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華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公安消防大隊,廣東 梅州 514200)
高層民用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不含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中各種功能的高層建筑不斷涌現,建筑不但樓層越來越高,而且內部結構也越來越復雜。上?!?1.15”特別重大火災等火災事故表明,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的人員傷亡多、經濟損失大和社會影響大,甚至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這使得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其火災特點主要是:
高層建筑的室內裝修材料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質,如家私、地毯、窗簾、吊頂裝飾等,發生火災時造成火勢燃燒猛烈。高層建筑內部一般設有的豎向管井,如樓梯間、通風道、電梯井、排煙道等。當火災發生時,室內空氣溫度的急劇升高,體積迅速膨脹,煙囪效應更加明顯,這些豎向管井將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
首先,高層建筑內部結構復雜,設計與施工難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先天性的火災隱患。其次,高層建筑的結構一般比較密閉,對外的排煙口、排煙道少,發生火災時,難以實施自然排煙。最后,高層建筑內使用單位多,各自的裝修材料不一、日常電器用電負荷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火災荷載大,這些都是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
發生火災時,普通電梯可能因為停電或不放火等原因而無法使用,此時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依靠封閉樓梯,而樓梯間一旦有煙氣進入,就會嚴重影響人員疏散的速度。另一方面,高層建筑樓層高,人員垂直疏散距離遠,撤至地面耗時長,加上濃煙烈火蔓延升騰,使人看不清逃離的方向而陷入困境。
在實際的救火搶險中,面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滅初期火災至關重要,等消防員全副武裝從駐地趕到現場,登上高樓,體力消耗大,消防隊員在高熱、濃煙下操作,比一般火場難度大得多,再先進的消防車輛救援效率也是無法滿足救生需要的,最主要的還要靠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自救”。
在高層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圖紙設計人員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能不符合現行規范要求,使高層建筑在圖紙設計過程中就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一些高層建筑中設置的火災自報警系統、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防排煙系統,缺少日常的維修保養,丟失損壞現象嚴重,未能保證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的完整好用,致使不能及時報警和處理災情。一些高層住宅小區,居民圖出入方便,將常閉式防火門長期敞開,并且用磚頭、木板等物品支在了防火門下,以防止防火門自行關閉,這些行為使防火門形同虛設。
在一些高層建筑的樓梯間等安全疏散通道內,堆放物品的現象比較普遍,且堆放的雜物多為報紙、紙箱、舊家具等易燃可燃品,遇到煙頭等火源極易發生火災。這些雜物不僅助長火勢,還是居民逃生的一大障礙。高層建筑中有些業主為了防盜,將樓層的常閉式防火門人為封堵,原本用來連通兩個單元的消防通道被私自隔開,這也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消火栓系統作為高層建筑中最基本的滅火設備,其主要由消火栓設備和供水管道組成。發生火災時,相關滅火人員從消火栓箱內取下水槍并接好水帶,對準著火處進行噴水滅火,以此控制火勢,最終撲滅火災。
防火分區的設置和消火栓系統同樣普遍。它是高層建筑內采用具有較高耐火性能的建筑構件或防火分隔物,將建筑物劃分為若干個能夠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其他空間蔓延的分區。防火分區主要由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卷簾、擋煙垂壁等建筑構件和相應的火災探測裝置構成。探測裝置探測到火災后,防火門及防火卷簾等設施自動關閉,把火勢封閉在局部空間內,阻止其快速蔓延,以有利于控制火勢和火災撲救。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能夠在無人工作的場所發現并通報火災,使人們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而設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場所的一種自動消防設施。煙感、溫感、紅外線等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情后,該系統便發出聲光報警、消防控制聯動等指令,以便于人們采取安全疏散、滅火救災等措施。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高層建筑中比較普遍使用的自動滅火系統,由灑水噴頭、報警閥組、水流報警裝置等組件,以及管道、供水設施組成,并能在發生火災時噴水的自動滅火系統?;馂陌l生的初期,建筑物的溫度隨之不斷上升,當溫度上升到噴頭溫感元件爆破或熔化脫落時,系統自動啟動,噴頭即自動噴水滅火。該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滅火速度快,控火效率高。
為了避免高層建筑在設計時留下先天火災隱患,應嚴抓建筑的設計環節,建立工程圖紙復審和責任倒查機制,確保高層建筑工程設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公安消防部門要嚴格按照規范審核、監督、驗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隨機抽查消防工程是否按原設計施工,防止開發商和施工人員隨意更改設計。
高層建筑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法規,配置相應的滅火器具,安裝火災自動報警、噴淋、防排煙等固定消防設施,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要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測,物業公司要履行對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職責,對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進行維修、保養和測試,使其處于良好狀態,使火災在初期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層建筑內設置公眾聚集場所的單位,要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形成自查自改制度,從事這些場所的重點崗位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相關的消防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公安消防機構要加強對高層建筑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并督促相關責任人及時整改,對拒不整改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單位,要利用行政手段對相關單位或責任人依法處罰,以此提高業主的消防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
消防機構、物業公司、高層建筑管理者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宣傳工作,通過懸掛橫幅,舉行消防培訓、演練,設置小區宣傳板塊等形式,大力營造全民參與的安全防火氛圍,共同維護消防安全,全面提升高層建筑火災防控能力。
雖然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它仍然可以通過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建筑結構設計、日常管理、消防宣傳等手段來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這需要消防執法部門、建筑設計單位、業主、群眾聯合起來,共同承擔起消防責任。
[1]蔣永棍主編.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手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3).
[2]GB 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出版)[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3]王學謙,劉萬臣.建筑防火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