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inationandexploration
通過學習拉近會員距離
商會會員的企業經營規模和對事物的認知,都會存在差異,如何拉近會員之間的距離,促進思想統一,提升商會運作效率,加強學習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因此,商會不定期舉辦各類學習活動,邀請各類專家、學者前來開設講座。同時會員企業也會舉辦類似的活動,邀請其他會員前來學習交流。通過學習交流,不僅拉近了會員之間的認識差距,也增進了會員之間的感情。因此,近年來新疆溫州商會會員之間關系融洽,氣氛熱烈,把商會當成在疆溫州人的心靈歸宿。
異地商會要學會融入當地社會
身在異地創業發展,就要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并提升溫州人在當地的影響力。當地政府對我們的重視程度,要看我們對當地政府做了什么,這個規則在國外也是一樣的。隨著近幾年溫州人不斷融入當地社會,溫州人的聲音也更響亮了。前不久,廣東省委提出建設“幸福廣東”,廣州溫州商會率先發起論壇,邀請專家、學者暢談什么是幸福、如何讓自己幸福、如何幸福他人。江蘇、福建、山東等地在廣州的商會會長也都參加了會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商會還經常參加當地的慈善、公益活動,讓當地政府感覺溫州人在廣州除了經商,更是懷抱感恩之心回報廣東,融入廣東,為廣東的發展添磚加瓦。
不要富行天下,要善行天下
有一次商會組織會員去登黃山,中途休息的時候,邊上有位游客看到我們拿著南京市溫州商會的小旗子,就說“你們溫州人真有錢,可以把整座黃山都買下來”。聽了這句話,心里回味了很久,不知道是說你好,還是諷刺你只是有點錢。
前幾年,溫州人總是跟“炒”連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有錢,但是我們不要富行天下,而是要善行天下,多參與慈善、公益事業,讓當地人感覺溫州人致富后反哺當地,與當地政府和市民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才更有利于溫商的發展。
“黨建帶會”走出商會管理新模式
商會屬于社會組織,行業分布廣泛,會員都是有思想、有個性、有實力的老板,要建設好這樣一個團隊不是件容易的事。長沙市溫州商會經過多年探索,走出一條“黨建帶會”的好路子,把溫州商會打造成當地較有影響力的商會。商會黨委推出“共產黨員經營戶”、“共產黨員示范崗”活動,積極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商會每一次活動,共產黨員最積極;商會每一次獻愛心,共產黨員捐助最多;商會會員遵紀守法,共產黨員做得最好。商會要求會員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要把職業道德放在首位。商會的食品分會有幾十家食品廠,至今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商會的服務形式要改變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許多商會都摸索出了自己的辦會經驗。我認為,在現今的形式下,商會要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服務的內容不僅僅限制在為會員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上。現在的許多會員經過多年在商海的摸爬滾打,積累了一定的實力,而隨著企業的發展,他們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商會應該在這些方面多提供一些服務。同時,部分會員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他們本身又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融資難成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這個時候,商會就要搭建好融資平臺,主動出擊,開拓渠道,幫助會員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要完善商會的秘書長辦公制度
包頭溫州商會已經成立12年了,這些年來,我一直是商會的秘書長。我覺得一個商會運作的成功與否,跟會長與秘書長的配合密切程度關系很大。尤其是作為一名秘書長,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會長想到的要去執行好,會長沒有想到的更要去想到。秘書長是商會領導班子與會員的“粘合劑”,不管誰當會長,他都要非常了解會員的狀況,傳達領導班子的意圖,解決會員遇到的困難。有些商會會長換屆后,往往秘書長也換掉,我個人覺得這不利于商會工作的正常開展,不利于團結大部分會員,商會里面應該要建立完善的秘書長辦公制度。
各地溫州商會間要加強聯系
“搭平臺、建舞臺、做后臺”作為商會的秘書長,我覺得辦商會首先要有這樣的意識。自2006年底太原市溫州商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會員服務、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在提升商會會員凝聚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商會的知名度。現在的溫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近兩百家商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會網絡,商會與商會之間應該加強彼此間的聯系,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尤其是商會的領導班子,更要有全局視野,不單為溫州人,也要為當地的發展獻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