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治
(鞏義市公路工程處,河南 鞏義 451200)
某大街為一、二號線的十字交叉換乘車站,車站主體均為暗挖施工,一號車站采用PBA工法和CRD工法施工,PBA工法段為兩層三跨三連拱結構。二號線采用PBA工法施工,結構為兩層兩跨兩連拱結構。車站地面上的交通非常的繁忙,周邊建筑物也非常的多且離車站的距離很近,在車站的上方管線十分的復雜,且有多條砌筑的污水渠,距離車站結構拱頂僅3米左右,污水的整體性還是比較差的,滲漏水的現象非常的嚴重。
工程地質與地下水情況:該段的地層情況由上到下依次為:雜填土層、粘土層、粉細砂層、中粗砂層、圓礫層、礫砂層、圓礫層;地下水類型為孔隙潛水,穩定水位埋深在4.6~5.7m,含水層滲透性好,且地下水補給充分。車站埋深6.3~6.6m,整個車站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整標段主材需求:商品混凝土60801m3;噴射混凝土 11525.05m3;鋼材 13756t;φ42 超前注漿小導管213307m;φ108大管棚19700m;2mm厚 PVC防水卷材 43770m2;400g土工布43770m2;防水涂料 3674m2;止水帶 16154m;止水條8439m。
機械的配備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滿足要求、能力配套和高效適用,要以績效優先為目的進行設備的配置,在滿足使用前提下,規格的種類要盡量的減少,許多機械要考慮共用,如果用不到的要及時的抽調走。
根據單項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作業條件進行設備選型,考慮通用性進行調配;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指標配備設備臺數,確保生產能力留有余地,同時考慮突發性事件所需的工程搶險應急設備。
(1)圍護結構施工工程設備。圍護結構主要為鉆孔灌注樁,包括一號線車站出入口及風道圍護結構中φ1000、φ800鉆孔樁;PBA工法暗挖車站、風道內圍護結構中φ600、φ800鉆孔樁。
車站出入口及風道明挖段鉆孔樁采用反循環鉆機施工,根據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配2臺即能滿足要求。PBA工法施工在洞內成樁,作業空間受到很大限制,采用異型沖抓鉆機成孔,每個工作面配備兩臺,共配備13臺。
(2)支護工程施工設備。暗挖超前支護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導管。超前管棚設在土層,采用TT145夯管錘進行夯進施工;超前小導管采用吹管布孔,注漿泵注泵。部分出入口樁頂部分為土釘墻,工程量不大,采用1臺JMZ-150錨桿鉆機施工。
(3)土方開挖施工設備。暗挖車站考慮3個面租用6臺小型挖掘機在基坑內分層開挖土方,配備12臺機動三輪車通過運輸馬道出土,其余附屬結構等主體結構完成后再施工。
(4)運輸設備。洞內采用無軌運輸,考慮4個開挖面同時作業,配備16臺機動三輪車用于洞內運輸。洞內渣土通過提升系統提至臨時碴場,渣土外運包給業主指定單位。
(5)供風及初支設備。為減少污染,噴射混凝土選用潮噴技術,共配置12臺PZ-5潮噴機,其中二工區配置6臺,其余工區各配置3臺。每臺潮噴機工作時消耗風量為每分鐘7m3(風壓為0.7MPa),管路損耗按20%計,即12臺濕噴機同時工作時總耗風量為100.8m3。考慮到工序錯開,12臺濕噴機不可能同時工作,故配置供風量為80m3的空壓機就足夠。為減小噪音,選用4臺供風量為20m3的P950E型低噪音電動空壓機,另配置2臺VY-12/7型內燃空壓機(供風量為每分鐘12m3),供停電時應急使用。
拌合站設在井場,選用4臺(每個施工豎井1臺)強制性拌合機。噴射混凝土料在洞外拌合,再運到掌子面使用。
遵循“關注周邊環境,全程監控量測;多面平行流水,通盤統一協調;重點工序突出,資源配套適用;安全風險可控,質量工期確保”的基本原則進行施工組織安排。
