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碧
提高綜合性ICU護理實習生帶教質量方法探討
盧昌碧
目的:探討提高綜合性ICU護理實習生臨床帶教質量的方法。方法:對研究組的62名護理實習生按“一人總負責,一師一生”新的帶教管理模式實施臨床帶教實習,出科前進行帶教質量的理論與臨床技能考核評價,并與對照組61名(一人專職帶教)帶教的質量考評結果相比較。結果:通過在綜合性ICU為期6周的臨床實習,新方法帶教的護理實習生對實習大綱要求的各項綜合性ICU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考評得分分別為(91.5±4.4)分和(88.2±4.1)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1)。結論:在綜合性ICU實施“一人總負責,一師一生”新的帶教模式可以明顯提高護理實習生的帶教質量。
ICU;護理實習生;帶教質量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0.055
臨床帶教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護理人才的關鍵階段,臨床教學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所培養護理人員的素質高低[1]。對于剛剛走出校門不久,有一定醫學護理基礎理論知識,而缺少臨床實踐的護生來說,陌生的環境、眾多先進的昂貴的醫療儀器設備,以及在普通病房從未見過的危重癥患者等等,都會使他們在初到ICU時有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因此,如何使護生真正了解ICU患者危、重、急的特點,學到不同于其他科室的ICU專科知識,培養護生的搶救配合能力以及對危重患者的觀察能力,使進入ICU的實習護生較好地完成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的臨床護理實習的目的,成了帶教老師所探討的問題。筆者對此作了一些探索,現將帶教方法及體會報道如下。
1.1 對象 本院綜合性ICU 2007年9月~2011年9月共接受實習護生123名,大專(高職)68名,其中男12名,女56名。平均年齡(18.9±2.3)歲;本科55名,其中男11名,女44名。平均年齡(21.2±2.4)歲。每位護生在綜合性ICU實習6周。所有護生均經過3~4年的理論學習,對臨床護理的基本技術操作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將123名實習護生隨機分為研究組62名,其中大專34名,本科28名。男12名,女50名。平均年齡(20.5±2.1)歲。按“護士長一人總負責,一師一生”新的帶教管理模式實施臨床帶教實習;對照組61名,其中大專34名,本科27名。男11名,女50名。平均(年齡20.7±2.2)歲。由1名老師脫產專職帶教進行實習。兩組護生所實習的內容和要求完全一致。兩組護生的學歷、年齡及性別分配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選擇優秀的帶教老師 臨床護理實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高護理技能和形成護理專業態度的過程,同時也是護生進行角色轉換的過渡階段,而老師臨床帶教能力及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護生的工作能力、學習態度和成績[2]。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所表現的知識水平、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護生的身心發展和教學效果,部分護生可能會將老師作為專業榜樣去模仿,因此,選擇帶教老師十分重要。我們選擇的帶教老師均為我科優秀護理人員,其標準是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操作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我科工作3年以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一定的教學技巧。護士長對帶教老師隨時監督,定期考核。
1.3 帶教方法 研究組由護士長總負責帶教管理和監督(護士長不在時,指定本科副主任護師暫時代替負責),每名實習護生固定由1名當班老師帶教;對照組由1名老師脫產專職對所有該組實習護生進行帶教實習。護生在ICU實習的內容、目的和要求完全相同。具體如下:
1.3.1 制定教學計劃 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對于到ICU實習的護生非常重要[3]。綜合性ICU病區接到來實習的護生后,由護士長和主管教學的老師一起根據護生的人數、學歷和大綱要求等情況,結合科室病種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專科和本科護生的實習要求基本一致,并且記錄在案。不管是帶教老師還是實習護生都應熟悉教學內容和要求,便于下一步有目的的進行臨床實習。
1.3.2 按計劃組織實施
表1 兩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分,±s)
組別 人數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62 91.5 ±4.4 88.2 ±4.1 61 86.1 ±3.5 84.2 ±3.3研究組對照組t值P 7.525 5.955 0.0000 0.0000值
表1顯示,研究組護生的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考核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2 兩組護生考核優秀、考核合格及滿意度比較 名(%)
表2顯示,研究組護生的考核優秀率、考核合格率及對帶教老師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合性ICU是集全院危重癥患者監護治療的重點科室,護生到綜合性ICU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能讓護生通過實習掌握更多的監護理論和技術[10]。ICU護生實習不同于普通病房,特別是護生對危重癥患者及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接觸甚少,因此到ICU病房后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通過熱情接待每一位護生,使護生在相對愉快的環境下接受實習是護生取得良好實習效果的基礎。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和優秀老師的實習指導是護生充分掌握ICU相關知識及技能的關鍵[11]。一個老師帶一個護生,使得師生有更多時間的接觸,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為護生做耐心的理論講解和臨床示范,護生也有更多練習和實際操作的機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ICU實習大綱的內容,達到實習要求,也使護生對帶教老師更加滿意。本項研究結果表明,新的帶教方法大大提高了護生的實習成績,不僅理論考試的成績遠遠高于傳統帶教的護生,臨床技能操作考核的結果也明顯優于后者,二者均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新的帶教方法還顯著提高了護生出科考核的優秀率和合格率(P<0.05),顯著增加了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P<0.05)。此外,新的帶教方法不再設置專職的脫產帶教老師,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綜合性ICU患者多、病情重而護理人員不足的矛盾。因此,我們認為在綜合性ICU實施“一人總負責,一師一生”新的帶教模式可以明顯提高護理實習生的帶教質量,提高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1] 李付華.ICU護生實習帶教與管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4):90 -92.
