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明
(作者為浙江浙商典當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典當服務對象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典當的功能優勢,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典當業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中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的增加以及城鎮居民個性化消費需求和投資理財需求的增加,浙江典當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 年末,全省典當企業數已達381 家,實收資本為63.66 億元,比上年凈增11.23 億元;資產總額達80.62 億元;凈資產69.64 億元,比上年增加10.98 億元;全年典當利息與綜合服務費收入81864 萬元,比上年增長28.89%;稅后利潤22984萬元,比上年增長44.07%。2011 年,全省發放典當貸款總額407.66 億元,同比增長33.14%。在當前形勢下,研究浙江典當行的發展模式,發揮典當的功能優勢,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浙江典當業復興較早,發展迅速,從整體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服務對象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傳統典當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城鎮居民個人,這類業務目前只占4%左右。據杭州市典當協會的一項隨機調查,目前典當貸款的78%是借貸給中小微企業。在自然人借款中有很大部分是企業個人股東,他們以個人的不動產和股權作抵(質)押,從典當行取得貸款后,實際用途也是投入自己的企業。
企業規模參差不齊。從業務規模看,2011 年,浙江典當業務總額達10 億元以上的企業有7 家,占1.8%;典當業務總額在5-10 億元的企業有5 家,占1.3%;典當業務總額在1-5 億元的有78 家,占20.5%;典當業務總額在5000-10000 萬元的有48 家,占12.6%;典當業務總額在2000-5000 萬元的有77 家,占20.2%;有139 家典當企業年發放典當貸款總額尚不足2000 萬元,占36.5%;有27 家典當企業未開業或典當業務額報表為0,占7.1%。從業務收入看,2011 年典當業務收入在1000 萬元以上的典當企業14 家,占3.6%;收入在500-1000 萬元的典當企業有22 家,占5.8%;收入在100-500 萬元的有135 家,占35.4%;收入在100 萬元以下的有210 家,占55.2%。
理念創新開始涌現。典當行在做好傳統門市民品典當業務的同時,有的典當行重點拓展房地產、股票、汽車等大額業務;有的典當行與銀行合作開發新的典當品種,推出“融資寶”、“一卡通”等特色服務;有的典當行開展同行聯手典當。浙江典當行豐富了現代典當行的內涵,改變了傳統典當行的固有形象。
民營典當行數量快速增加。2002 年開始,民營企業挺進典當業,改變了國企一統天下的局面,典當行業總注冊資金63.65 億元中,民營資金已占90%以上。民營典當企業在開拓典當業務、擴大典當規模、創立特色經營、強化風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業績。
典當的法律法規不完善。這是全國典當行面臨的共性問題,現行的《典當管理辦法》,只是一個部門規章,且與國家現行部分法律法規如《擔保法》、《公司法》等相抵觸,而現行法律法規對典當的特殊性質、典當的融資方式、典當的服務對象等等均未做出界定,因此,實際工作中法院不能有效保護典當行的合法利益。
典當行抗風險能力較弱。截至2011年末,浙江省有381 家典當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注冊資金為1670 萬元。全省典當行2011 年末貸款余額總計為62.81 億元,而2010 年全省金融機構的本外幣貸款余額為4.7 萬億元,典當行在整個融資市場中所占比重仍然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浙江典當行注冊資本最多的為1億元,小的只有500 萬元,這樣的規模本身也是屬于小微企業的范疇,抗風險能力較弱。
政府扶持發展政策不多。近年浙江省政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對相關行業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如對擔保行業有八項政策扶持措施,包括減免營業稅、擔保損失按比例稅前列支、擔保損失補助和按擔保金額獎勵等,對小額貸款公司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予以扶持,唯獨對典當行沒有扶持政策支持。
典當行管理水平差距較大。省內典當行從管理水平上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企業是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典當是真正的主業,有專業管理人才,管理規范,決策科學,經營業績良好;第二類是典當企業依附在某公司下,對大股東而言,典當是其副的主業,典當業務主要靠個別管理人員開發,管理不夠規范,決策主要由老板說了算,絕大部分業務是在熟人間開展,再加上一些上門業務,有一定的經營業績,但規模有限;第三類是典當規模較小,缺乏經營管理人才,管理不規范,業務以等客上門為主,典當逾期比例較高,經營虧損,進退維艱。
