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買車票,快到售票窗跟前了,一個人拿著錢和證件對我前面的一個小伙子說:“行個方便,快趕不上火車了,幫我買一張8點43分到武漢的票。”小伙子見遞過來是駕駛證,問:“駕駛證能行嗎?”那個人說:“能行,我買過的。”
見小伙子幫一個不站隊的人買票,我心里掠過一絲不快。只是這樣的事,我原來經常碰到,習慣了,也沒說什么。
輪到這個小伙子買票,他先遞過去駕駛證。售票員很快完成售票手續。那個人接過票、證,對小伙子說一聲“謝謝”,轉身就離開了。
小伙子再將自己的身份證與錢遞進去,那個30來歲的女售票員卻說:“到后邊排隊去。”小伙子一愣,說:“我不是正排著隊嗎?”
售票員說:“你排的隊,剛才已經買過票了。”
小伙子說:“我那是幫別人買的。”
售票員說:“我不管你是幫哪個買的,我只知道已經賣給你票”。又補充一句:“這么多人排隊,你也敢做這種好人?”
“難道我不該做好人嗎?”小伙子聲音大起來。
售票員看了他一眼,利索的說:“我已經讓你做了好人。你要是真想做好人,你就得幫別人買了票,自己再到后面去排隊。只有這樣,你才沒有損害其他排隊者的利益。知道嗎?只有在既不違背規則,也沒有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給別人幫忙,才叫做好人。”
說完,售票員就喊:“下一個。”
小伙子沒有爭辯,有些委屈地退到隊尾。
好久,我都在反復品味著那位售票員有關好人的見識。
(陳素香薦自《深圳青年》)
責編: