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
(哈爾濱市公安消防支隊道外區大隊,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0)
1.1 意識不強。目前由于消防部門人員流動性大,消防監督力量不足,消防宣傳工作力度不夠,重大火災案例剖析不夠,導致一些單位和個人對火災的形勢沒有足夠的認識,防范能力差、責任意識弱、消防裝備少的格局。
1.2 認識不夠。有些派出所的干警,尤其是有些負責人對派出所落實本轄區的消防監督工作缺乏認識,分管消防工作的負責人及干警責任心不強。
1.3 警力不足。消防工作開展難度大。由于公安與消防人事、組織、業務各自隸屬關系,兩者關系表面好似一整體,實際是各自為戰。再加上派出所警力不足、工作忙,難以抽出人員負責消防工作,這樣勢必造成消防工作在派出所的空架之勢。
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安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加強消防進社區,加大消防宣傳工作力度,提高消防在社區群眾中的主體意識,發揮政府主體、社會主體、市場主體三者有機結合,在政府的領導下,根據“政企分開、政社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讓市場主體參與到社區消防管理中來,發揮各種社會主體的作用,使政府行為主體、社會行為主體、市場行為主體在社區消防管理中分工合作,在實踐中探索最優化的組合形式來適應社區消防的管理和建設。
2.1 嚴格監管。對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和高層、地下公共建筑等高危單位,要實施更加嚴格的消防安全監管,督促其按要求配備急救和防護用品,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建立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制度,由具有資質的機構定期開展評估,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火災高危單位應當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2 宣傳教育。要認真落實《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2011-2015)》,多形式、多渠道開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為主題的消防宣傳教育,不斷深化消防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工作,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注意加強對老人、婦女和兒童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強社區及街道辦事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形成廣泛關注的消防安全氛圍。“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在逐漸形成,街道、居委會、物業等社區管理單位應借消防進社區之機,加強在社區及小區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動態消防宣傳欄、消防漫畫、專題圖片展,建立“樓道消防文化”等手段,充分利用民間藝術活動等陣地來宣傳防火、滅火及火災逃生、安全疏散等消防基本知識,讓居民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人人重視消防、人人具有一定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的“群眾消防”文化。要重視發揮繼續教育作用,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及公務員培訓、職業培訓、科普和普法教育、義務教育內容。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要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安排專門時段、版塊刊播消防公益廣告。中小學要在相關課程中落實好消防教育,每年開展不少于1次的全員應急疏散演練。居(村)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每年至少組織居民開展1次滅火應急疏散演練。充分依托公安消防專業院校加強人才培養。國家鼓勵高等學校開設與消防工程、消防管理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消防培訓,積極培養社會消防專業人才。要加強對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和消防設計、施工、監理。
2.3 建章立制,保障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責權利相結合的機制。在派出所認真履行其消防監督管理職責時,政府和公安機關要對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建立起與派出所行使消防監督職權相適應的權責利機制。
2.4 政府強化,明確職責、劃清責任。《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已經頒布實施,第十條明確規定:居民住宅區的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在管理范圍內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2)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4)保障公共消防設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有效。其他物業管理單位應對受委托管理范圍內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負責。社區或小區管理單位在落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上相對滯后,執行建設部、公安部、民政部《關于加強居民住宅區安全防范工作的協作配合切實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以及《物業管理條例》上比較系統,這說明以政府為高壓加強調控,機構實施消防監督,形成一種以公司領導為中樞,部門領導分管,管理人員具體負責,保安隊員、環衛人員、維修人員等物業工作人員都參加,責任落實到每一位物業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防護網絡,對消防安全工作層層分解,明確責任。
2.5 充分利用社區內現有資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機制,集群眾共同參與社區管理、專業化管理的新局面,這是規范和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證。一是以轄區人民政府為核心下派的街道辦事處為主體的管理,應發揮其協調職能作用,聯合城建、公安、文化、教育、城管等部門及企業單位為一體,形成條塊結合各司其職的消防管理防護網絡,組建如由熱心消防事業的政府救助的低保人員、下崗職工、軍轉人員等參加的社區消防志愿者、巡邏隊,救護幫扶組織,融入社區警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防護管理網,形成堅強有力的民間組織。二是以市場為主體的物業管理公司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建立起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培訓,使物業管理人員增強消防安全觀念,樹立起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要保證建成小區內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及配套設施的完整有效并定期維護保養,不允許出現類似消防通道上鎖堵塞、滅火器過期、煙感熱感探頭失效、消防栓無水或損壞情況。一旦出現火災,管理人員要做到會報警、會組織人員疏散、會組織撲救初起火災。
2.6 對近期內不能開發、改建的老城區、城鄉結合部的平房區、棚戶區、郊區等加大消防投入,改造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開展以社區居民委員會為核心,聯合社區內的各種有力群體一道共同參與社區消防事務的管理,實行民主自治的消防管理模式。形成民建、民用、民管“社區是我家,消防建設靠大家”的管理氛圍。在有必要的地區可以組成以“十戶聯防”為載體,群防自救、大風天禁火等措施,在必要的地點設置必要的消防點,配備必備的最基本的滅火器、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應急照明等必備的基本工具,隨時接受居民、群眾的求助。
社區消防管理工作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未來社會化消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核心部分,如何加強社會化的消防進程,使社區消防管理走上規范快速的發展之路,促進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創平安小區及家庭,在多元化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值得深入廣泛的探索。
[1]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Z].2001.10.
[2]建設部、公安部、民政部.《關于加強居民住宅區安全防范工作的協作配合切實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Z].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