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燕鄭義剛趙德明
(1.威海市技術監督培訓中心,山東 威海市 264200;2.威海市計量所,山東 威海市 264200)
近年來,隨著煤炭等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采暖、發電及工業蒸汽成本大幅度提高,節能降耗迫切地需要在實際中有效地落實。文中探討通過綜合的計量手段使供熱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的能耗水平得到合理控制、避免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實現節能增效。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又保障百姓切身和長遠利益。
據統計,我國建筑用能已超過全國能耗總量的1/4,并有繼續上漲的趨勢。節能已不再僅僅是企業的事情,用能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要從企業擴展到全社會。
目前,我國供暖管網的阻力、壓降、流速與國外差別很大。散熱器恒溫閥、熱量表等設備的流通能力較小,壓力損失對供熱量影響較大。水質不好也是不利于我國計量供熱水平提高的一大事實性因素,而進口設備易受水質影響并結垢甚至阻塞,所以實際中存在很多的問題。
推進供熱改革,為適合分戶計量,必須對單管順流式系統進行改造,相關部門要解決好資金、系統、人員及施工等問題,對于供熱小區里單、雙管系統并行的情況,要對改造后系統的阻力和流量進行計量監測,避免影響溫度控制達不到室溫要求。以計量為紐帶,協調好建筑部門與供熱企業的關系,少走彎路、多結碩果。使供熱計量收費與建筑熱計量設施設計及熱源、熱網的現代化改造工作結合進行,完善相關管理措施和配套技術,以降低采暖費用。
加強計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規范管理,完善內部計量管理體系,制定明確的計量方針和具體的計量管理體系質量目標,通過宣貫、實施、監督管理(包括內審和管理評審),以確保體系的持續改進。
加強各級計量管理、檢測人員的學習培訓和管理工作,加強計量器具的檔案管理、檢修保養、計量數據統計工作,持續改進計量管理規章制度,落實計量工作分級管理責任制,結合實際改進管理模式。
針對計量建標企業,要建立完整的計量檢測體系文件,包括計量檢測體系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校準方法、操作指導書等等。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貫徹標準對節能、降耗、增效的益處,充分提高員工對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通過定期內審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限期整改,跟蹤驗證,明確處罰程序,增強執行體系文件的自覺性,不斷完善計量檢測體系,保障其正常運行。
設計調整用能管網線路,實施分線、分型科學裝表來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對計量器具全過程實行動態管理,對計量器具從選點、選型、驗收、檢定、使用、流轉、維修和報廢各個環節給予明確規定。根據企業各自的工藝流程和生產特性實際制定相應的計量檢測體系來降低成本。
配備率的含義是實際已配備并檢定合格能正常使用的計量器具,對超過檢定周期和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都不能計算在內。選好、配齊能源計量器具相當于有了節能降耗的“眼睛”,可以查找差距,尋求改進不足,實現節能降耗。
“數據源于計量,管理依靠數據”,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與否直接關系到能源統計、監測、控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能源計量數據準確可靠是政府宏觀調控、科學決策、實施節能綜合管理的前提,也是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礎。要按照《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加強用能單位和主要次級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其準確度等級的強制性管理。建立計量器具檔案,由專人負責,明確規定計量器具的名稱、型號、測量范圍、精度、數量、檢定周期等,使能源計量器具的受檢率要達到100%。檢定/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才能投入運行。
同時加強計量器具實施標識管理,標識要注明檢(校)日期、檢(校)單位和有效期,對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應停用并明顯標志隔離存放。
將能源計量數據作為企業能源管理的基礎數據,以保證企業準確掌握能耗數據。能源計量并不僅僅是簡單的進出廠能源量的計量,而是貫穿于企業生產活動的全過程之中,通過計量的量化跟蹤和量化考核發現管理漏洞,工藝技術缺陷和發展潛力,及時改進提高,把節能挖潛落到實處。近年來,一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認識到節能降耗是直接關系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從被動節能走向主動節能,提升了對配備計量器具的要求,積極引進先進的能源計量器具,各種信息技術、數據自動采集系統的應用都加強了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工作。
計量數據管理工作是綜合性的,需要從硬、軟件兩個方面做長期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計量數據的采集提供了平臺,企業應積極應用計量網絡技術,建好、用好裝置間的局域網絡,將計量數據集中處理、上傳,保證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客觀性。
首先,鑒于目前我國試點項目使用的熱計量產品多數為歐洲進口產品,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還沒有進入成熟的批量生產階段,質量參差不齊,并且我國的水質雜質多,急需研制適合我國水質的供熱計量裝置。需國家加大財政支持,規范熱計量市場,統一管理,大力發展與熱計量領域相關的生產、服務等各類型企業,減小與國外跨國公司的差距,對計量器具生產企業抓大放小,對有科技實力、掌握核心技術、發展方式正確的企業要加大扶持,使盡快做大做強。對于貼牌、走量、吃國家政策補貼的企業,要有扶持、有限制,盡快促進其轉型。
儀表類型繁多,測量對象復雜多樣,這決定了流量計量儀表在應用技術上的復雜性。很多企業和用戶只是簡單地將流量計安裝,開表投運就算達到了測量目的。而在流量計的實際應用中,除去出廠和實驗室檢定外,還存在現場布置、安裝不合理影響因素,這些不合適、不正確和不合理會相應的帶來測量誤差,因此流量測量嚴格把握使用條件。在實驗室,流量計可以實現極高的精確度,但到了使用現場,流體、環境條件都會有變化,不僅精度難以保證,甚至測量無法正常進行。流量測量具有系統系統性,包括檢測設備、顯示裝置、前后直管段、輔助設備等等。而應用技術的研究,還包括測量對象本身,僅僅流量計本體性能好并不能獲得要求的測量效果。要嚴格關注和規范以下方面:如傳感器等核心部件生產商是否過關、選型是否合理、量程是否適當、上下游管路路線是否合理、直管段長度夠不夠、安裝是否正確、流體物性偏離設計狀態是否適當、工況條件是否超出允許值、局部脈動流影響是否過大、振動等環境條件是否太惡劣等等。
因此流量計的檢測要將實驗室檢測與現場檢測情況相結合,進行綜合檢測分析。流量測量技術在能源、資源、節能、環保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流量測量新技術、流量儀表的合理選型、科學管理和應用是關鍵環節。這樣可以全方位幫助企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解決企業能耗難題的同時,向企業提供相關流量計量準確數據,引導生產企業在轉型發展和技術創新過程中選擇正確節能減排技術,促進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不斷降低。推廣應用流量測量新技術,盡快提高我國的用能計量技術水平與工業污染物排放計量監測水平,實現節能、降耗與減排,達到技術性、經濟和社會和諧統一。
[1]JGJ173-2009.供熱計量技術規程[S].
[2]主席令[2007]第07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Z].2007年10月28日
[3]羅雪瑩,董福麟,王隨林.我國供熱計量技術發展應用現狀調研分析[J].煤氣與熱力,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