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理 殷燦春 王華成 韓艷梅 翟建軍 高 瞻
(1、云南銅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2、云銅集團玉溪礦業公司,云南 玉溪 653100)
工作區主要沿薄竹山花崗巖外圍南東側、北東側、北側的接觸蝕變質帶分布,外圍沉積巖開展地質普查工作,通過地質填圖、配合相應的物探工作和適量的地球化學原生暈測量工作。在該區域南自巖羊坡——北至東瓜林的廣大區域,發現了眾多的礦化點,同時也為查明該區域的地層、構造、巖漿巖建造,獲得了大量的地質異常帶,為下一步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區內的礦化點分散,礦體規模小,形態復雜,礦體連繼性差等特點,區內的巖漿巖分布、巖石類型、接觸交代變質巖類型的認識還有差異。使區域地質找礦工作遇到了不同的困難和挑戰。
本文在收集前人的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次工作實際,從花崗巖和接觸交代變質巖的類型、侵入時間、侵入方式、地球化學等諸多特征,與區域內的含礦巖石類型特征入手,結合區內的花崗巖、不同接觸交代變質巖的分布范圍,為該區域的進一步地質找礦提供理論支撐。
大地構造位于華南褶皺系之滇東南褶皺帶--文山、富寧斷褶束之薄竹山拱褶。是我國比較古老的大地構造,在此區域內有我國比較重要的南嶺花崗巖成礦帶,在我國的有色金屬礦產中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
在本區的西北方向分布有個舊錫礦、蒙自白牛廠鉛鋅銀多金屬礦、半面山鉛鋅銀多金屬礦及南部的都龍錫礦。區域上成礦條件較好。
區內分布有自寒武系——二疊系的地層,其中,寒武系地層主要分布于巖體的南側和東側。
寒武系地層巖性組合主要以碎屑巖夾碳酸鹽為主,奧陶系后至泥盆系地層巖性主要以碳酸鹽夾碎屑巖為主。
奧陶系(O):區內出露的奧陶系地層主要有下木都底組(O1x)、獨樹柯組(O1d)、閃片山組(O1sh)、老寨組(O11)、冷水溝組(O21s)。主要分布于高井朝——所作底——擺依寨一帶。主要以海相碳酸鹽建造為主,局部夾碎屑巖建造。沿巖體周圍,除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外,普遍具絹云母化現象,特別是寒武系和奧陶系的碎屑巖建造,絹云母化比較普遍。
薄竹山地區的巖漿巖主要有噴出巖和侵入巖兩類,現目前認為,與礦產較為密切的主要是酸性侵入巖——薄竹山花崗巖,主要具多期次侵入、多方式侵入活動等到特征,其分異程度由早——晚也呈也弱變強。
主要的變質作用以接觸交代變質作用為主,可能存在區域變作用和變質巖類型,區域變質巖主要有矽卡巖、角巖等,依據不同花崗與不同類型的沉積巖的不同接觸關系,所產生的變質也是不同的,同時由于接觸交代時所處的物理化學條件不同,所產生的變質巖類也是有差異的。主要變質巖為矽卡巖和角巖和云英巖化,在遠離花崗體的地段,主要表現為絹云母,或絹云母化。
2.3.1 矽卡巖
區域內的矽卡巖類型主要為(1)肉紅色、褐黃色石榴子石矽卡巖;(2)肉紅色及黃褐色符山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3)深綠色透輝石-次透輝石矽卡巖,但在官房、腰店、菖蒲塘作為主要含礦巖石,且分布廣泛;(4)呈暗綠色至淺綠色透輝石-石榴石矽卡巖:在老君山地區分布較廣;(5)透輝石矽卡巖;(6)硫化物矽卡巖。
