、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等原因尚未投入開發。
北極能源大戶俄羅斯率先出手,去年8月,俄羅斯石油公司與美國??松梨谑凸竞炇饝鹇院献鲄f議,共同參與北極能源開發,隨后,意大利埃尼集團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又加入了勘探北極油氣資源合作大軍的行列。荷蘭、英國等國的各大石油公司也都摩拳擦掌,企圖分一杯羹。
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其對于能源的不斷需求伴隨著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目前,中國的海外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中國參與北極開發,能源問題權重幾何?有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資源能源的問題也許要排到比較后面,但出于國家“能源安全”的考量,就得跟進北極能源資源開發的腳步。
不過對于“中國到北極搶資源”的說法,郭培清予以了反駁?!霸谌蚧瘯r代,資源是可以全球流動的利益,對于不是自己的資源,中國可以購買,而且中國可以提供北極開發所需要的技術、人力資源和資本。中國大市場是穩定的,可以成為持久的資源買家?!惫嗲灞硎?,“中國參與北極開發,基于《國際法》和遵守資源所在國國家的法律,只會有利而無害。”
據了解,中國公司與俄羅斯曾經就北極能源的問題進行接觸,只不過討論反反復復,尚未取得突破。英國智庫皇家事務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爾斯·艾默生分析指出,即使中國不直接參與到開發中,也會充當購買者的角色,將來,來自俄羅斯北部地區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可能會通過北部航道運往華東地區,而不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
“中國或許會將此設定為戰略利益,第一個經北部航道運輸的液化天然氣項目已經在準備之中?!辈闋査埂ぐ嘎?。
摘自《南方都市報》2012.7.21
book=18,ebook=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