[2] 王莉敏.ICU實習護生帶教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9):96-97.
[3] 李春巖,孫 俊.本科護生ICU實習帶教體會[J].青島醫藥衛生,2009,41(6):455 -456.
[4] 程華偉,劉秋菊,王 寧.本科護生心外ICU實習帶教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9):1829.
[5] 董 莉.讀書筆記在ICU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2,23(9):1035.
[6] 張繼平,何麗萍,陳淑蘋.提高綜合ICU護生臨床帶教質量的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3):2875 -2876.
[7] 陳偉璇,李林芬,鄭俊鴻,等.問題帶教法在臨床教學中的實施[J].河北醫學,2007,13(4):432 -434.
[8] 榻雪平.心胸外科ICU護生實習監護的帶教[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82 -84.
[9] 惠豐荷,戚海英,莊永玲.兩種護理查房模式在護生實習中的應用與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1):31 -32.
[10] 韓文軍,胡 敏,顧偉莉,等.綜合性ICU實習護生帶教方法的探討[J].護理管理雜志,2006,6(7):26 -28.
[11] 鄧 潔,蘇春燕.ICU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教學質量的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536 -538.
Exploring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nurses'teaching quality in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
LU Chang-bi(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nurses'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n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ICU).Method:The new teaching method of“one reponsible and one teacher- one student”was carried out in 62 nurses students of the study group.The clinical practising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s of theory and clinical skills after the nureses having finished the clinical practices within 6 weeks in ICU and compared with the 61 nurses students in controlled group which one teacher taught them specially.Results:The points of examinations in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led group(P<0.01).Conclusion:The new teaching method of“one reponsible and one teacher-one student”could improve nurses'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in ICU.
Intersive care unit;Nurses students;Teaching quality
646000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ICU
盧昌碧: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1.3.2.1 熟悉環境。環境的熟悉是在 ICU良好實習的開端[4]。護生第1 d進入ICU時,面對監護室這樣一個緊張而又有高技術高要求的環境,面對危重癥患者病情復雜多變的狀態及各種管路、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他們往往感到不知所措[5]。因此,帶教老師應熱情接待每一位實習生,對病室的環境(如常用物品、藥品、搶救物品及藥品的擺放,各種儀器設備名稱及放置位置,病床的編排順序,醫用垃圾、生活垃圾及銳器的分類和放置等)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并抽查兩組實習護生的掌握情況。
1.3.2.2 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的培訓。實習的第2 d開始就ICU相關理論及操作技能進行分類分階段培訓大約1周。主管教學的老師根據教學計劃將實習護生需要掌握的理論與操作逐一進行講解和演示,然后讓護生邊看邊做,在模特身上進行模擬練習。培訓內容包括心電監護儀、注射泵、吸痰器、呼吸機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呼吸機管路的消毒;測量中心靜脈壓;心肺復蘇(CPR)操作步驟,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預防;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常用標本的留取;各種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引流液的準確記錄等。尤其應詳細講解重癥患者的觀察要點,危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基礎護理工作等。兩組的每個實習生對上述操作都有練習的機會,在最后1 d就學習的掌握情況由帶教老師對所管護生進行隨機抽考。酌情對專科護生加強培訓。
1.3.2.3 實地教學,鞏固已學內容。根據重癥患者的特點,實習的第2周開始,護生在各自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床邊實習,讓護生真正了解ICU的患者病情重、病情變化快、身體的各種管路多、需要觀察和護理的內容多等特點,強調如果疏忽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6]。教護生進行病情觀察及因人而異的重病護理,如為插管患者做口腔護理時如何固定氣管插管,清潔口腔時的注意事項;為患者翻身時注意哪些問題;如何有效而妥善固定呼吸機管路、各種輸液管路、引流管路等;根據重癥患者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特點,教會護生在與患者溝通時使用的有效方法,包括肢體語言;書寫危重癥患者護理記錄單等。多為護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但要放手不放眼),以達到鞏固所學內容的目的。
1.3.2.4 增強護生對重癥患者的消毒隔離意識,避免因護理不當造成院內感染。ICU患者是易感人群,監護室是感染因素集中的場所[7],護生往往對此觀念淡漠,對護理不同患者前的洗手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帶教老師要注重提高護生預防院內感染的意識,嚴格要求并監督護生每項操作或接觸不同患者前有效洗手,讓護生了解到手部清潔是預防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最簡單也是唯一有效的措施[8]。
1.3.3 護士長要加強對護生實習帶教的監督管理 護士長作為科室的管理者和實習教學的總負責人,在整個實習過程中要加強對護生帶教工作的監督和管理。護士長通過晨間床頭交接班時提出一些問題,了解護生對專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能夠檢驗帶教老師的帶教成效[9]。對不清楚的問題給予直觀的講解,以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效果。定期組織所有帶教老師業務學習,不定期地抽查護生的操作,本著誰帶教誰負責的原則對不熟悉操作的護生督促相應的帶教老師予以加強,為護生提供更多的實際操作機會。
1.4 觀察指標 實習結束前2 d對兩組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并了解護生對帶教老師工作方法和教學效果的滿意度。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011-12-26)
(本文編輯 王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