2.3.2 角巖
主要為堇青石化角巖,伴有綠泥石化,局部有似層狀現象。
2.3.3 英云巖
主要為灰白——白色石英巖,少量云母,淺色礦物居多,局部有電氣石。電氣石呈柱狀分布其中。
目前工作中僅發現在碎屑巖相中有層變質巖,變質程度也低,主要為絹云母化。其分布范圍也有限,主要分布于馬鹿塘地區及以東、龍樹邊及以南地區。
區域內的礦體地質特征,其中具規?;牡V體主要為白牛廠式似層狀鉛鋅銀多金屬礦床和都龍含鎢錫鉛鋅銀多金屬礦床,具規模;礦體主要呈層狀、似層狀產出,品位不高,主要為含多金屬礦為主,礦體沿走向方向延伸穩定。
礦石礦物的共生組合有下列幾種:
①符山石-透輝石-石榴石-白鎢礦組合:所含礦物(依含量多少為序)為石榴子石、透輝石、符山石、綠泥石、方解石、毒砂、雌黃鐵礦、白鎢礦、輝鉬礦、自然鉍、磷灰石等。其白鎢礦中呈中-細粒星散或細脈侵染于矽卡巖礦物之間,局部粗粒密集或極富的白鎢礦團塊,構成老君山主要礦石,硫化物不多。
②透輝石或次透輝石-白鎢礦組合:組成礦物為透輝石或次透輝石、石榴石、符山石、方解石、綠泥石、白鎢礦呈中粒密集,浸染于矽卡巖中構成很好工業礦石,以官房、腰店為主,細至中粒結構,在老君山僅呈小的團塊存在。
③方解石-毒砂-白然鉍-白鎢礦組合:礦物為方解石、石英、毒砂、白鎢礦、綠簾石、黝簾石、自然鉍,往往成團塊狀于其他種矽卡巖中,如老君山礦區。
④硫化物-磁鐵礦-白鎢礦組合:礦物石榴石、透輝石、磁鐵礦、磁黃鐵礦、黃鐵礦、黃鐵礦、毒砂、石英、白鎢礦、閃鋅礦及方鉛礦、白鎢礦均為細粒星點狀,也是主要礦物之一,并伴有銅,為銅鎢綜合礦石,如老君山、腰店、官房等礦區。
⑤斜長石-透輝石-角閃石-白鎢礦組合:礦物為斜長石、透輝石、角閃石、石英、白鎢礦、輝鉬礦。為含礦蝕變花崗巖礦石,白鎢礦呈細中粗粒星散狀。
由于區域內花崗巖具復式巖基特征,侵入產狀具一定的角度,除花崗巖巖基外圍大部分地段應有隱伏至半隱伏的花崗巖巖體存在,在其與上覆地層接觸部位,會存在接觸交代變質巖帶,同時,在薄竹山花崗體與老君山花崗巖體之間的廣大區域,有區域動力變質巖的存在,具片巖和微晶片巖、變粒巖特征,說明區內構造運動對區域內的礦產也有一定的作用。
4.2.1 巖體侵入時間
巖體的侵入時間應為燕山期(137Ma-67Ma),是我國華南最主要的成礦時期,且侵位地段有老地層分布。燕山期花崗巖與我國有色金屬礦產有比較密切的關系,是我國比較重要的一期花崗巖。
4.2.2 空間分布規律
已有規?;牡V產主要分布于巖體的南側、南西側和北側,其賦礦巖性主要以接觸交代變質巖為主,礦體的產狀與原巖地層產狀有較密切的關系,同時與區內的構造、斷層有一定關系。
在區域內具有或可能具有(隱伏)含礦地層的地段。小平壩工區主要就龍樹邊東南側已有巨型含礦石榴子石轉石尋找原生露頭;現有資料認為在下奧陶統的地層中也有含礦的可能。在地層、構造、巖漿巖與特探異常能扣合的地段,開展地質找礦工作。矽卡巖變質帶是礦體賦存的載體,但并非所有的矽卡巖均含礦,但沒有矽卡巖,肯定不會有矽卡巖型礦床所在。因此,在尋找矽卡巖型礦床時,應注意矽卡巖可能的空間分布形態和位置。鎢錫礦應尋找矽卡巖后期類型,對應的矽卡巖礦物主要是大量方解石或碳酸鹽類的出現。結束是出現日光榴石。銅、鉛鋅礦物的出現通常是在硫化物階段,出現的主要礦物是石英、毒砂等硫化物。
[1]張世濤等.滇東南薄竹山復式花崗巖地質特征及其演化規律.[J]云南地質1997.16.3.22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