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松
近年來,中央更加重視加強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強調要將優質培訓資源逐漸向基層延伸和傾斜,進一步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和傾斜,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7月10日上午9點,甘肅省慶陽市委黨校大禮堂,擠滿220多名來自陜西、甘肅、寧夏三省區的市縣行政院校骨干教師和地方黨政干部,國家行政學院送教下基層(陜甘寧革命老區)培訓班在此開講。
這是2011年以來國家行政學院開展以面向遵義、井岡山、武陵山區、吉安等革命老區為重點的送教下基層系列實踐活動之一,目前已累計培訓基層行政學院教師和地方干部近千人。
“中央要求、職責所在、基層所盼,就應是送教之所為?!眹倚姓W院副院長周文彰教授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國家行政學院還將在大別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區陸續舉辦送教下基層培訓班。隨國家行政學院送教下基層的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副巡視員楊佳木說,國家行政學院積極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向基層延伸,這是落實中央要求,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舉措。
早在2002年12月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就強調:“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偉大歷史時刻,全黨同志都要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年12月27日,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這要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截至2012年5月底,十六屆和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共舉行77次集體學習,100多位頂級專家學者相繼走進中南海授課,課程涵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國際問題、軍事、黨建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如今,幾乎各級地方黨委,也都有類似的集體學習。“對干部進行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主要保證。”楊佳木說。
從國內來看,干部隊伍不斷進行新老交替,年輕干部大量走上崗位,他們最大的優勢是學歷層次高,知識結構更為豐富和完善。但是,許多干部沒有經過艱苦環境和復雜崗位的鍛煉,理論素養、黨性修養、能力素質亟須提高。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共產黨一直十分重視干部的教育培訓,在井岡山、延安時期就開始大量地教育培訓干部,在延安建了三十多所干部教育培訓學校,干部教育培訓為中國共產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在楊佳木看來,當前,中國面臨新的國際競爭局勢,而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遇到不少新情況、新挑戰,為適應現實的需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大對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使干部學習相關知識,提高相應的能力。
干部培訓的傳統常規渠道,是包括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
2005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建成并正式開學。次年,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亦正式揭牌成立。因此,目前在中央一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已形成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浦東干部學院、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學院以及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一校五院”的培訓鏈。
從目前情況看,“一校五院”在推進教學改革、建設特色體系方面,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功能完備的培訓格局。
“一校五院”之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有關部門的培訓機構、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境外著名培訓機構,也部分地承擔了干部教育培訓的任務。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干部教育培訓的形式之多,規模之大,可謂空前。
記者了解到,中國干部教育培訓,近年來一直都是黨政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骨干這三支隊伍一起抓。
當前干部參加培訓的主要方式是組織調訓,即按組織的需要、干部履職的崗位需要和干部能力素質提高的需要對干部進行教育培訓。參加調訓的干部保留職務和工資待遇,完成學習與完成工作一樣考核。 除組織調訓外,還有一些培訓針對干部的差異化需求。
在楊佳木看來,當前干部教育培訓還有一些需要更為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門培訓的統籌性;二是有些培訓項目和班次針對性;三是培訓方式方法的靈活性;四是培訓的開放性和競爭程度;五是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
2008年10月,《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正式出臺,其中引人關注的重點之一,是將縣委書記等關鍵崗位的干部納為中央黨校的培訓對象。
2008年11月,全國各地2000多名縣委書記陸續走進“一校五院”集訓。2009年,中央對縣級主要官員的直接培訓進入高峰期,縣委書記、紀委書記、公安局長、法院院長、檢察長、監獄長等干部為重點對象。這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在基層干部培訓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楊佳木等受訪專家認為,基層干部處在社會改革發展第一線,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基層干部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關系干部隊伍整體形象,關系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也明確提出,要“積極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選送優秀教師支持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2011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了《中央組織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
楊佳木介紹,基層干部的范圍,主要包括縣級直屬部門機關干部,鄉鎮(街道)干部,縣域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村(社區)主要負責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負責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
在楊佳木看來,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傾斜,當前必須積極推進市縣級黨校辦學體制、干部參訓機制、培訓計劃生成機制等改革,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方法,全面開展教學質量評估,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這方面,國家行政學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年5月,第一期送教下基層(井岡山革命老區)培訓班在江西省吉安舉行。
國家行政學院送教下基層培訓班每期一般為期6天,以增強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的公仆意識和行政能力,推進革命老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和基層行政學院辦學能力為重點,不但安排了專題講座,還設置了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現場教學、結構化研討、互動式教學、班組活動等多個教學環節,學院負責人還親自授課,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促進教學互動,增強學習的啟發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部主任秦世才教授告訴記者,國家行政學院“送教下基層”活動開展之前,都要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基層需求,圍繞“送培訓師資、送培訓內容、送培訓方法、送培訓教材、送培訓經費”等方面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力求全方位地、有效地解決基層干部培訓工作的問題,進一步緩解基層在培訓“成本”和“內容”上的后顧之憂。
在國家行政學院第二期“送教下基層”培訓班上,來自寧夏永寧縣行政學校的高級教師謝玉珍告訴記者,“沒想到,這些頂級專家、高級官員的課也能這樣通俗易懂地講解。聽一些頂級專家講課,對于我來說,一輩子也沒幾次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所學內容消化好,回去用在實際教學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