典當行自身融資難。融資難成為典當業發展瓶頸,典當行是提供融資服務的特殊機構,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來提供融資服務,然而在實際經營中受現行典當管理辦法的限制,典當行本身的融資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解決,2011 年典當企業從銀行獲得的借款僅占典當企業資本金的8.28%,限制了典當行的發展。
典當行人才培育落后。由于典當業發展時間不長,整個行業中典當專業人才比較匱乏,實際中典當企業一般人員配備比較少,除少數幾家企業有相對穩定的經營團隊和規范的經營規則外,很多企業就靠經理一人決策,企業經營制度建設跟不上典當經營的需要。行業人才比較缺乏,限制了典當業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典當作為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融資的補充渠道之一,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何促進典當行業健康快速發展,解決當前典當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從政府、典當行和行業三個層面提出發展對策和建議。

——政府要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健全典當行業監管機制,按照“科學發展、合理布局、從嚴把關、公開透明”的原則把好典當行準入審批工作,提高準入門檻;按照“規范與發展并重”的指導思想健全行業監管機制;按照“分類監管、重點發展”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典當行增加注冊資本,做大做強;大力支持典當企業開設分支機構,發展連鎖經營。《典當行管理條例》目前國務院正在研究,一旦出臺,浙江省盡快根據浙江的實際情況制訂地方性典當法規,編制浙江省典當業發展和布局規劃。加大對典當行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應出臺政策鼓勵典當行做大做強、規范經營;幫助典當行拓寬融資渠道,推動建立典當行之間、典當行與銀行等其他社會融資機構之間的合作機制;應制定扶持典當行發展的優惠政策,按金融機構稅收的有關規定對典當行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提高典當行抗風險能力;研究出臺對典當行向中小微企業融資的獎勵政策,從稅收和財政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建立健全風險管控體系,監管部門或協會牽頭組織力量研究制訂典當業相關業務操作標準,逐步形成行業標準體系;充分發揮各項標準在規范典當業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引導典當企業規范運作,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典當行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進一步加強企業制度化建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推進業務規則、人才培育、內部控制、安全防范和風險管理等制度建設。加強企業品牌化建設,提升典當行的品牌效應,樹立現代典當行新形象。加強企業連鎖化經營,拓展業務范圍、增加營業網點、提高市場占有率、迅速推進品牌和資本擴張。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創新化管、人才化管理,辯證處理風險控制和業務開拓的關系,辯證處理制度的剛性和執行的靈活性的關系;積極進行民品典當業務范圍創新,努力探索絕當物品變賣的新業務,積極穩妥進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業務,改變傳統典當經營中以“典當行”為中心的模式,與時俱進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新觀念;依據典當業務品種和服務品種不同需求,引進從事金融管理工作,精通管理、業務和行政等所需的各類人才,建立學習型典當企業。
——行業協會要發揮自律監管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在規范經營、加強自律、制訂規范、教育培訓、誠信建設、行業宣傳等方面的作用。典當行業協會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訂職業道德準則,大力推動誠信建設。要開展專業性、基礎性業務培訓,建立典當從業人員進入教育和繼續教育機制,制訂業務培訓教育大綱。要加強與新聞媒體、有關中介機構、企業的溝通聯系,向社會推廣典當品種與服務,塑造典當行新形象。舉辦典當行之間“經驗交流”會,使各典當行及時了解行業動態,人才信息,業務風險。針對典當業發展中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性問題,代表行業向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