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冠
(中油遼河油田分公司淺海石油開發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同時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能源,石油資源一直備受各個國家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石油資源需求量的日益提高,我國石油開采工作也在緊羅密鼓的進行當中。石油開采量逐年提升,石油開采工作已經逐步從陸地開采拓展到海上開采,然而隨著開采規模的逐步擴大,石油開采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石油開采污染治理問題迫在眉睫,然而我國針對油田開采后環境地質污染問題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為此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們要進一步強對石油開采后環境地質問題的分析與研究,解決好石油開采后的各種環境地質問題,提高石油開采工作的整體質量。
石油開采工作的勘探、開采、運輸以及加工這一整個開采加工環節都會環境地質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下文對石油開采各個階段對環境地質工作的各種復雜影響進行逐一闡述。
地下石油在進行開采以及石油開采設備架設施工過程中會對開采范圍內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壞,鉆井工作會對導致地下土壤與巖石層的松動,在風力侵蝕作用下,開采區域范圍內出現大面積的風蝕、沙化土地,導致石油開采地區地貌遭到破壞。當遇到暴雨天氣,在雨水侵蝕的作用下,開采區域范圍內松動的表層土壤在雨水沖刷的作用下,容易導致水土流失。此外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容易發生地陷,地陷會導致地表植被被破壞甚至死亡,使得開采地區在風力的作用下,進一步加劇開采區域范圍表層土壤的風蝕程度。在開采初期,往往需要運用打測井以及爆破的方式對油井的具體位置加以確定,打測井以及爆破行為必然會對開采區域內的地表植被造成嚴重的破壞,此外開采工作人員的生產生活也或多或少的對開采范圍內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與此同時石油開采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污泥與含油廢水,這些污泥與含油廢水如果處理不好會對開采區域范圍內的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人與牲畜食用了被污染的水后,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由此可見石油開采過程中對地質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我國石油開采部門必須認真對待石油開采對地質環境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將各種不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石油開采出來以后需要煉制才能加工出成品油,石油煉制工作需要建設廠房,廠房的建設不可避免的對加工場地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此外石油煉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和廢渣,石油煉制所產生的“三廢”問題非常嚴重,會對生產場地以及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三廢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我國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石油煉制工作必須對三廢問題進行嚴格的控制。
石油輸送工作主要通過石油運輸管道的建設來完成,石油管道線路長工程量大,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會導致施工沿線地表植被受到破壞,大量的挖掘工作會使土層變得松軟,在風力侵蝕作用下,會導致輸送管道沿線地貌發生改變,風蝕、沙化土地會出現在輸油管道沿線的周圍地區。與此同時輸油管道的建設還會導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地帶會與輸油管道分布保持基本一致,同時兼顧的輸油管道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導致輸油管道沿線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管道線路的挖掘與填埋會導致線路沿線的土層疏松,此外沿線周圍的地標植被因挖掘工作而被破壞,失去了植被吸水、固土等功能的保護,在流水侵蝕的作用下,松散的地表土會被流水侵蝕掉。
石油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廢水中還有大量的石油與懸浮物,這些污染物如果未經有效處理進行排放,或者處理不夠徹底而進行排放,會對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食物鏈被動植物所吸收,經過長時期的沉積,會對人體與動植物造成嚴重的破壞,影響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的產量。同時利用受污染的水進行灌溉,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
油田土壤環境污染,主要來自鉆井、洗井、試井、采油和修井過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噴及固體廢棄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會引起多項環境要素的改變,以致危害生態環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響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烴,絕大部分是高分子組成,它們粘著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種粘膜,阻礙植物根系的呼吸與吸收,引起根系腐爛。因此采油區應種樹種草綠化、凈化保護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于種糧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長出的稻米光澤較差,粘性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爛、不易保存。所以對落地原油和泥漿等要回收處理,一方面可回收資源,另一方面可保護環境。
石油開采過程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過程其影響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井場、道路、站所、油氣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設擾亂和破壞土壤主體構型,影響土壤通氣和透水,改變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態和地表土壤結構;毀壞了地面植被,使松動土體巖性物質裸露地表,土壤抗蝕,抗沖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蝕。其次是嚴重破壞了原有的水保設施,為區域經濟的一時增長,加劇了水土流失,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再次,井場平整,道路、油氣管道開挖而移動土體,土方隨意堆放,加之坡地開挖土方,沒有采取任何護欄措施,疏松的土方隨坡而下,易受暴雨沖刷,可誘發崩塌、滑坡,加速地面侵蝕,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易受風力影響造成沙塵天氣,使區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最后是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匯入地表徑流,造成水污染;棄土、棄渣及生活廢棄物,雖已就地回填,但仍為松散堆積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
石油開采是對地層油藏不斷挖掘的過程,不僅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更使原先無人到達或難以進入的地區變的可達和易進入,尤其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對于黃土丘陵溝壑區、戈壁風沙區來說,灌木、蒿草在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平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表剝離引起的植被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從用地構成看,井場、站(所)對植被是點狀影響,道路、集輸管道是線狀影響,線狀影響遠大于點狀影響;從用地方式看,臨時用地植被可采取人工和自然恢復,永久性用地則完全被人工生態系統代替,雖然經人工植樹種草,植被覆蓋率上升,但可能造成遺傳均化,生態系統功能減弱。
石油開采全過程對環境地質問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十分嚴重的,在石油開采過程中我們要在追求開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環境地質問題的綜合治理,努力謀求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1]王玉梅.油氣田地區的地下水污染分析[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0,11.
[2]趙勇勝.地下水的有機質污染[J].工程勘察,1995.
[3]李克純,楊振水.石油開采后的環境地質問題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