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勇
(鄭州旭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6)
國有企業目前的維修現狀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雜、三缺、三多三少”所謂“一雜”是指設備復雜,車輛型號多,發動機型號多;所謂“三缺”:一是缺少完善的修保工藝和技術規程。由于設備多,缺少各種設備的詳細的技術資料,維修時很難達到技術要求;二是缺少有一定技術水平的高技能專業維修人員,就是一般技術水平的維修人員也不足;三是缺少必要的檢測維修專用工具和設備。維修專用設備像冷磨機、鏜床、試驗設備幾乎沒有,修復能力弱。所謂“三多三少”即:“四新”技術診斷,修舊利廢的少,憑經驗直接更換部件或總成的多;強化、定期、點檢、預防保養與檢修少,設備出現故障后搶修的多;配件產品質量有問題的多,優質、急用配件少。
第一類問題:找不出故障原因,盲目維修。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復雜設備的發動機或液壓與氣動系統。如:T815發動機在一次中修以后出現輕微異響,起初判斷為油量敲缸,校油嘴,油嘴沒問題,又校高壓油泵。再排除不了,又懷疑是頂缸,打開缸蓋未發現頂缸跡象。有的是雖然修好了,但不知道其中原因。有一次履帶式挖溝機在工地發生故障,其表現為:在工作一定時間后全車癱瘓,操縱任何一個操縱閥整機均不動作,待停機一段時間后又能工作,且時斷時續,檢查各閥、管線、油泵、油箱、液壓油均未發現異常,只是發現總泵排量小,后更換總泵,起初工作良好,工作一段時間又出現上述故障,最后自己恢復正常。還有的是進修車故障起因不明了,無法判斷。例如:有一發動機機油變質,一般情況下認為油底殼進水,可能是缸體或其它部位有裂縫,但在實際修理時,發動機連續運轉一段時間后卻發現機油逐漸變清,更換機油后再試車,癥狀消失。
第二類問題:試車時出現故障。
試車時出現故障,常發生在發動機、傳動系統、制動系統的保養維護過程中,從總體上2003、2004年所生產設備統計表明,這類問題占0.8%左右。例如:T815發動機一次中修試車時,發現加油口往外冒煙,馬上停車檢查,結果是油泵不上油。有的是操作不當引起的。例如:變速箱試車時,必須低檔運轉,打起機油潤滑后方可掛高速檔,但有的司機試車時一下子提到高速檔,結果造成燒軸套。還有就是更換新的配件后,故障不能排除,多是因配件不合格造成。
第三類問題:交車后一定時間出現故障。
有的設備在修復試車時,性能良好,出廠運行一段時間后就出現故障。像發動機的燒瓦、曲軸斷裂、剎車失靈等等,這類故障多是因為工具不完善,診斷手段落后造成的。
第四類問題:臨時救急,造成使用周期短,故障多。
這類故障一般是在配件缺口或生產急用而又暫時無配件的情況下,自行修復、改制、代換,由于加工工藝水平達不到或結構不完善造成的,其表現為磨損快,使用周期短。
上述四類問題的出現,表明維修存在著一些缺陷,造成多次返工、停產,加長了待修時間,影響了生產。那么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有哪些?綜上所述,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全面設備管理角度看,不外乎人、物、方法、設備。所謂人:即跟人相關的各種因素,包括素質、技能、培訓程度等;物:即材料、工具、配備情況;方法:包括操作方法、下藝規程、技術要求等;設備:即維修用的專業設備的情況。現從這四個方面概括如下:(1)維修人員素質低。如前所述,維修人員的通用技能低,對一些設備結構原理不熟悉,對修保工藝、技術不明確,不掌握操作要領,不講究操作方法,盲目維修。(2)修理工藝和技術規程不完善。設備多而復雜,又缺少必要的技術資料,工作起來不規范。(3)缺乏必要的檢測、維修手段或設備。目前的修理基本上還是依靠眼看、耳聽、手摸、憑經驗,這些傳統的手段已適應不了現代裝備維修的需要。像軸存在的內部缺陷僅憑一般方法是不可能發現,其它的修復有的還停留在手工階段,像用砂輪人工推磨缸體表面,質量無法保證。(4)選購配件質量不能保證。在維修中,更多的問題是新進配件本身不合格造成的,有時是成批的,兼于目前的檢測水平有限,有些配件的質量無法檢驗,像曲軸內傷。
找到了影響質量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提高質量的辦法,根據現存的問題,制定如下的質量保障體系。它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礎工作,二是質量預防系統,三是質量改進系統。
基礎工作是建交質量保障體系的關鍵,沒有完善的基礎工作就談不上質量保證。主要有以下方面:(1)建立、健全并完善修理工藝規程和技術標準,使正常維修保養能有標準可依。(2)加強設備維修人員的培訓。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原則,一方面對維修人員進行設備的基本結構、原理、維修操作規程、技術標準的培訓和強化,使其熟悉掌握各種基本技能;二是加強現代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訓練,提高其綜合技能,做到判斷準確,排除故障及時。(3)配備必要的檢測、診斷、維修用儀器、儀表。(4)建立內外部維修運行機制。一方面協調、指導內部維修,提供技術、設備幫助;另一方面兼于目前的加工手段有限,提供外部的維修提高環境,以達到最優、最快、最節約的目的。
質量預防系統是在充分論證、分析故障問題的前提下,進行有步驟、有條理的維修,其功能是把各種影響質量的因素,消滅在出廠前;維修人員、技術員送修單位;它強調進修單位或人員、維修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及相關單位的參與、互相協調配合。維修人員根據上次維修記錄及進修車的各種信息,在技術人員的參與指導下,分析產生故障的原因,查閱技術文件,充分掌握故障的產生部位、機理進而確定修理工藝,不盲目維修。同時對選用的配件或修復進行技術檢測,確定是否合格,以解除因互換件不合格造成新的故障,管理人員對修保質量進行檢測、驗收。
質量改進系統的功能是通過建立相關的改進、提高和約束機制,對出現的故障進行追查,處理改進。若出現維修故障,除安排搶修補救外,還應進行追查以絕后患。
[1]王海豐,于泓鑫.3080聯合收割機故障的預防[M].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29.
[2]代凱.大學本科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改初探 [M].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1,(01):66-68.
[3]孫愛斌,高廣偉.變壓器常見故障原因分析、處理及預防措施[M].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64-66.
[4]鄒石英.經濟型數控車床常見故障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1,(12):127-128.
[5]趙海珍,唐鵬,路霞.起動機的常見故障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1,(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