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宏
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四川成都 610072
靜脈穿刺是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是護士的基本技能。護士靜脈穿刺技術水平的高低,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將直接影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信任度[1]。但是筆者在臨床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在人體模型上實施靜脈穿刺培訓的護生靜脈穿刺成功率較低,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含莖樹葉實施靜脈穿刺培訓的方法,經過此法培訓的學生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現報道如下:
將2010年7月~2011年2月在腫瘤科的實習護生112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所有實習護生為女生,對照組本科生16人,大專生40人,實驗組本科生16人,大專生40人,兩組護生在學歷上無差別。同時,將2010年7月~2010年2月入住我院腫瘤科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作為實習護生考核對象,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40例。實驗組中,男86例,女54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6歲,平均(50.01±19.87)歲;危重15例,一般患者125例。對照組中,男89例,女51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15歲,平均(46.49±19.76)歲;危重16例,一般患者12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危重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實習護生都選取患者上肢手背或前臂的粗現而直的靜脈作為穿刺部位。
每周安排1個半天對兩組學生進行培訓,連續培訓3周,第4周組織考核。兩組統一由指導老師示范講解靜脈輸液流程,靜脈穿刺技巧。
1.2.1 對照組 操作步驟:①操作人員的準備:冼手戴口罩;②常規排氣;③查對床號、姓名、藥物;④掛瓶→連接頭皮針,排盡管內空氣;⑤選擇人體模型手臂部位的血管,并在穿刺部位上方10~15 cm處系止血帶→常規消毒皮膚待干→取下針套,使針尖朝上,繃緊皮膚,固定靜脈,右手持頭皮針,在血管的上方,使針頭與皮膚成10°~20°角進針,見回血后壓低角度,順靜脈走向再繼續將針頭適宜送入靜脈內,固定針翼;松止血帶用膠布固定。
1.2.2 實驗組 操作步驟:①②③④同對照組。⑤將采摘自備的有莖樹葉貼在假肢手臂上,選擇樹葉莖作為穿刺血管,余同對照組。兩組分別由一對一指導老師實行全程輔導培訓,每次完成操作后護士作自我評價,一對一指導老師給予點評,指導老師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輔導靜脈穿刺操作中的要點、難點及注意事項[2]。
經過培訓后,由護士長和帶教老師對每一名護生的穿刺技術進行考核。穿刺成功的判斷標準:按照操作程序進行一次穿刺后,檢查回血良好,打開調節器,輸液通暢,局部無腫脹和疼痛為穿刺成功,反之為失敗。
向接受護生穿刺的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在接受穿刺的280例患者中,除意識不清的16例外,共有264例接受了滿意度調查,實驗組及對照組各132例。
采用SPSS 17.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兩組學生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培訓后,實驗組護生的靜脈穿刺成功率94.3%,而對照組僅為82.9%,結果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穿刺的成功率比較(例)
患者對接受不同培訓方法后進行臨床靜脈穿刺護生的技能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滿意度為92.42%,但是對照組僅為81.06%,兩組的調查結果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患者對兩組護生的滿意度比較(例)
靜脈穿刺技術是護士臨床工作的基本技能,護生雖然在護士學校學習時,經過正規的靜脈穿刺培訓,但是由于學習時間較短,而且僅僅以人體模型為練習對象,缺乏臨床豐富的實例鍛煉,因而在正式進入臨床實習時,靜脈穿刺成功率較低。護生靜脈穿刺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靜脈穿刺操作技術不熟練,對進針角度、深淺度把握不準等[3]。而帶教老師常常因工作繁忙,為了完成臨床工作任務,不能詳盡地指導護生的靜脈穿刺技巧;同時護生會因緊張等因素導致穿刺失敗,以致患者往往拒絕護生的靜脈穿刺,經常使護生失去更多的鍛煉機會[4-5]。因此,在臨床實習階段,需要帶教老師對護生采用一對一的強化培訓和指導,使實習護生能結合臨床實際操作情況,提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一對一的培訓也可以讓指導老師能針對護生的不同個性特點,給予相應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使實習護生在操作熟練程度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實際操作技能和靜脈穿刺一次的成功率[6-9]。
本次培訓的對照組護生,采用人體模型,其血管取材于各種止血帶,管徑較粗大,操作起來更容易,穿刺易成功,但對血管的評估,頭皮針的選擇以及進針深淺、準確度的掌握較差。而實驗組護生采用樹葉莖作為穿刺血管,因樹葉莖粗細不一,走形各異,更近似人體血管,對進針的角度、深淺、穩定性等技巧的掌握要求較高,準確穿刺須反復練習,調動了護生學習靜脈穿刺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護生在操作熟練程度提高的同時,增強了反應性和靈活性,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和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使科室整體護理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在提升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這種靜脈穿刺培訓方法由于取材方便,效果好,值得在護士學校推廣使用,也適用于新進臨床護士的培訓。
[1]王松慧,華金榮.影響護士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3):148.
[2]章霞,劉德翠,楊綠茵.低年資護士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培訓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5):32.
[3]賴碧娟.提高輸液區護士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做法與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184-185.
[4]張亞坤.護士心理因素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1,32(33):7192.
[5]薛忠花,杜擁軍,吳立青,等.護生的心理干預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4):117-118.
[6]陳莉萍.提高護士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9,10(10):55.
[7]朱清蘭.護生實習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醫藥雜志,2011,41(8):42-43.
[8]薛然榮,郭曉麗,王莉.手術室實習生帶教與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5):267-268.
[9]朱大茹,任定玉,韓智云.管床護士到位護理方式下的臨床實習帶教實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