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0年2月,李麗因公司業務需要,將原圓形合同專用章更換成方形合同專用章。
2、由于工作疏忽,該章當時未登記收回或銷毀,由童某保管。兩個月后,童某辭職。
3、不久前,李麗公司收到一份法院送達的訴狀副本,才知道童某用李麗公司作廢的公章,與一家商場訂立了購銷合同。
4、童某在收取商場30萬元定金后,下落不明。商場遂以違約為由,要李麗公司雙倍返還定金60萬元。
說法:
童某所持原圓形合同專用章已由你公司報廢,你公司也確實沒有授權童某與商場訂立購銷合同,童某之舉當屬無權代理。但這里涉及一個表見代理問題。所謂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善意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合同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有效。”本案中,由于印鑒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備案,你公司在更換合同專用章后,卻并未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收回或銷毀,說明該合同專用章對外仍具有法律效力。加之你公司對該印鑒未妥善保管,表明你公司存在明顯過錯。而商場并不知內情,當然有理由相信手持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專用章的童某具有代理權,所訂合同當然有效,故你公司應承擔返還定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