本工程為十字交叉車站,包括一、二號線車站,四個出入口通道、四個風道、四個換乘通道、七個疏散通道,樓梯、站臺板等。以主體結構為重點,兼顧附屬結構、附屬設施,施工降水先行,全程監控量測,按照“多作業面、大平行、小流水”原則組織施工;嚴格控制地層變形,加強周圍環境保護。
主體結構施工分四個工作面:
一號線車站東西兩側:由1#、2#施工豎井施工橫通道進車站,先施工導洞、后導洞內施工樁柱,縱梁緊跟、扣拱對稱施工、結構逆作成型;CRD暗挖段在雙層段結構成型后由雙層段進洞、管棚超前支護、分塊分部開挖、中洞結構先成、側洞對稱后施。
二號線車站南北兩側:風道和緊急疏散口兼作施工通道,南北方向相向施工。PBA暗挖段由緊急疏散通道進洞、錯開開挖步序、導洞分別先成、洞內跳孔成樁、縱梁中柱緊跟、扣拱對稱施工、隨挖隨支到底、結構逆作成型。
附屬設施形成多作業面同時作業,兼作施工豎井提前施工,其余部分主體完工施作。
遵循“一、二號”線要同步施工的總體順序,為主體工程提供通道的附屬工程可以先進行施工,然后再主體工程要緊接全面的再進行快速施工,在主體施工過程中,要將通道換成和緊急疏散通道施工穿插進行;對于地面的附屬工程施工,要盡量的提前,避免給后期的施工帶來壓力,如果條件允許,不要在冬季進行明挖結構的施工。
3.3.1 施工圍擋
本合同段的施工場地均實行封閉式管理,采用硬質彩鋼板圍擋,根據指揮部統一要求圍墻主要采用裝配式彩色噴涂鋼圍擋,圍擋板為寬0.85m、高2m硬質彩鋼板,板下砌50cm高“24”磚墻,每隔3.45m設一φ80鋼管柱,圍擋板后用角鋼焊接,鄰街側掛指揮部要求的噴繪。
3.3.2 場內道路及場地硬化
因各施工場地均毗鄰城市交通道路,交通便利。場地規劃時外部充分利用既有道路,修建少量施工便道與既有道路順接,滿足施工運料、出碴的要求。場地內盡量利用原路面,不能利用原路面的,對路面進行硬化,保證寬度、承載力滿足施工要求。
除明挖基坑及圍護結構部分以外,施工場地內的所有地面均進行硬化,其中臨時儲碴場和運輸道路硬化厚度考慮重車荷載,其它部位硬化厚度考慮一般施工荷載。
3.3.3 排水及沉淀設施
在各施工場地的大門內側均設置洗車槽。洗車槽設蓄水池和沉淀池,以確保出入施工場地的車輛干凈,不污染城市交通道路。基坑上沿設擋水圈,高度50厘米,采用紅磚漿砌,砂漿抹面。施工污水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滿足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需要。
3.3.4 砂石料場及攪拌設備
為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空間,并且滿足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對每天具有一定消耗量的大堆松散砂石料用儲料倉進行集中存放。
因施工場地較小,沒有條件采用自動計量攪拌系統,現場混凝土攪拌采用強制性攪拌機,直接由下部投料孔或溜槽直接向洞內或基坑內供料。
綜上所述,施工方案要切合實際和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要做到每道工序本身質量達到設計要求,不給下道工序留下隱患,保證下道工序順暢施工,就需要實施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方可保證速度,施工技術發揮了其良好的作用,就會大大的促進各個工序的改進和提高。使得施工進度進一步提高,質量更加有保證。在此工程中,施工單位克服了重重困難,高質量且快速的完成了暗挖地鐵車站的施工,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實施施工組織設計,配以合適的機械加上科學的施工管理,是實現工程快速、高質量施工的重要途徑。
[1]房倩,張頂立.淺埋暗挖地鐵車站下穿既有線結構施工方法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7,(05).
[2]王占生,張頂立.淺埋暗挖隧道近距下穿既有地鐵的關鍵技術[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S2).
[3]李汶京.降低暗挖地鐵車站施工風險的幾個關鍵點[J].鐵道標準設計,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