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原來在山東榮成市經營水產店,雖然生意還行,但總歸是小進小出,賺不到什么錢,所以李健總想著另外找一個更好的創業機會。
1999年的一天,李健帶著妻子到日本去旅游,在一個海產品展覽館里,李健發現了一個奇觀,里面的一個工作人員一手拿著一條3米長的海帶,一手拿著一把菜刀,眨眼間的工夫,就從那條幾毫米厚的海帶上剝下了足足20層海帶膜。更讓他感到吃驚的是,越往里,海帶的顏色越白,口感也越好,海帶的最內層叫海帶板,價格是原海帶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李健心里“怦”地一動,這不正是自己要尋找的創業點嗎?如果把家鄉的海帶做出各種各樣的樣式,也一定能神奇地增值。這個想法使得李健把來日本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凈,他開始一心一意地想方設法尋找能教他海帶加工技術的人。經過多方面的打聽后,李健找上了日本函館最大的一家海帶企業。李健向對方介紹了榮成的海帶資源、地理環境和中國的市場,以及對海帶剝膜技術的渴望,希望對方能夠以技術入伙,雙方合作生產。
日本方面對于這位陌生的來客有些謹慎,并沒有直接答復,只是說在適當的時候去榮成市看看。雖然沒有拿到技術,但李健對這個項目卻深信不疑?;貒?,他決定關掉水產店,承包海面,養殖海帶。
李健的這個決定遭到所有親友的一致反對,他們都善意地勸阻他說:“做生意不能盲目地投入,你算算這個成本要多大!就算你養殖了海帶,但是最關鍵的海帶剝膜技術在哪里?誰會無條件地給你?不要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凡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其實,對于這一點說,李健又何嘗沒有想到?只不過,李健堅信只要有了剝膜技術,海帶精深加工肯定能做好,海帶的價格也會翻幾番。李健決定先養殖好海帶,再慢慢尋找技術合作伙伴。2001年的3月,李健投入了所有的積蓄,又外借了20萬元錢,承包了3700畝海面,開始大量養殖海帶。李健的這個舉動遭到了周圍人的嘲笑,大家紛紛笑他是個“一根筋”的傻子,居然會投巨資做這么沒把握的生意!可是李健對于這一切充耳不聞,只是隔三差五地給日本的那家公司發一些榮成的海帶資源照片,并誠懇邀請對方來參觀。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當年8月份的一天,日本公司的代表來到李健的海帶基地考察??疾旖Y束后,日本方面非常有興趣,雙方立即進行了合作談判,但是日本公司始終擔心把這項技術教給李健后,他會生產出更好的產品沖擊本來只屬于日本公司的市場,所以久久沒有達成合作協議。李健見久攻不下,就決定以退為進,他鄭重地承諾說,只要日方以加工技術和設備作為股份一起合作,賺錢共享,賠錢則自己單獨承擔。在利益的驅動下,日方終于愿意教授這項海帶剝膜技術。
次年5月,海帶到了收獲的季節,利用這種剝膜技術,李健做出了大批海帶膜、海帶板以及海帶糖等海帶產品。這些產品上市后就得到了市場的青睞,許多國內外的知名食品企業都被李健的海帶產品所打動,紛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